文章
207年出山,223年受先主遺命主政,這16年中諸葛亮到底做了什麼?
2023/10/24

我們有些同志看事情、看問題,只動眼睛不動腦子, 也就是喜歡望文生義,這是一個亟需要改正的大毛病。因為用這種態度和思維去看歷史,除了跟著別人湊熱鬧,基本上看不出啥門道來的。

現在有很多人在做一件非常無聊的事情,那就是想方設法要把被塑金身的千古第一丞相諸葛亮從神壇上拽下來。他們的理由很簡單,要是沒有《三國演義》的神化效應,真實諸葛亮啥也不是! 但其實他們不明白「藝術來源于生活」的道理,《三國演義》雖然虛構了很多情節和橋段,但人家整體上還是按照一定的史實框架來寫的。諸葛亮要是真的不行,作者用得著那麼去捧他嗎?因為爛泥扶不上墻,捧也捧不起嘛!

舉一個很簡單的例子,有一些不求甚解的同志說,諸葛亮根本就是浪得虛名,他在劉備去世之前,對蜀漢集團的貢獻微乎其微,龐統、法正那些人比他牛逼多了。

那好,今天我們就就這個問題來好好給大家介紹一下, 諸葛亮在劉備去世前,到底為劉備集團做了什麼?

這16年,諸葛亮到底做了什麼?

很多時候,一些干實業的人是看不起那些搞理論研究的,因為他們覺得那些文人一天到晚就知道故作神秘。這也是很多人輕視文人的主要原因,覺得他們不務實。 但實際上,理論指導實踐,缺乏理論指導的實踐成長的空間是非常有限的,比如自主創業的劉備,因為缺乏明確的戰略規劃,混跡江湖幾十年,依然是一個小包工頭,專門給各路諸侯當雇傭兵、做保安隊長。

207年,劉備三顧茅廬,請諸葛亮出山,這便是「金風玉露一相逢,便勝卻人間無數」。因為諸葛亮在《隆中對》中幫劉備指出致命的戰略規劃問題

:那就是從此之后要培養真正的自主發展意識,不要再有依靠別人成事的依賴意識。還幫劉備規劃了進取方向和發展路線: 拿下荊州、益州兩地,以此為根據地,北伐中原,定鼎天下。

《隆中對》在很多人眼中,還是有爭議的,很多人認為它的戰略規范其實是不合理的,憑借荊、益兩地爭霸天下根本不具備可行性, 荊州背腹受敵,益州四塞之地。

這種質疑并不是完全沒有道理,但是是站在上帝視角看問題,因為207年的天下格局早已成型,能夠納入劉備選項的地盤其實并不多了,唯有荊、益兩地尚可圖謀。 這就是弱者的無奈,永遠只能差中選優。

207年,臥龍出山,到劉備那個草創團隊揚帆啟程了。當時的劉備還是劉表那一方諸侯下面的一個縣大隊的大隊長,條件相當有限。

自然也給不了諸葛亮什麼光鮮亮麗的崗位和待遇, 諸葛亮充當的角色其實是新野縣大隊的會計兼外交專員。

但是,大家不要小看諸葛亮這種角色定位了,大家把這種崗位設置代入到當今的很多沒有走上正軌的施工隊就明白了,在那支隊伍中,是不是除了老闆之外,有一個特別重要的角色, 在內管財務、管人員,在外則可以拉業務、談合作?諸葛亮就是這樣的人。

劉備為了跟老闆劉表搞好關系,平時跟劉表之間的走動還是比較頻繁的。後來,劉表家里在接班人問題上鬧矛盾了,劉備別出心裁地支持了不被廣泛看好的劉表長子劉琦,給他居中聯絡的其實就是諸葛亮,因為諸葛亮和劉琦本來就是親戚關系。

劉琦和劉琮的接班之爭,其實本質上是荊州本土士族的一次內部廝殺,也就是我們現在的內卷。

背后實力較弱的劉琦慢慢落入下風,逐漸被邊緣化,所以經常來找諸葛亮問計。

但是,諸葛一生唯謹慎,他是不可能輕易給人拿主意的,萬一走漏了風聲,那就是害人害己。後來是劉琦跟他在「空中樓閣」喝酒,叫人把梯子全撤了,只剩他們兩個人,他才對劉琦說出了 「君不見申生在內而危,重耳在外而安乎」的意見。

劉琦也正是因為諸葛亮這次點撥,隨手主動申請去守江夏,從而幸免于劉琮繼位那場政治風波。 也正是劉琦保存了江夏那一小部分革命力量,最后收留和反哺了走投無路的劉備。

208年,從新野逃脫的劉備遇上了江東魯肅,被魯肅邀請到江東建立「孫劉聯盟」。大家要知道,弱者跟強者之間談合作,一般難度都是相當難的,因為弱者沒有選擇權。 劉備把這個艱巨的任務交給誰了呢?正是剛剛入職不久的諸葛亮。

所以,那些說劉備不信任、不器重諸葛亮的人,趕快閉嘴。

諸葛亮作為弱勢代表來到了江東,跟江東群臣 講愿景、講形勢、講利弊、講自身優勢,硬生生地把已經變成一個流浪漢的劉備包裝成了江東集團不容錯過的盟友。

諸葛亮還化身為全國總會計師,給大家分析了一下市場形勢: 曹操外強中干,孫權獨木難支,劉備的油缸里還有很多油,咱們合則雙贏,分則兩亡。

盡管促成「孫劉聯盟」的主要功勞其實是魯肅的,但我們透過劉備的安排和諸葛亮的表現, 應該要看到諸葛亮的能力和他在劉備集團的分量。人家劉備這一輩子最擅長的就是琢磨人,他把這種生死大事交給諸葛亮去處理,就是從最初就把諸葛亮當核心人員在培養。

209年,劉備吃了點赤壁之戰的紅利,趁勢平定了荊南四郡。

但從來沒有公司管理經驗的劉備集團能安排誰去治理荊南四郡呢?沒錯,還得是諸葛亮。29歲的諸葛亮被任命為軍師中郎將, 治所臨烝(衡陽市),督令零陵、桂陽、長沙三郡,負責足兵足食,充實軍資。

以亮為軍師中郎將,使督零陵、桂陽、長沙三郡,調其賦稅,以充軍實

除了武陵郡這個靠近南郡「前線」的地方外,劉備幾乎把自己全部的大后方交給了上班兩年的青年小伙諸葛亮。這種安排意味著什麼?一個業務團隊拿下一筆業務,除了自己預留一點周轉資金, 把所剩余的資產都會交給誰去打理?絕對是自己最信任、最倚重的人!

很多軍閥為什麼打仗很牛逼,但是搞發展根本就不行,最后風光時,風光無限,敗亡時,兵敗如山倒?因為他們缺少治理型人才,沒有做到內外結合, 他們沒有余力、沒有緩沖,也就是我們所說的沒有后勁,要麼前進要麼死。

211年,劉璋引狼入室,諸葛亮和關羽、張飛鎮守荊州, 當家人其實是諸葛亮。人家在荊州當家的效果怎麼樣呢?至少是風平浪靜,民生恢復吧。看看後來劉備集團不停從荊州抽血,荊州至少是扛住了吧。

212年底,劉備和劉璋正式開撕。諸葛亮與張飛、趙云于21年開始入川助戰。逆江入川并不容易,耗費是十分巨大的,諸葛亮的壓力其實并不小。史書上對諸葛亮的此次行動沒有詳細的記載,一筆帶過了。但可以看出,相當順利。 這就是本事,要是不順利,戰爭所帶來的消耗就不是一般人可以承受得住的。

亮與張飛、趙云等率眾溯江,分定郡縣,與先主共圍成都。

214年,劉璋投降,劉備入主益州,諸葛亮受金五百斤、銀千金、錦千匹,任軍師將軍,署左將軍府事,正式坐鎮益州,

干上了劉備集團「總理」的實職。

史書上的記載是: 先主外出,亮常鎮守成都,足食足兵。

很多時候,大家把這樣一句分量極重的話給忽視了,咱今天就給大家解釋解釋 「足兵足食」這四個字的分量。

啥叫「足兵足食」?就是你老闆要啥,諸葛亮就能給你提供啥!大家設身處地地想一想,假如你在外上大學,什麼時候打電話問家里要這要那,家里從來都是無差別地滿足你了,到底是你不容易一些,還是你家里的父母更不容易一些? 更為關鍵的是,你的家境并不好,父母的事業還處于起步階段,家里本來就沒啥積蓄,你還是一個到處燒錢的主!

想了這一點,很多人應該會慢慢理解丞相的不容易了!

咱再具體來捋一捋劉備集團的情況吧:從213年益州之戰爆發后,劉備集團基本上就沒有停止過暴走狀態。

益州之戰打了兩年,結果215年劉備剛拿下益州,因聽說大舅子孫權對他的荊南四郡動手了,又趕緊帶著5萬人出川,后因曹操進攻漢中被嚇得退回來了。同年,張飛在巴州跟張郃干了一仗。後來,總算是歇了兩年,217年年底,漢中之戰全面爆發,漢中之戰打得多慘烈已經介紹過了,關鍵是這一戰持續了一年多(219年結束的)。隨后,關羽無縫對接襄樊之戰, 此時漢中、蜀中,劉備先生的兩塊地盤已經達到了戰爭極限,全靠英明神武的關二爺苦力支撐,但半年后關羽被江東背刺致死。又一年半后,221年七月,劉備發動了夷陵之戰,出川干了半年,然后又是半年多的與陸遜對峙, 最后被一把大火燒光所有。

上述大致是丞相當家時的支出目錄,啥感覺?小孩子自然是不會有啥概念的,因為他們根本不明白、不理解戰爭背后的巨大消耗。 招兵買馬、軍事訓練、軍餉物資、攻城器械、武器裝備要不要錢?還有撫恤金、軍功獎賞呢?還有運送糧草的民夫費用呢?甚至馬匹的吃喝拉撒都是一筆不少的費用。

大家尤其要關注的是益州的運輸條件,李白的《蜀道難》大家或許都聽過,但是大家要想想在那樣的運輸條件下去進行大規模的物資運送,需要付出怎樣的代價?漢中之戰時,劉備在陽平關前和夏侯淵對峙了一年,鎮守成都的諸葛亮已經到了什麼程度? 快被逼瘋了,知道嗎?後來劉備移師定軍山前發電報給諸葛亮,說要增兵、增糧,蜀中為了滿足這一要求甚至到了「男子當戰、女子當運」的地步了。

總之,大家不要覺得諸葛亮平時沒怎麼訴苦,就覺得人家沒干什麼事,人家是默默地扛下了所有,滿足了老闆的一切要求。大家有沒有感覺, 諸葛亮就像我們的父母,總是無怨無悔地站在背后為我們兜底、為我們助力、為我們付出。

總結一下,諸葛亮前16年為劉備做的事情大致有三大塊:

出山時為劉備明確了戰略綱領,讓劉備徹底擺脫了打工人的意識,真正走上了自主發展之路; 然后是荊州時期小試牛刀、循序漸進,給荊州打下了一個較好的底子; 最后是益州時期任勞任怨、無怨無悔,讓益州之地成了劉備集團無窮無盡的資源輸出地。

這16年,諸葛亮的價值幾何?

不當家不知道柴米油鹽貴的人自然是不能理解諸葛亮的價值的,他們看歷史只會看熱鬧,因為搞清楚了「火燒新野」、「草船借箭」、「借東風」、「火燒赤壁」等名場面并不是出自諸葛亮之手,便大肆叫囂,諸葛亮是被吹捧起來的,他是被《三國演義》神化的,其實連幫劉備打贏漢中之戰的法正不如……

同志們,看問題一定要有一定的高度,還要兼帶一定的全面性。

一個公司的發展,往往最重要的并不一定是銷售部部長;一個家庭的穩定,往往最重要的也不一定是那個主外的人……請記住, 真正的重要和價值,往往不需要拋頭露面來體現。

人家丞相確實前期很少上戰場,但人家就因此不重要了嗎?很簡單一個道理嘛, 看劉備沒有諸葛亮之前是啥樣子?到處去抱大腿,然后被人利用完了就各種嫌棄、打壓,然后被迫去找新的大腿; 有了諸葛亮呢?打死也不給人當小弟了,即便走投無路了,但跟你東吳談判,我還是身份跟你對等的老闆,咱們是談合作,不是談聘請。然后,慢慢站穩腳跟,真正完成了一個包工頭到大老闆的蛻變。

我們在現實生活之中,很多人都希望能夠遇到貴人,但是,大家知道啥叫真正的貴人嗎?諸葛亮這種人就是, 他能幫你捅破認知上那層窗戶紙,就勝過千軍萬馬。

現在很多企業花重金聘請一幫高級規劃師、策劃師,去搞戰略研究,大家真以為他們是錢燒得慌?只是人家的高階追求很多人看不懂而已。

我們要真正讀懂諸葛亮的價值, 其實跟大家要理解咱們新中國那位讓人世世代代敬仰的好總理,道理是一模一樣的。

子不語怪力亂神,不是說我們不能去談及那些奇奇怪怪的人和事, 而是告誡我們,一旦遇到我們暫時還不能理解和接受的東西,千萬不要用「怪力亂神」的方式去瞎評論。

有些人因為前期的諸葛亮很少上戰場,說人家諸葛亮對劉備集團根本沒起到什麼作用,而後來諸葛亮親自北伐,但每次都功敗垂成,他們又說諸葛亮根本不懂打仗。更有一些人,因為諸葛亮前期拋頭露面較少,腹黑地認為,諸葛亮根本不得重用,因為劉備早已看出他沒啥價值。

這些人其實就是怪力亂神者。

很簡單一個道理嘛, 諸葛亮要是真的不得劉備的器重和信任,劉備會在臨終前對其舉國相托?還讓三個兒子對諸葛亮行父禮以襯托諸葛亮在蜀漢集團的絕對地位和權威?

我們需要理解的其實是諸葛亮為什麼能夠被這樣對待?我們在看待一些成功人士時,千萬要注意, 只關注他們的成功其實毫無意義,只有讀懂了他為什麼能成功才有價值。

劉備流落江湖幾十年,艱苦創業卻處處受打擊,你以為他真的不會去反思?你以為他真的不知道自己的短板和需求在哪里?他早已知道人才難得了,所以我們可以看到歷史上的劉備是隨時隨地地表現出一副求賢若渴的態度的,為啥? 人家真不是裝的,因為人才就是他的救命符。

但是呢?那又怎麼樣呢?潁川、南陽、汝南這當時的三大人才庫已經被曹操壟斷了,江浙一帶的讀書人又被控制在孫權手里了,荊州的士族基本上也和劉備聯姻了,益州一直處于「與世隔絕」

的狀態,他到那里去找人才呢? 他只能是到處給自己打招聘廣告,然后坐等運氣,看能不能撈到幾條「漏網之魚」?

所以,很多人都不懂劉備得到諸葛亮之后那種興奮的心情。講白了,就差沒有明著把諸葛亮當菩薩供起來了。有疑問的人可以看看前面那些劉備對諸葛亮的培養軌跡:入職就在核心崗位,危機時刻就委以重任,站穩腳跟就獨當一面,開辟市場坐鎮一方,穩住局面就總攬全局……這樣的培養計劃,居然有人說劉備不器重諸葛亮,這不是在搞笑嗎?

諸葛亮為什麼能得到這麼高的待遇?因為人家值呀!一出手就幫你把框架搭好,然后利用自身資源幫你預設后路,沒有市場生存空間的時候能幫你搞定戰略盟友,有了穩定業務之后能幫你打理得井井有條,慢慢步入正軌之后然幫你穩步運營和發展……總而言之,有了我諸葛亮之后,你劉備只管帶人出去干架就是了,其他啥難辦的事情都交給我就是了,保證從來不讓你失望。

我們現在看到一個男人在外面非常得體,從來不丟面子,經常會感嘆他一定找了一個好老婆,其實諸葛亮對劉備來說,不也是類似的道理嗎?

我們假設一下,如果劉備沒有得到諸葛亮,他的下半生會怎麼樣?曹操南下荊州的時候,按劉備之前的一貫選擇,他會不會去投靠孫權?而按照劉備一旦積攢點力量就要自己出來得瑟的小農意識,他和孫權是不是最后又會鬧翻?就算過了這一茬,按劉備那一貫不會持家的屬性,他打得起后面那一連串的大仗嗎?估計帶5萬人出川公費旅游他都不一定搞得定,更別談曠日持久的漢中之戰了。

大家對歷史也好,對生活也罷,認知不要過于膚淺,打仗不是一人發一把刀然后就帶著大家往前沖這麼簡單,搞公司也不是一人給個工具箱然后就帶著兄弟們拼命干這麼簡單,

你的人員管理、資金運轉、團隊建設、市場開拓、產品渠道、品牌建設、戰略規劃……這都是學問。

就拿劉備這些年使勁造來舉例:招兵買馬光開空頭支票誰跟你干?有了人,要不要培訓?要不要給他們買裝備?要不要給他們發工資?你的兵工廠呢?被服廠呢?你的后勤部呢?打仗了,有犧牲了,撫恤金呢?家屬安置費呢?受傷戰士的醫療費呢?打贏了,你的獎金怎麼落實到位呢?你的團隊擴建呢?別光想著從老百姓身上去薅羊毛,薅急眼了,人家是會造反的。 漢中之戰時,曹操那邊不是老有人造反嗎?除了政治原因,很多就是民生原因,你特麼來抓壯丁、搶口糧,不反你反誰呢?

但是,諸葛亮幫劉備當家前后20多年,基本上沒出過什麼亂子,這就是諸葛亮的牛逼之處。

最后舉個例子,有些船只,雖然噸位小,但是不管是滿載還是空載,跑起來賊有勁,為啥呢? 人家的馬達好呀!馬達能夠超功率穩定輸出呀!諸葛亮就是蜀漢集團那個馬達。

一點點現實意見

我遇到過很多起步階段的創業公司,通常都是一地雞毛,今天產品方面遇到麻煩、明天資金方面遇到麻煩、后天技術方面又遇到了麻煩,但有一種公司,你如果你進入他們的內部,就永遠看不到他們任何一絲紊亂, 這種公司的總經理一定是一個相當牛逼的人,人家遇到啥問題都能憑自己的能力和資源幫老闆擺平,你老闆只管精神抖擻地到外面裝叉就行了。

再把范圍縮小一點,說說我們每個人都會置身其中的家庭。 那些遇到什麼事,家里人總是能想盡辦法幫他擺平的人,還有那些家里永遠不需要操心的人,感恩吧,這是上輩子積了大德才有的福報。

曾國藩曾說: 功名看氣概,富貴看精神。啥是氣概?啥是精神?其實我們就是我們常說的精氣神,但是我們要明白,精氣神是怎麼來的。有些是環境賦予的,有些是自己塑造的。你有遠大抱負,但是沒有一些得力助手支持你,你哪來的底氣?你在外面耀武揚威,回到家里便是一地雞毛,你又怎麼能夠神氣?

經濟基礎決定上層建筑,所以,很多時候我們一定要有尊重基礎的意識。我們每個人之所以能取得一些各種各樣的成績,其實并見得都是我們個人能力的體現,而是因為背后有很多一直在托舉我們的雙手,比如我們背后的父母和家庭,比如劉備背后的諸葛亮。

那些刻意毀謗諸葛亮的人,大家其實也沒必要去與之爭辯和解釋,但一定要注意遠離這種人。 因為這種人所表現出來的僅僅是認知局限,但本質誘因是他們骨子里缺乏最基本的感恩意識,他們的社會行為特征一般只會盯著光鮮亮麗的成績,而看不到成績背后的付出。通俗點講就是有奶便是娘,背后那沒奶的或者已經喂過了的親娘,他們真不一定記得。

因為諸葛丞相的專場還有很多篇幅,所以就不再多說了,慢慢來感受他的偉大與忠誠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