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
南宋的奇恥大辱:13名蒙古騎兵竟在楊子橋之戰,擊潰20000宋軍!
2023/10/23

引言

中華民族歷史悠久,朝代更迭變換中,無論是政權的鞏固還是開疆辟土,戰爭都是必要的手段。

在歷史上有非常多出名的戰爭,在許多史書記載的「奇跡戰役」里,以少勝多的案例最為后人推崇。

圖/古代戰爭圖片

這種戰役,除了自身對士兵素質要求高之外,領兵者的正確策略也很重要,能熟練使用兵法,以奇取勝, 則能四兩拔千斤,達到以一敵百的效果。

1275年6月淮安戰役,其中的楊子橋之戰,十三蒙古騎兵突發奇襲2萬南宋精兵,令其潰散而敗逃。就是經典的奇兵出擊案例。

大戰的起因

公元1233年,經過深思熟慮的南宋朝廷,形勢所迫,終于決定了一項重要的軍事外交決策,就是聯合當時強大的蒙古帝國,以南北夾攻的方式,最終將金國滅國。

得以一報血仇,洗雪「靖康之恥」。

圖/草原上行軍的金國士兵

此時應該是舉國歡慶的南宋王朝,卻高興不起來。 宋蒙盟約原定滅金之后的地域劃分,黃河以南歸南宋所有。

然而蒙古窩闊台可汗卻在戰后撕毀了這一協議, 改為陳、蔡以南為界。這一舉動,為往后的宋蒙之戰埋下了導火線。

此時的宋理宗因權臣史彌遠病逝,重新掌握朝政。新上任的宋理宗頗有雄心,想做一番祖先未能實現的大業,來增長自己的威望。

因其得位不正,時常感嘆因丟失中原三京,沒辦法公開祭祖,以昭示天下他的正統地位。 這時南宋政權尚未完全穩定,此舉對皇權的鞏固很重要。

圖/ 宋理宗畫像

新進大臣趙范、趙葵窺得皇上心思,因而進諫要率兵收復三京,此言一出滿朝嘩然。此時朝廷剛定,民生未安,不是出兵的好時機。

但此舉正中宋理宗下懷, 他命趙葵為收復「三京」的主帥,興師北伐,與蒙古軍隊撕破盟約,正式宣戰。 史稱「端平入洛」。

圖/ 清明上河圖的部分汴京景色

「端平入洛」讓南宋朝廷受到了重大的挫敗感,其過程也是體現了將領間的智慧較量。不過這次智慧參差非常明顯。

彼時已經入夏,蒙古士兵不適應中原地區酷熱天氣,大部分兵力北撤回草原避暑,中原地區所剩兵力并不多。

蒙古將領塔蔡兒在收到南宋出兵消息后,并不正面應對,反倒是撤到黃河南岸,以退為進。

同時讓士兵掘開河堤,這樣一來河水泛濫成災,淹沒沿岸城市,用以阻擋宋軍的進程,同時毀滅良田民產,斷了宋兵的糧食補給。

糧草不足在行軍中是最致命的,可惜此時急功近利心切的宋軍統領趙葵并未察覺到。

圖/ 古代行軍影視圖片資料

日夜趕路加上軍糧不足,士兵疲憊不堪士氣低沉,加上趙葵領軍毫無經驗,將六萬將士分批進洛陽城。

第一批進城的宋兵毫不了解情況,給了早已埋伏此地的蒙古塔察兒軍隊逐個擊破的機會。

趙葵未了解軍情,盲目強令第二批宋軍入城,在城外又遭受蒙古軍隊的襲擊,幾乎全軍覆沒。

剩余的宋軍只能退入洛陽城內死守,然而此時洛陽城內早已餓殍遍野,缺糧斷水。城下是蒙古軍隊圍城,自家援軍蹤影卻渺無音訊。

英勇的守城將士只能奮起一戰,這一役傷亡慘重,幾千人的隊伍,逃出生天的不足百人。

圖/ 古代戰爭圖片

而遠在前線外圍的趙葵聽到潰敗消息,惶然不知如何處置。居然急令余下士兵啟程南撤,不戰而屈人之兵。

一路上士氣低迷,軍心渙散,士兵沿途丟盔棄甲,置輜重于路邊不顧,狼狽不堪。

這一仗,宋軍六萬將士被蒙古一只機動部隊打得損失過半,損失糧草無數。讓南宋至此安心偏安一隅。

這次將領間的智慧較量,很明顯蒙古國技高一籌,也是以奇兵出勝的出色戰役。然而更精彩的奇兵取勝戰役,還要看揚子橋大戰。那是一場將領才能勢均力敵的較量,強者對強者的決斗。

二、南宋失敗的「端平入洛」

「端平入洛」給了蒙古王國一個進攻的借口。

1235年,蒙古大汗窩闊台兵分三路,南下攻打南宋。蒙宋大戰爆發。

然而蒙古大軍的進攻并非一路暢通無阻,他們遭到了宋朝士兵的頑強抵抗,在以南宋名將孟珙、余玠等的帶領下,屢次擊退蒙軍的進攻。

而蒙古國此時也經歷了政治動蕩,大汗一換再換。本是膠著狀態,最后在南宋奸臣賈似道的破壞下,五年的襄樊之戰終以失敗告終。

圖/ 襄樊之戰 后人畫作

1275年,荊湖失守導致了全國陷入一片恐慌之中,長江一線天然屏障的失去,讓整個南宋暴露無遺。

朝廷任命張世杰為將領守衛江淮一帶,在他的領導下,多次跟蒙古軍隊的對決中取得勝利,局面不再是被動挨打。這讓軍民看到一線希望,士氣大振。

在淮安保衛戰里,想乘勝追擊的張世杰任命抗元名將 李庭芝、姜才在揚州附近迎擊蒙軍。

圖/ 宋朝軍民

此時正是6月,長江風浪正盛,忽然刮起的大風讓李庭芝為配合其他部隊的步伐,任命戰功赫赫的姜才提前率領20000精銳部隊,從揚州出發。

目的為了襲擊在揚子橋附近的蒙古軍隊,趁他們援兵未到,打一個措手不及。

這本也是一次奇襲的思路,可惜天不遂人愿,強中更有強中手,在揚子橋頭,勝仗無數的愛國將領姜才,遇到了一次滑鐵盧。

蒙古軍隊駐扎的地方,周圍有著深深的戰壕,為了能順利攻入內部,姜才命令士兵們趁著天黑一邊抱著柴火石頭一邊進攻,目的就為了填平戰壕。

這一舉措,被蒙古軍隊中的漢人士兵識破,頓時飛箭鋪天蓋地,阻止了沖鋒的宋兵的攻勢。

面對敵人強大的火力壓制,死亡慘重,姜才不得不停止進攻,收兵回營準備第二天天亮再戰,也就是此時,失去了奇襲的機會,也給蒙古軍隊得以等到援兵。

第二天凌晨,阿術放棄了圍攻真州,迅速趕到了揚子橋邊的營地,與姜才的部隊正面對決。

面對敵人的增多,姜才不得不采取了宋軍最著名的三疊陣來應敵。

蒙古以騎兵為主,騎兵速度快而靈活,但宋兵大多以步兵為主,步兵在行動上就不如騎兵迅速,這也是蒙古國征戰的優勢。

針對于這一點,南宋將領發明了三疊陣,目的就是為了對付騎兵。

所謂三疊陣,顧名思義,就是將士兵分為幾撥。前面士兵手持盾牌,鑄成盾墻,后面士兵手持拒馬槍,以抵抗騎兵的沖擊,刺殺馬腹。

后面的士兵分別是拿強弩,神臂弓,用來射殺中遠距離的敵人或者是百步之外的騎兵。兩側是騎兵,等待敵軍沖入陣中,步兵退,騎兵進而廝殺。

圖/ 后人恢復的三疊陣示意圖

在戰馬缺乏的中原地區,對付騎兵驍勇的游牧民族,這個陣法能很有效地殺敵。曾在攻打金國的戰役里,以此陣法打破金國不可破的神話。

手下兵將都是精兵,設備也齊全精良,再加上陣法嚴謹,姜才本以為此戰十拿九穩定能告捷。但是對方卻來個不按照套路出牌。

蒙古軍中的漢將張弘范,雖是漢人,卻是投降蒙古的漢人世侯后人,思想上忠于蒙古王朝,從小就參與行兵打仗,熟讀兵法,臨陣經驗豐富。

此時兩軍將領才華旗鼓相當,就看誰的方法能出彩。

圖/張弘范畫像

蒙古國將領阿術首先迎戰,與宋兵短兵相接,宋兵嚴陣以待士氣如虹。一鼓作氣將阿術軍隊抵擋得滴水不漏,阿術按照戰術佯裝戰敗而逃。 將宋軍的軍隊引至揚子橋。

兩軍隔著邗河對峙,雙方正相持不下時。蒙古軍中又沖出了將領張弘范,只見他帶著十三騎兵如入無人之境,渡過河面直奔宋軍而來。

面對如此少的敵人囂張挑釁,宋軍當然不會放在眼里,讓其[插·入]軍中隊伍,準備將其一舉殲滅,讓對方看看什麼是不自量力。

常年行軍打仗經驗滿值的張弘范怎會不知曉這其中的奧秘,他也不會坐以待斃。率領十三騎假裝逃走。

宋軍不會白白放過這到眼前的行走軍功,派出了軍中將領和一隊士兵在后面追擊,準備來個漂亮的擊殺以大振軍心。

追到一定距離,張弘范忽然調轉馬頭,直直朝宋朝追軍趕了過來,一個利落的回馬槍直接擊殺了追殺他的宋軍將領。

這一舉,讓在后方原以為勝券在握的宋軍大吃一驚,又看著剩余戰友被擊殺殆盡,蒙軍的兇殘讓他們產生了動搖。

而此時,在不遠處的阿術配合張弘范的成功擊殺,一聲令下,萬箭齊發。一旁的元兵也紛紛出來。

一時間,本已軍心有點動搖的宋軍更是大慌,一方面不清楚來敵數量,只聽到殺聲四起,另一方面,在箭雨里本能躲避,便都選擇了往后跑逃命。

前排厚重的盾墻,拒馬槍,因其沉重而靈活性差,在這種逃亡中,起到了反作用。

調轉不靈活又牽絆了腳步,誤傷無數同胞。而后排持箭弩的士兵因為看不清前面情況,又因為擁擠箭弩無法派上用場,沒辦法及時迎敵,手里武器都成了累贅。

一時間踐踏推擠,死傷無數。騎兵速度快,為了逃回城中,因前面步兵太多遮擋了路途,不得不踐踏逃亡士兵,甚至砍殺擋路的人,為自己謀得一線生機。

同時也有很多人,在逃亡的時候,慌不擇路,直奔河面跌入水中溺亡。

圖/ 古代戰爭圖片

蒙古軍隊僅用十三騎,加上將領的出色指揮,采用奇兵出擊的方法擾亂對方軍心,和后方士兵造勢配合,就讓宋軍的兩萬兵馬自亂陣腳,逃亡中潰不成軍,還自相殘殺,一瞬間成為了人間地獄。

此戰過后,宋軍損失慘重,傷亡過半。而將領姜才,也在戰斗中了流矢,不得不負傷退入城中。

三、揚子橋之戰,讓宋軍遭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挫敗感

宋軍由主動出擊改為了死守城池,開啟了一場可歌可泣的保衛戰。

讓久經沙場戰功赫赫的姜才最難堪的揚子橋之戰,居然對方僅有13騎,配合后方的襲擊,出其不意地就打敗了人數如此之多的宋軍。

本來信心滿滿要收復失地的南宋,此時再次遭受到了打擊。不得不由將主動出擊的策略,改為了保守的守城抵抗。

而蒙古將領阿術也同時筑起了長長的包圍圈,雙方展開了持久的守城戰。

讓人佩服的是,戰敗了的 姜才、李庭芝,卻有著寧死不屈的崇高民族精神,為了堅守城池,堅定不動搖甚至不惜一切代價。

他們的才能深得蒙古國統治者的欽佩,幾次想勸降。兩位將領卻不為所動,甚至殺掉蒙方派來勸降的人,以展示其寧死不降的決心。

蒙軍在攻城過程中,抓來李庭芝家屬為要挾,李庭芝仍不為所動。

可惜南宋朝廷的腐敗已經無可救藥,最終揚州城破,而兩位將領因不愿歸順蒙古而被殺。但那場智慧較量的揚子橋之戰,卻流傳于世。

圖/ 后人為李庭芝、姜才立的雕像

總結

宋朝自建立起,一直推崇 「重文抑武」,對武將的壓制,用文官管理武將,很多時候是不懂的外行來指導內行,決策上的錯誤也是導致其實力受到壓制。

在政權上加強兵權的集中,雖能避免擁兵自重的可能性發生,但是在管理方面對武將和軍隊過于嚴格,導致了軍隊將領雖有實戰經驗,但缺乏了靈活應變的能力。

相對于由天性奔放的游牧民族崛起的 遼國、金國、夏國、蒙古國這些。一方面以步兵為主的宋朝,應對起靈活騎兵確有其短板,另一方面太依賴陣法而缺少靈動變化,才會讓敵方有機可趁。

參考文獻:

《史記》

《宋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