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
古代的皇帝,為什麼不能隨便下罪己詔?他們為何經常知錯不改?
2023/09/18

古代的很多皇帝,之所以不愿意隨便下罪己詔,不愿意承認自己的錯誤,最根本的原因,其實就是因為這東西不解決問題!

如果皇帝認錯,能解決實際問題,那中國歷史上的所有皇帝,估計每天最重要的工作,就是寫檢查了。但問題是,皇帝寫檢查,絕大多數情況下,除了降低自己的威信之外,什麼都解決不了。

比如說古代常見的天災、瘟疫、土地兼并……這些問題,絕對不是皇帝寫一個檢查,就能搞定的。而且寫了檢查之后,大家反而會覺得,皇帝既然在這件事上做的不對,那說明皇帝也沒啥了不起的。接下來,估計就會有人利用這件事,開始琢磨怎麼造反了。

對于罪己詔這個問題,我們可以來簡單回顧一下,古代到底有哪些皇帝下過罪己詔。看完他們下罪己詔的情況之后,我們大概就能理解,罪己詔在古代到底是一個什麼概念了?

中國古代最有名的一次罪己詔,大概就是漢武帝晚年時期下的輪台詔。這次罪己詔當中,漢武帝自己反思了自己常年對外擴張,給國家帶來的巨大壓力。所以這份罪己詔,也算是漢武帝對自己一生的一個評價。

但實際上,中國歷史上第一個下罪己詔的人,其實還真不是漢武帝。第一個下罪己詔的人,其實是漢武帝的爺爺,漢文帝。

而漢文帝下罪己詔的劇情,大概是這樣的:公元前180年年中,隨著呂后去世,西漢的開國功臣們干翻了呂家,然后接當時在山西那邊做藩王的劉恒,過來接班做皇帝。

在這一年九月,劉恒順利抵達長安,正式登基做了皇帝。而完成登基儀式之后,接下來的三個月里,劉恒用了一連串手段,逐漸穩住了各方勢力,坐穩了皇位,避免了自己被架空了命運。

然后,轉過年正月,也就是劉恒正式入京三個月之后,有大臣正式上書,提出應該劉恒應該立太子。而收到這份上書之后,漢文帝并沒有馬上確立太子,反倒是下令一份詔書‘自責’。

在這份‘罪己詔’當中,漢文帝聲稱自己:德行淺薄,不配做皇帝。雖然已經登基好幾個月,但是天下人還是覺得他不太適合做皇帝。既然自己都不適合做皇帝,那要是這時候立太子,自然就辜負大家的信任了。

況且當時的老劉家,還有好多長輩和同輩的諸侯王在世,比如漢文帝的四叔楚王,堂哥吳王,都是很厲害的人,以后把皇位交給他們就行了,沒必要立自己的兒子!

然后,等到這封‘罪己詔’下了之后,下面的大臣再次上書,開始駁斥漢文帝的這封罪己詔。大家說漢文帝應該堅持嫡長子繼承制,而其他幾位老劉家的諸侯王,也逐漸來信,申請讓漢文帝立自己的兒子做太子。

就這樣,在這之后,漢文帝才正式下旨,立自己的長子劉啟做了太子,也就是後來的漢景帝。

這就是中國歷史上,第一次由皇帝下發的‘罪己詔’。而主要的內容,則是在討論繼承人的問題。

不過,如果大家對這段歷史稍微熟悉一些,而且看過了這份罪己詔的內容,就不難產生一個疑問。請問:漢文帝的這份罪己詔,真的是在‘罪己’嗎?他真的是在向大家做檢討嗎?

答案顯然不是!

實際上,漢文帝當時之所以下這份詔書,其實就是在用這種形式,來逼迫大臣和諸侯王們表態。

他其實早就已經打定了主意,要立自己的兒子做太子。如果當時真有哪位諸侯王或者大臣,敢說自己應該做太子,那估計接下來就等著被漢文帝鎮壓吧!

所以,歷史上的第一個罪己詔,其實并不是一份檢討書,而是一種手段,一種逼迫大家認可皇帝的手段!

而接下來,在在漢文帝時代之后,大概又過了幾十年,他的孫子漢武帝,就發表了史上最有名的罪己詔,輪台詔。

而輪台詔的故事,大概是這樣的。

漢武帝在位時期,前期一直在打匈奴。而當匈奴被打回漠北之后,接下來漢朝依然沒有停止對外戰爭,反倒是四處對外擴張。尤其是到了漢武帝在位后期,又開始向西域方向大規模擴張。

雖然這些戰爭,讓西漢的版圖大范圍擴張,但同時對西漢的國力,也造成了巨大的壓力。尤其是向西域方向的擴張,因為道路比較遠,再加上漢武帝在用人方面出現失誤。

這就導致最后,漢朝在西域方向付出了巨大的代價,但結果卻收效甚微。

所以,到了公元前89年,當漢朝高層有人提出,要向西域的輪台地區大規模移民,并且進行屯田的時候,漢武帝及時叫停了這個計劃。此后,漢武帝就下了著名的輪台詔。

在這份輪台詔當中,漢武帝反思了自己之前的西域政策,然后宣布暫停對西域方向的擴張。

如果我們仔細讀過整個輪台詔之后,我們就會發現:其實漢武帝寫的這個檢討,態度還是很誠懇的。從字里行間之間,我們也能看得出來,漢武帝確實是在深刻反省,自己之前這幾十年的治國政策,他也確實希望得到大家的理解和支持。

但問題是,當這封輪台詔發出去以后,漢朝很快就發生了一件大事。大概就在漢武帝正式下詔不到一年之后,某天漢武帝睡覺的時候,皇宮忽然就發生了一場刺殺案!

當時刺殺漢武帝的刺客,已經進入了漢武帝的寢宮,差一點就直接手刃了漢武帝。萬幸當時這個刺客,不熟悉漢武帝寢宮里面的布置,打翻了東西,讓外面的侍衛發現了。然后,漢武帝的身邊的一個近侍,拼死阻攔,這才擋住了這個刺客。

而接下來,當漢武帝深入調查之后,漢武帝很快發現,這場刺殺背后的主謀,是一個叫馬通的將軍。當夜入宮刺殺漢武帝的那個人,就是馬通的哥哥,當時漢武帝身邊的近臣,馬何羅。

而且,等到事情之后,漢武帝查案的時候,更是嚇出了一身的冷汗。原來,那一夜的情況,遠比他想象的更危險!那一天晚上,不但馬何羅已經進入了他的寢宮,差半步就能親手殺了漢武帝。而且在宮里面,馬家其他幾個人,也假借漢武帝的名義調兵,差點就控制了整個皇宮。

這是漢武帝在位后期最重要的一場刺殺事件。這個事件,直接導致漢武帝開始規劃自己的身后事。而且在這場刺殺事件當中,表現比較好的幾個人,後來直接被漢武帝任命為自己死后的輔政大臣。

至于馬通家族的這幾個人,為何要刺殺漢武帝,后世普遍認為,是他們當年曾經參與陷害了太子劉據。他們怕漢武帝追責,所以才選擇刺殺漢武帝。

這個刺殺案,表面上來看,似乎和那份罪己詔沒啥關系,是不是?

但實際上,這個馬通,恰好就是輪台詔當中,極少數提到的幾個人之一!

所以后世很多人認為,馬通當時敢造反,敢于成為漢武帝時代唯一一個刺殺皇帝的人,關鍵其實就在這份罪己詔。在下這份罪己詔之前,馬通雖然已經意識到,自己之前和太子有過節,可能會被清算,但是他膽子還沒達到敢刺殺漢武帝的程度。

可是這份輪台詔頒布之后,漢武帝的形象,瞬間不再完美了。原本在當時很多人看來,漢朝就算出了一些問題,那也是中下層的執行者不力,或者軍隊士兵不夠勇敢。

但這份輪台詔出來之后,大家開始逐漸思考,是不是有可能就是漢武帝的責任?會不會就是漢武帝的命令下錯了?

所以,在這之后,馬通才敢刺殺漢武帝。

而且,如果我們仔細讀過輪台詔之后,我們就會發現:這份詔書,還只是對漢朝開拓西域的問題,進行了一個總結分析,還遠遠算不上漢武帝自己認錯。

如果漢武帝真的主動認錯,承認很多問題是自己的責任!那麼接下來,他還能不能繼續做皇帝,會不會有人直接起兵造反,能都會是一個大問題!

有了漢武帝這個例子,接下來,幾乎所有的漢朝皇帝,乃至後來絕大多數朝代的皇帝,就直接學聰明了。

後來幾乎所有漢朝皇帝,只會在一種情況下,下達這種自責的詔書,那就是天災!

只有出現日蝕、旱災、水患以及瘟疫之類的情況時,後來的漢朝皇帝,才會下詔稍微自責一下。但就算是這樣,他們往往也會說,這不是自己的主要責任,而是朝中的某個官員不好。

比如說後來漢成帝在位期間,漢朝出現各種問題,天災更是接連不斷。在這種情況下,漢成帝就直接把這口鍋,甩給了當時的丞相翟方進。他不但直接給這個丞相賜了一杯毒酒,而且還公開發詔書,向全國說明,各地天災就是這個丞相的責任。因為他主持政務不力,所以老天爺才發怒降下天災!

在天災情況下,就算皇帝認錯,那也不是說自己真的不適合做皇帝。相反,這意味著,只有他可以代表整個天下,來向老天爺認錯。從法理上來說,這其實反倒是有利于鞏固皇權。

而在後來的歷史上,真正因為打仗或者人事問題,而下罪己詔的皇帝,其實寥寥無幾。而正常情況下,如果一個皇帝,真的是因為自己的錯誤,而下了罪己詔。那麼接下來,皇帝本人要麼退位,要麼直接自盡或者被殺。

這其中最有名的,就是明朝最后的崇禎皇帝。

崇禎皇帝在位期間,曾經六下罪己詔。但這其中絕大多數的詔書,都是在檢討天災問題,而不是說自己策略出了問題。直到最后,等到李自成已經打進了北京,崇禎皇帝決定自盡之前,他才說是自己出了問題。

而當崇禎皇帝主動認錯之后,他其實也就沒有活路,只能選擇自盡。

至于說古代為何會出現這種情況,原因其實也很簡單。因為在古代的權力體制下,皇帝掌握了絕對的權力。如此一來,他們必須得絕對正確,這樣才能服眾。

而如果皇帝下了罪己詔,承認了自己的錯誤。那麼接下來,皇帝在大臣們面前,就會威嚴掃地。以后皇帝再下命令,大臣們就會從根本上質疑皇帝的權威性,不再服從命令。如此一來,原本完整的國家機器,就會瞬間崩潰!

那麼接下來,要麼換皇帝,要麼整個國家機器,徹底推到重來。

這個代價,顯然是有些過大了。

如此一來,正常情況下,古代的那些皇帝們,出了天災之外,基本上是不會下罪己詔的。而一旦皇帝自己認錯,承認自己在政策上出了問題。那麼接下來,國家距離換皇帝,恐怕也就不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