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
民國唯一詩人總統,曾為民國收復180萬平方公里土地,策略真高明
2023/10/26

民國共出了8位總統,基本都是叱咤風云的人物,或者縱橫疆場的武人:第一位 孫中山,他雖然不是領兵打仗出身,但卻是民國的開國者,是國父,天下誰人不知?第二位 袁世凱也不用提,亂世之梟雄,不僅當了總統,還當了幾天皇帝,也是出奇得牛;第三任總統 黎元洪,盡管比不上前兩位的名氣,但也不是尋常人物,他是標準的軍旅出身,玩槍桿子的人物。你說他的總統不夠有存在感,1916年是接替袁世凱當的總統,好吧,他在1922年再度坐上總統寶座,兩次當總統,中華民國僅此一人,這存在感夠飽滿了吧?

第四位總統 馮國璋,民國赫赫有名的三大軍閥之一直系軍閥的首領,絕對是當時的實權派,也是跺跺腳京城地皮震三震的人物;第六位 曹錕,他是馮國璋死后直系軍閥的掌門人,也是妥妥的厲害角色,曾同吳佩孚搭檔發動軍閥戰爭,與段祺瑞的皖系和張作霖的奉系打得天昏地暗,進而控制民國政權;第七位 老蔣,更不必說,他盡管當總統時間不長,但卻是民國掌權時間最長的人;第八位

李宗仁也是名震華夏,既是馳騁沙場的勇將,更是不可一世的政界狂人。

然而第五位是誰呢? 徐世昌。很多人對他比較陌生,甚至會忽視他的存在:怎麼還有這麼一位總統?是的,徐世昌不僅是名副其實的中華民國總統,而且還是在位時間最長的總統,他總共當了四年總統,比其他7位中任何一位干得都長。之所以存在感最差,是因為他是個比較純粹的文人,他終身作詩不綴,有《水竹村人詩集》《歸云樓題畫詩》等數十卷。其詩「優雅而閑適,簡潔而清遠」,內容十分宏闊(徐世昌後來也被譽為詩人總統)。

除了寫詩,徐世昌還精研書法,工山水國畫,都有相當功力。他國學功底深厚,致力于著書立言,著有《歐戰后之中國》《大清琨輔先哲傳》《東三省政略》等書,一生編書、刻書達30余種。

徐世昌還是位史學家,曾擔任清史館總纂,編纂《清儒學案》,洋洋灑灑達194卷。他還是個有相當水準的道學家,悟出「造化蘊陰陽,宇宙抑何廣。沈思而獨運,萬里斂于掌。慧照遍九垓,一息自存養。大道生天地,獨來與獨往」的境界。他還是個收藏家,嗜好收藏古籍,家藏書達8萬卷。

可以說,即便不當總統,徐世昌也完全能靠這些文人的活計混得風生水起,甚至留名于世。然而,他卻「更上一層樓」,成了一國老大。這在那個兵荒馬亂的年頭實屬罕見。所謂亂世出英雄,一個文人怎麼可以當一國之主?做為一個文人,能力壓群雄當上總統,這本身就說明他不是個一般人物,只是他做人比較低調,才顯得存在感差。不過這個被很多人忽略的詩人總統,卻干得不錯,在位期間曾為中國收回了包括外蒙古在內的180萬平方公里的土地!

(一)菊人

徐世昌,字卜五,號菊人,又號東海(這個號起得似乎比孫中山的號還要響亮),祖籍浙江省寧波府鄞縣,于咸豐五年九月十三日(1855年10月20日) 生于河南衛輝府。

徐世昌幼年喪父,雖家境貧困,但母親節衣縮食、延師教子,并自督課,對他教育十分嚴格,尤其是在品德方面。徐世昌後來回憶說,他小時候,有次見到家里有三份食物,他想獨得其中的兩份,母親即嚴厲訓斥道:「今日如此,長大又當如何!」母親寧可將食物扔掉,也不讓他吃。

徐世昌交友時,母親也一定去考察一下那人的人品如何,非好人不交。當時家里生活非常清苦,有人勸他們母子去投靠一個當縣官的親戚,徐母說: 「托人余蔭,罔知艱苦,無復有刻厲振興之心矣!」

在母親的苦心教導下,徐世昌奮發有為,書讀得好,字寫得好,17歲便給人當家庭教師并到縣衙做文案,18歲又到知府當差。他工作認真,人緣好,很快便交了不少朋友。24歲時又結交了袁世凱。

徐世昌為準寧縣知事治理文牘時,初遇袁世凱。那時的袁世凱也是一個青年才俊,兩人是一見傾心。小袁見徐世昌青衣敝履,雖不修邊幅卻神采飛揚,談吐不凡,顯露出勃勃雄心與滿腹經綸,遂出口贊道: 「菊人,真妙才也!」

菊同梅、蘭、竹并稱,用菊命名的都是有君子風度的。徐世昌號菊人,必是有所抱負。

徐世昌無錢赴應天府應鄉試,袁世凱得知后便以百兩銀子慷慨相贈,徐世昌得以成行,成功中舉。之后,徐、袁二人成為至交。

(二)袁世凱的智囊

光緒十二年(1886年),徐世昌中進士,授翰林院庶吉士。徐世昌屬典型的大器晚成的人,此時他雖已經31歲,但并不著急;干了三年庶吉士閑職后,他被授翰林院編修。編修還是個閑職,而且還只是七品芝麻大的官,工資很低,生活比較清苦,可他還不著急。有人勸他外放知州、知縣,下基層鍛煉,搞點實惠的,可他沒有去爭取。他有他的打算,有遠大的目標,因為他明白,當京官有接近上層人物的優勢。

他要放長線釣大魚。

結果徐世昌在翰林院一呆就是9年,活活等到了43歲。這九年他也沒有辦過什麼正經事,只是繼續奮發讀書,并且搞好上下級關系,同時關注著天下大勢,以待時機。 這期間他只有一個舉動,就是利用自己的關系向上邊推薦了袁世凱。袁世凱多精明的人,況且也真是有才,而且有財,給個梯子豈能不上?結果老袁借著機會很快便得到了李鴻章的賞識,這樣,想不發跡都難。老袁一發跡,又反過來拉徐世昌一把,兩人就都發跡了。

李鴻章向朝廷推薦袁世凱,袁世凱便獲得了一個機會,以道員身份到天津小站督練新軍。他終于發揮出了自己的特長,仿照德國軍隊的建制組成了一支7000人的「新建陸軍」。

為了更好地管好這支軍隊,袁世凱開始搜羅人才,于是他奏請朝廷,外放徐世昌。1897年,年已43歲的徐世昌以翰林身份到天津,擔任新建陸軍稽查(相當于秘書長兼參謀長),他全力以赴,總攬全軍文案并參與機密,從此成為袁世凱的得力智囊。

徐世昌雖是一介書生,但他博覽群書,很有見識,給袁世凱提出了一套比較完整的近代化軍事理論,制訂了中西結合的軍制、法典、軍規、條令及戰略戰術原則等,把天津小站的新軍搞得有聲有色,培養了大批人才。

後來的「北洋三杰」——王士珍、段祺瑞、馮國璋都是從小站新軍中成長起來的人物。在天津的兩年,徐世昌同袁世凱的關系更加親密,情同手足。

戊戌變法之后,徐世昌離開天津回翰林院供職。此時的袁世凱已經飛黃騰達,由于同袁世凱的關系,徐世昌也開始平步青云,短短數年之內,一路飆升到軍機大臣、兵部尚書等。到徐世昌51歲時,朝廷又任他為欽差大臣,到東三省當總督,集軍政大權于一身。因東北三省為清朝的發祥地,地位特殊, 因此,當時徐世昌的級別甚至排在直隸總督袁世凱之前。

而徐世昌在東北執政三年,也確實表現出了他的雄才大略,成為其一生的一大輝煌。

當時,東三省在十年之內連遭俄國、日本兩強的三次大洗劫,國土大片淪喪,幾乎成了兩強的殖民地,滿目瘡痍。面對這個爛攤子,徐世昌通過兩個月、數千里的考察,向清廷提出了洋洋十萬余言的《通籌東三省全局折》,然后便開始大刀闊斧的治理和改革。

他整頓吏治,懲治腐敗,對貪官污吏嚴厲打擊,上任數月,即查清并處理案犯數十起。

徐世昌重視人才,大力招賢,向全國招攬第一流的時務人才,尤其重用具有真才實學的留學歸國人才,使東北三省「一隅之地,人才濟濟」。

徐世昌總督東北僅兩年后,滿洲面貌已然大變,「馬路、電燈、軍警無不備具,街市煥然一新……非它省疆吏所及。」這就是被后人津津樂道的 「徐世昌新政」

值得一提的是,在應對日俄侵略方面,徐世昌也做出了不小的貢獻,他 「以保衛主權為第一急務」,對日本明目張膽的侵略行徑予以堅決反擊:「必示人以不可攻,而后人不攻;必示人以不可欺,然后人不欺。」他在領土主權等原則問題上據理力爭,寸土不讓。

為了試探徐世昌的態度,日本人在一天夜里,偷偷地在圖門至六道溝長達90余里的地方釘立木樁,改變中韓邊界線,將我國領土劃入韓國,因為當時韓國被日本侵占,是日本的殖民地。徐世昌得知后令吳祿貞帶人連夜趕去,將木樁拔去,并記上華名里數,重新釘立標識,此舉讓日本人目瞪口呆,徒喚奈何。徐世昌任用與日本人交涉有經驗的吳祿貞為解決「界務問題」

督辦,有效地遏制了日本蠶食中國邊境領土的陰謀及「滿洲政策」的推行。

另外,徐世昌在與沙俄侵略的斗爭中,同樣取得了「已無余憾,為之欣慰」的結果。

徐世昌在東北開改革之先河,又遏制了日俄的侵略,確實功莫大焉。這也為他後來在政界的進一步輝煌打下了基礎。

徐世昌的仕途和功績,離不開他的哥們袁世凱的支持,反之亦然,老袁在歷史的各個階段也都離不開徐世昌的出謀劃策,二人一直關系很鐵。不過在辛亥革命之后,徐世昌漸漸同袁世凱有了分歧。

盡管徐世昌在某些歷史事件上,比如戊戌變法中,因為協助袁世凱也辦了些對變法不利的事,或者叫壞事,但在大是大非面前他還是顯得比較冷靜,有原則的。

1915年,袁世凱與日本簽訂賣國的《二十一條》,徐世昌堅決反對,并「罷工」

十余日,退居輝縣水竹村,后自號水竹村人。從此徐、袁裂痕產生。

接下來,袁世凱野心膨脹,試圖稱帝,又拉攏徐世昌為其助威,遭徐世昌拒絕。他說不動袁世凱,于是就躲得遠遠的,絕不支持他。他在日記中寫道:

「世界上有三種有志之人:一為有志仙佛之人,一為有志圣賢之人,一為有志帝王之人。求為仙佛之人則國弱,求為圣賢之人則國治,求為帝王之人則國亂……」

老袁登基稱帝后,還不罷休,仍然向徐世昌拋橄欖枝,仿漢高祖時的「商山四皓」,封徐世昌、張謇、趙爾巽、李經羲四人為「嵩山四友」,但徐世昌并不買賬,其他三人也不支持老袁。

徐世昌對倒行逆施的袁世凱十分失望。他判斷,袁世凱的帝制不多久將必敗無疑,因此便與之分道揚鑣。

(三)收復外蒙古

徐世昌及時同袁世凱分手,無疑是明智之舉。他為人處事十分謹慎,絕不驕矜,以黨派示人;他既能符合潮流,大辦新政,也不疏遠舊派人物,可謂兼收并蓄,廣結廣交,左右逢源,上下暢通。這也是他後來他被人詬病的一面,即為人過于精明,八面玲瓏,誰也不得罪,從而贏得「水晶狐貍」的綽號。

不過這個水晶狐貍還真的「成精」了。

袁世凱當了83天皇帝便倉皇收場,他退位后便憂郁成疾,于1916年6月6日病死。臨終前,他電召隱居在輝縣的徐世昌,見最后一面。老袁說:「菊人,我已經是不中用的人了……」

徐世昌也是唏噓不已,在當日的日記中寫道:「數十年老友一旦怛化,為之痛哭……」

不過,61歲的徐世昌從此便徹底擺脫了袁世凱,也成就了自己人生的最后一段輝煌。

袁世凱死后的一段日子,徐世昌仍過著半隱居的生活。當時天下大亂,他是在等待時機。

1917年,又有人要復辟帝制了。在喧囂一時的「張勛復辟」鬧劇中,保皇派康有為也曾蠢蠢欲動,極力拉攏徐世昌出來助威。此時的徐世昌早是水晶狐貍了,豈能上當?于是他反而力勸張勛解除武裝,恢復共和。然而,同時,徐世昌又竭力為溥儀卸罪,企圖繼續保全清室。真是兩面不得罪,到處當好人。當然這也遭到了革命人士的抨擊和嘲諷。

徐世昌在抨擊或者贊許的復雜的輿論中,靜候著時機。

果然一年之后,他的機會來了。1918年,民國進行總統選舉。其時,軍權在握的兩位大佬段祺瑞和馮國璋控制選舉,但兩派勢同水火,互不相讓。結果是兩家誰也搞不定誰,干脆互讓一步,把目標對準了徐世昌。

原因很簡單,徐世昌世故圓滑,玲瓏八面,誰也不結仇;而且德高望重,連袁世凱都敬重的人物,誰敢不服。那麼,你來當總統好了,呵呵。

自己不費一刀一槍,白撿個總統,徐世昌自是樂于接受這個好果子。然而,徐世昌不愧是一個極品的水晶狐貍。他登總統大位之前,居然還向退出歷史舞台一邊涼快的末代皇帝溥儀請示了一番,試圖博得前清遺老們的好感,真是把老好人做到了極致。

既上位,徐世昌也不能辜負了大家的期望,就想有一番作為。當時正處在國內軍閥混戰之時,徐世昌當總統的第一件事就是提出「偃武修文」,謀求南北和解,結束內戰。這個和事老使出渾身解數,也沒有最終結束內戰,但至少對國內局勢起到了一定緩和作用。直到4年后直奉戰爭爆發,國內相對穩定了一段時間。

弱國并非無外交。徐世昌在任期間,在外交方面,在捍衛國家主權方面絕沒有向列強退讓,表現得可圈可點。

1919年,第一次世界大戰結束后,英、美、法、日、意等27個帝國主義國家召開巴黎和會。中國代表顧維鈞據理力爭,頂住各國的壓力,并沒有在合約上簽字。當年中國爆發「五四運動」,徐世昌政府雖一度鎮壓過學生,但最終還是罷免了三大賣國賊:曹汝霖、陸宗輿和章宗祥。

徐世昌的主要功績是,在任內收復了唐努烏梁海和外蒙古,共180萬平方公里的領土。

唐努烏梁海位于外蒙古西北,面積為16.8604萬平方公里,1914年被沙俄占領。1918年,十月革命的浪潮如火如荼,沙俄的統治岌岌可危。徐世昌政府感到這是中國收復失地的良機,于是展開了行動。最終,愛國將領嚴式超、黃成土序率軍出擊,趁俄國內部大亂之機大敗俄軍, 于1919年6月成功收復唐努烏梁海近17萬平方公里土地。接著,中華民國總統徐世昌發布大總統令,任命嚴式超出任唐努烏梁海佐理專員。

緊接著,徐世昌政府又派徐樹錚對準了外蒙古。

外蒙古歷史上就是中國的領土。1911年外蒙古叛軍在沙俄鼓動下,驅逐清政府官員,侵入內蒙古。 1912年,俄國與外蒙古當局簽訂《俄蒙協議》,自此,外蒙古成為沙俄的殖民地。

1913年沙俄當局迫使袁世凱政府簽訂了《中俄聲明》,中國、俄國承認外蒙古自治,中國不得在外蒙古派駐官員、軍隊,不得移民。事實上,外蒙古基本獨立。這是中國的恥辱。

1919年11月7日,中國成功收復唐努烏梁海之后,中華民國大總統徐世昌和政府首腦段祺瑞遂決定收復外蒙, 派徐樹錚率兵進入外蒙古庫倫。

外蒙古貴族本來的靠山是沙俄,但此時俄國正發生革命,根本無暇顧及外蒙,因此外蒙反動勢力根本無力抵抗中國軍隊。徐樹錚趁機挾持外蒙「內閣理」巴德瑪·多爾濟,軟禁哲布尊丹巴活佛,不到一個月便解決了外蒙勢力,并全面否定《中俄聲明》。同年11月17日,外蒙古正式上書中華民國大總統徐世昌,呈請廢除俄蒙一切條約。南方的孫中山護法軍政府得知后,也致電慶賀。

11月22日,民國政府以《中國大總統公告》下令取消外蒙古自治,恢復舊制。同時取消《中俄聲明》,北京政府在庫倫設立「中華民國西北籌邊使公署」,由徐樹錚部在外蒙古駐防。 孫中山先生也因此贊揚徐樹錚:

「徐收回蒙古,功實過于傅介子、陳湯,公論自不可沒!」

至此,中國收回180萬平方公里土地,使中華民國的版圖達到了巔峰!而徐世昌,做為民國唯一的詩人總統,能利用沙俄國內的戰亂,趁機收復國土,還真是一高明之舉。

(四)始于文人,終于文人

不論如何,徐世昌的總統當得還算不差,只是時間不長,僅4年時間(但這已經創下了民國總統最長任期記錄了)。1922年,直奉戰爭爆發,最終,直系獲勝,曹錕暴露野心,操縱政府,逼走了徐世昌,又把黎元洪推上了總統之位。

自此,68歲的徐世昌結束了自己40多年的仕途,退隱「江湖」,繼續自己 「水竹邨人」的文人生涯,繼續寫詩作文。有人統計,他一生共作詩詞5000余首,楹聯一萬余對,可謂高產,而且多為品質上乘之作。

不過徐世昌在晚年過得也不安生。那時日本人發動了全面侵華戰爭,日本人對他是百般拉攏,徐世昌都堅決拒絕,捍衛了自己的民族氣節。

1937年冬天的一天,一個漢奸突然造訪徐宅,說:「總統如能出山,和日本訂立親善條約,日方即可撤兵津城。」徐世昌看透了漢奸的賣國動機,嚴辭拒絕。日寇仍不甘心,又想從徐世昌的侄子徐一達身上打主意。徐一達在北京任職,日本特務妄想通過他請徐世昌出山,當他們的傀儡。并表明「如成交,將北京市長一職贈給一達君」。徐世昌豈能順從?得知事情經過后,遂令徐一達辭職,離京到上海發展。

1938年初,日本大特務 土肥原賢二約見徐世昌,仍遭到拒絕。徐世昌的門生金梁等人,當時都任職于偽滿洲國,他們也來規勸徐世昌:「老師千萬別喪失良機,出任華北首領,這是為了老師的晚節。」徐世昌聞言憤然大罵,堅決拒絕。當時他身染重病,但堅決拒絕到日戰區醫治。

面對中華大地遭日本人踐踏,徐世昌憂心忡忡,但他無能為力,臨死前還高呼:

「中華國土,寸土不可丟啊!國內應團結一致,方可挽救民族危亡!」

1939年6月6日,徐世昌病逝于天津,享年85歲。

始于文人,終于文人。徐世昌最后歸葬于家鄉河南輝縣。他的墳墓很簡陋,墓前僅豎一塊石碑,上書「水竹邨人之墓」。

世上再無徐總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