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封建王朝盛行的君權神授說下,皇帝幾乎具有隨心所欲的權力。為滿足各種私欲,歷代君主們想方設法,發明了許多古怪奇技。其中,唐玄宗的「蝶幸法」、晉武帝的「羊車法」以及清朝皇帝的「翻牌法」,成為后世矚目的「三大方法」,揭示了極端專制統治下,君主們極盡享樂之能事。
李隆基,唐玄宗,開元盛世的締造者,也是安史之亂的受害者。這位似乎矛盾的君主,有著復雜的人生。
少年登基的他聰慧過人,又博覽群書,深得民心。但中年之后,遇到楊貴妃,一朝沉迷美色,便再難自拔。在遇到楊貴妃之前,唐玄宗便是一個風流名君。
他在位期間,后宮佳麗云集,據說達到數萬之多。面對眾多美人,唐玄宗也頭疼不已。處理朝政已經夠他忙的了,哪有時間一一臨幸這些姿色俱佳的宮女?一時興起,他靈機一動,發明了「蝶幸法」。
每日傍晚,太監們會在宮中一個固定的小花園召集妃嬪。她們頭頂鮮花,身著輕紗,靜候君王垂青。這時,唐玄宗便會放出一只他親手抓來的淡黃色胡蝶。那胡蝶嗅著花香游動,最終選擇棲息在一朵嬌艷的牡丹花上。這朵牡丹花便屬于今晚的得寵者。
胡蝶落定,太監便上前通報得寵妃嬪的名字。被點中的佳人羞赧地垂下頭,隨太監去御寢宮沐浴凈身、著嬪妃禮服,準備侍奉君王年輕力壯的一夜。次日清晨,宮女們則爭相去侍奉新晉的寵妃,希望借此爬上高枝。
一時間,整個后宮為爭寵而忙碌起來。
向來聰明過人的嬪妃們,也使出渾身解數,想方設法讓胡蝶飛到自己頭上。有的在頭頂插上胡蝶最愛的花朵,有的在頭頂涂上胡蝶喜歡的顏色。甚至有人用蜜水引誘胡蝶停留。后宮為了一夜春宵而算計的場面,久而久之,也成為有識之士談虎色變的時候的佐證。為了爭寵,各位嬪妃無所不用其極。一個曾經高傲如天的貴女,此刻也為了皇帝的一點寵幸而卑躬屈膝。她們為了引起胡蝶的注意,將最艷麗的花朵插滿頭頂,使自己的裝扮看上去美輪美奐。有的嬪妃甚至悄悄飼養幾只順從的胡蝶,試圖在關鍵時刻讓它們飛落到自己頭上。她們學會了各種胡蝶的習性,知曉它們喜愛甜蜜的花汁。為此,她們費盡心思從宮中廚房偷取稀世美味,在頭頂的花朵上鉤溜一圈,引來胡蝶落下。
宮中還有少數嬪妃并不熱衷此道。她們寧愿保持端莊淑儀,不與其他妃嬪明爭暗斗。可她們的淡然處之往往得不到皇帝的注意,被冷落在一旁。這些嬪妃中也有不少賢淑才貌雙全之人,只因不投其所好而難見一面的命運,難免令人唏噓。
「蝶幸法」在后世引起不少非議,但在當時的環境下,后宮中的女子又有什麼選擇?她們的人生軌跡全由皇帝指點,想要獲得哪怕一點點優越感,只能孜孜以求皇帝的寵幸。而唐玄宗本人也沉溺在這種隨心所欲的生活中,直到年老色衰,方才醒悟。
晉武帝司馬炎是公認的昏君,他追求享樂,荒淫無度,又極為好色。在他任內,后宮之多可謂空前絕后,據記載達到數萬之多。
司馬炎常年處理公務已經令他頭痛不已,更苦惱的是如何從那麼多佳麗中選擇幾個侍寢。一次,他在花園散步,看到一只小羊咩咩叫著,靈機一動,借鑒唐玄宗的「蝶幸法」,發明了「羊車法」。
每日黃昏時分,太監便駕著羊車在后宮門前來回走動。那些容顏姣好的妃嬪們則在門口用花草葉子引誘心愛的小羊靠近。如果羊車在某位妃嬪門前停留,她便有幸被司馬炎召幸一夜。
有心計的妃嬪會在門口撒上羊最愛吃的食鹽,引誘小羊多作停留。她們無不千方百計想入駕,就為得到皇帝的寵愛。那些從小入宮卻未得寵的妃嬪,更是積極討好小羊,希望能因此一舉成名。
然而皇帝的寵幸就像白天的云朵,轉瞬即逝。許多妃嬪即便得寵一時,過后也難逃被冷落的命運。她們青春不再,美貌褪色,只能在宮中靜待死去的那一天。
司馬炎本人也沉迷于這種心血來潮的調情游戲,直到駕鶴西去。為了引起小羊的注意,這些嬪妃費盡心機。她們從宮中遍尋羊最愛吃的嫩草,種滿自己的院落。有的人甚至從山野里搬來剛開的野花,其艷麗奪目的顏色吸引了不少羊群駐足。司馬炎見羊兒們對這些野花如此著迷,心中暗暗稱奇這位嬪妃的聰慧過人。
還有些嬪妃會從廚房偷拿食鹽,撒在門前的青草上。羊兒聞著咸香,就忍不住在她們門前多作停留,爭先恐后地舔食門前的咸草。這些嬪妃見機行事,讓自己在皇帝心中留下深刻印象。她們的小心思無人不知,卻也無人點破,這成為了一個心照不宣的秘密。
然而,招來羊兒的花草終會枯萎,撒上的食鹽也會被舔食一空。嬪妃們再如何用心,得到的寵幸終究是短暫的。
而昏庸的司馬炎也不會有真心實意地寵愛她們。這些前呼后擁的妃嬪,終成宮廷生活的犧牲品。到了清朝時期,王朝已經日薄西山,皇帝的生活也簡單了許多。但和其他皇帝一樣,清朝皇帝也有為數眾多的后宮佳麗。面對如此多的選擇,皇帝該如何選拔呢?
有人借鑒前人的經驗,創建了「翻牌法」。每日用膳后,太監便呈上一副牌。牌面寫著所有妃嬪的名字。皇帝隨心翻動這些牌子,令牌定格在某個名字上,該妃嬪便有幸被召幸一夜。
據說有些皇帝會有自己心儀的妃嬪,便總是翻到她的牌子。宮中其他妃嬪無論如何討好太監,也難以傾轉皇帝的心意。這讓許多端著皇帝寵愛的幻想入宮的年輕女子們,在宮中度過空虛而絕望的一生。
被皇帝召幸的妃嬪,也必然小心翼翼。她們會在太監監督下沐浴凈身,裹上被子抬入寢宮,以確保皇帝的安全。一旦有失,后果不堪設想。
「翻牌法」成為清朝皇帝取樂的特殊手段,也揭示了在腐朽王朝終結前,皇權對生大權的隨心所欲。它成為歷史書中那個時代的一筆欠缺人性的注腳。
在這翻牌的過程中,皇帝神情到底是怎樣的呢?或許面無表情,麻木地翻動著妃嬪的名字;又或許眉飛色舞,樂此不疲。而那些朝思暮想進宮的少女們,她們又是懷著怎樣激動和期待的心情,來到宮中的呢?一邊期待著受寵,一邊害怕受冷落;一邊渴望皇帝的目光,一邊不敢直視皇上。她們美麗的臉龐上,難免會透出怯懦和焦灼。
當牌定格,命運鎖定的時候,她們又會是怎樣的心情?得寵的妃嬪既高興又害怕,不得寵的妃嬪既失望又絕望。可無論結果如何,她們都無法改變自己的命運。那無情的牌面成為她們命運的泣血控訴。
「蝶幸法」「羊車法」「翻牌法」的出現,都展現了歷史上極權君主隨心所欲、不受約束的一面。它們成為皇權極致的體現,也成為歷史的污點。我們不應懷念那個時代的盛世,而要珍視現在人權平等、法治社會的進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