舉人大挑的錄取比例是多少,通過之后一般授予什麼官職?
2023/09/18

有一位廣東的讀者,說他祖上是同治年間的舉人,後來應了幾次會試都沒有考中,到了光緒十二年的時候,順利通過了大挑。可是族譜上沒有記載他祖上後來當了什麼官,所以問小編,通過大挑的舉人一般會授予什麼官職?

關于舉人大挑的文章,小編之前是寫過的,可能時間比較久遠,該讀者沒有留意。為了更好地說明這一問題,小編特意梳理了相關資料,仔細地來講一講這方面的內容。

考中舉人可以做什麼官?

我們常說,各省生員通過鄉試取得舉人功名后,就意味著拿到了入仕的資格證。但是對于眾多新科舉人來說,沖刺會試拿下進士才是最終目標,即便朝廷可以授予他們職務,也不會放棄會試的機會。

清初的時候,進士、舉人的授職起點很高,比如順治朝的前幾次開科取士,考中的進士最低是從五品的知州,最高的是正五品的知府,新科進士中幾乎沒有知縣。

這是因為,當時清政權剛剛入關不久,朝廷正在不斷地統一各省,清軍每拿下一省,各府州縣就會出現大量的空缺。

雖然說朝廷一方面在招降前明官員,但缺口依然很大,在這種情況下,新科進士們的仕途就十分順利。幾乎殿試發榜之后不久,吏部就會以最快的速度安排他們進入新的崗位。有知府就補知府,有知州就補知州,根本不存在候補這一說。

然而,新科進士的數量十分有限,其中還有很大一部分要留在京城任職。所以每科會試之后,吏部會積極說服落榜舉子們,讓他們半工半讀,先到地方任職,以后有機會再繼續參加會試。

清初官好當,舉人出身的多被授予推官(康熙朝廢除該職)、知州、通判、知縣等職。也就是說,清初的舉人含金量超高,一旦放缺,最不濟也是個七品知縣。

康熙中期以后,舉人入仕的難度開始不斷增加,主要是因為國家已經進入承平時期,隨著科舉制度的不斷完善,以及各省府州縣官的穩定,官缺數量逐年遞減。

和經濟領域的供求關系一樣,任何商品如果供大于求,那麼就會出現內卷的現象。從這時候起,考中舉人拿到入仕資格的說法,已經顯得有點虛無縹緲。就很現在的師范生一樣,雖然有了教師資格證,但真正通過考試能成為編制教師的少之又少。

康熙晚年,進士數量也出現了供大于求的情況,據不完全統計,這一時期進士的平均入仕時間為8年,也就是說,讀書人十年寒窗好不容易考中進士,但距離真正授職還需等到8年的時間。

舉人就更不必說了,想要在吏部謀上一個知縣,估計要等到老。在這種情況下,舉人們只能退而求其次,在機會適當的時候,只能去擔任各種學官,或者索性到公辦書院去當教師,從原先的公務員變成了事業編。

舉人大挑制度的出現

從康熙中期一直到乾隆初年,舉人入仕難的局面沒有得到改觀,反而愈演愈烈。這對于朝廷來說,不是一個好現象,因為讀書人考中進士的畢竟是少數,如果連舉人都不能當官,那麼無疑會打擊讀書人的積極性。

乾隆即位以后,就一直在思考舉人出路這個問題。乾隆十七年,經內閣九卿議準,正式出台了「舉人大挑」制度,讓那些在會試中屢次落地的舉人們,有一個晉身的機會。

乾隆的本意是好的,但問題是全國的官員編制是固定的,朝廷不可能因為大挑制度的出現,而增設新的官職。所以舉人參加大挑是有很多門檻限制的。

首先大挑的時間不能太頻繁,吏部規定是六年一次。這樣既可以減輕朝廷的壓力,也能讓舉人們有一個盼頭。

其次是參加大挑的舉人,必須是連續三次會試不中的。道理很簡單,會試三次不中的舉人,內心多多少少是對朝廷有成見的,他們絕不會認為自己的文章不行,多把原因歸結為考運不佳或是主考官取士不公。

讓這些心懷成見的舉人們參加大挑,可以有力化解讀書人與朝廷之間的誤會。當然,如果讓所有舉人都來參加大挑的話也是不現實的,說到底還是官缺有限,只能照顧困難群體。

第三是以貌取人。大挑制度的出現,原本就不是沖著舉人們的才華而去的,無非就是給他們提供一個晉身的機會,學問才華不是主要的。

大挑的選拔標準很簡單,就是長相俊美、身材高大,根本沒有筆試,舉人們只要排好隊像模特走步一樣,在主考官的面前展示一下體型就可以。

大挑的具體程序是,每十人為一組,每組選出樣貌最、氣質最佳者五人,即一等二人、二等三人。應該說,大挑的錄取比例還是很高的,達到驚人的百分之五十。大挑獲一等者授予知縣,二等者授予學官。

從乾隆朝開始,各省的知縣中有相當一部分都是通過大挑得以進入仕途的,這個比例占到了30%左右,僅比進士出身者略低。

開篇讀者提到他祖上通過了大挑,但不知後來擔任何職。這種情況很常見,大機率是大挑二等被選為學官。

學官因為不是地方行政官員,官方文獻甚至地方志中,一般都不會記載他們的平生履歷,所以很難找到相應的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