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
諸葛亮和曹操,雖然身處敵對陣營,卻有4點相似之處!
2023/10/28

在《三國演義》的刻畫下,諸葛亮和曹操一個是大忠,一個是大奸,是對立的兩極。曹操是奸雄,是挾天子以令諸侯的漢賊;諸葛亮是智慧和忠義的化身,鞠躬盡瘁死而后已,是人臣的典范。但其實拋開演義,雖然身處敵對陣營,歷史上曹操和諸葛亮卻有4點相同之處:

1、都是大漢丞相,都大權在握

諸葛亮和曹操的官職地位基本相同:曹操為丞相,封武平侯,領冀州牧;諸葛亮為丞相,封武鄉侯,領益州牧。而且曹操和諸葛亮都掌握著實際的權力,曹操就不用說了,漢獻帝只是個坐在皇位上的傀儡。諸葛亮在劉備死后也是掌握著蜀漢的軍政大權,史書記載「事無巨細,咸決于亮」。

而且曹操、諸葛亮都是大漢的丞相。不同之處在于,曹操是東漢朝廷的丞相,曹操這個丞相專權、擅權;諸葛亮是繼承了東漢的蜀漢丞相,諸葛亮掌握權力是為了蜀國更好的發展。從長遠的角度來看,曹操、諸葛亮所做的,都是在推動歷史向前發展。

2、都崇尚法律,依法治國

曹操和諸葛亮都奉行依法治國。曹操重法尚術,嚴刑峻法,陳壽的《三國志·武帝紀》中就總結曹操一生「攬申、商之法術」。這構成曹操法治思想的根源,此即「撥亂刑為先」。所以,曹操始終想建立的是一個法家寒族政權,他看到東漢政權因為士族地主階級的膨脹而腐朽,而分裂,所以終其一生他都在打擊豪強。可惜曹丕選擇了妥協,讓士族階級從幕后走向了前台。

諸葛亮治理蜀國,最根本的原則就是依法治國,諸葛亮立法公開、執法公平,有異于同時代封建的法律思潮。他厲行法紀、打擊豪強、勵精圖治、賞罰分明、發展經濟、平定叛亂,終于使得一個小小的蜀地「吏不容奸、道不拾遺、風化肅然」,諸葛亮治蜀成為了萬世標桿,強大如魏國也沒有絕對的把握能夠滅了蜀漢,也使得偏安一隅的蜀漢政權在劉禪的統治下還能延續幾十年時間。

3、統一的理想

曹操和諸葛亮都是有著大一統政治理想的人。曹操最開始并沒有多麼大的野心,面對東漢末年的亂局,他本來想做一個好的地方官,後來想做一個為國家征討四方的將軍,一定程度上他也是想匡扶漢室的,這在他的《讓縣自明本志令》當中說得很清楚。諸葛亮也是如此,從隆中出山后,諸葛亮就是想輔佐劉備成就霸業,匡扶漢室。

諸葛亮、曹操都有強烈的意愿要實現統一,并都切實付出了努力和行動。隨著時間的推移,勢力的膨脹,曹操的心態發生了變化,也有了一統天下的雄心。諸葛亮更是如此,六出祁山北伐中原,鞠躬盡瘁死而后已,就是為了實現自己的政治理想。雖然兩個人最終都沒能夠實現這個理想,但是他們的所作所為是值得欽佩的。

4、求真務實

曹操和諸葛亮都是非常務實的人。是要做一個區分的話,曹操更多的是「真」,而諸葛亮是「實」。劉備三顧茅廬,想請教諸葛亮對天下大勢的看法,劉備說了一套虛詞「漢室傾頹……欲信大義于天下」

。諸葛亮直接實在的為劉備規劃了隆中路線,只要按照計劃做,「則霸業可成」。

很多人欣賞、喜歡曹操,就是喜歡曹操身上的真性情。該哭的時候哭,該笑的時候笑,誰惹到他了就殺。曹操說話辦事,永遠都是按照自己的本心,給人一種暢快淋漓的感覺。曹操出身并不算高,有宦官的背景,所以行事沒有士族那麼多的拘束和顧及,這也是曹操能夠成功一方面原因。

有句話說得好:「真正了解你的人,有時候不是你的朋友而是你的敵人。」曹操和諸葛亮身處敵對的陣營,卻有著很多的相似之處。他們都出身寒門,有著堅定的政治理想,堅持用法家思想治理國家,他們都為自己的政治理想付出了巨大的努力和犧牲,所以曹操和諸葛亮都是值得我們欽佩的人!

參考資料:《三國志》裴松之注、《三國演義》

嚴禁無授權轉載,違者將面臨法律追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