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
董卓去世前,大喊6字被后世恥笑千年,如今卻成了現代人的口頭禪
2023/04/13

作為漢末亂世的罪魁禍首,董卓反復被人提起,成了一個被釘在恥辱架上的賊子。從草根出身的熱血武夫,到權傾天下的亂臣,董卓逐漸失去赤膽忠心,也被天下人口誅筆伐。

初平三年,在董卓義子呂布的致命一擊下,一場暴虐鬧劇才落下帷幕。 而董卓臨ㄙˇ前,向呂布喊出的一句話,更是讓后世恥笑千年。

賊臣虎據,華夏震栗

董卓出身不高,父親是縣尉。董父辭官返鄉后,董卓與父親一起生活在家鄉。他年輕時喜愛行俠仗義,與很多羌人首領結交。董卓成年后,就在隴西郡府擔任負責治安的小官。

當時匈奴人經常騷擾邊境,劫掠百姓,董卓奉命平亂,立了大功,就被推薦入朝廷公府。 漢桓帝末年擔任羽林郎,之后又曾在張奐、魏隗手下堪以重任。

中平六年,大將軍何進打算誅ㄕㄚ一手遮天的宦官,但是由于隊友何太后不給力,計劃一直沒法順利實施。于是何進找到了董卓,征召他進攻討伐十常侍。 結果董卓剛進城,就得知何進被ㄕㄚ,于是乘機清洗宦黨,獨攬救駕之大功,順便接收何進之遺部。

隨即,董卓又引誘呂布ㄕㄚ害丁原,成功吞并了并州軍隊。在董卓的支持下,劉協登上皇位。 董卓救駕有功,又手握重兵,一時間權傾朝野,無人敢犯。

董卓發跡以來,逐漸暴戾恣睢,待皇權肆意妄為,對百姓和士人同樣暴虐專斷。軍隊進駐洛陽之后,董卓為犒賞三軍,縱容部下對京都百姓燒ㄕㄚ搶掠、擄掠婦女,真是喪盡天良。

朝臣之中,但凡有對董卓有異議的,他便大肆迫害 。曾有一次,他宴請群臣,卻在席間當著眾大臣的面將數百反對者割舌、挖眼、斬斷手腳。

場面血腥無比,驚得赴宴大臣們噤若寒蟬。

董卓的野蠻行徑,與世家大族、中原社會的運行邏輯完全相悖,由此四面樹敵。但他手握重兵,又有呂布隨身保護,所以渾然不怕。

人人得而誅之

初平元年,以袁紹為首的關東各州要員,領車騎將軍,號稱十八路諸侯,討伐董卓。討賊大軍兵分三處:兗州、豫州兩路人馬為酸棗聯軍;冀州人馬為河內聯軍;荊州人馬為魯陽聯軍。

同年二月,董卓見關東軍來勢洶洶,自己唯恐受難,決定遷都長安。遷都是個大舉動,董卓不僅帶著獻帝,又驅迫洛陽數百萬民眾同行。 百姓饑餓勞累,還要受到軍隊的鐵蹄驅趕,ㄙˇ傷數以萬計,董卓身上又添一筆血債。

董卓擾亂朝綱、禍亂宮廷都被司徒王允看在眼里。

王允一心要對抗董卓,冥思苦想之后決定用離間計,借呂布之手誅ㄕㄚ董卓。在《三國演義》中,離間計的工具是貂蟬,但真實歷史中,并沒有美人計一說。

總之是王允說服了呂布,呂布由此對董卓有了二心。

初平三年四月二十三日清晨,董卓按計劃乘車前往皇宮,呂布隨行,本是極其平常的出行。突然,一伙人沖出刺ㄕㄚ董卓,董卓有鎧甲護體,躲過一劫。

董卓信任呂布,本能地喊道:「吾兒奉先何在?」

呂布一改往日順從,聲稱: 「有詔討賊臣!」將董卓當場斬ㄕㄚ。

董卓的ㄙˇ訊傳開,士兵們歡呼勝利,百姓們開門慶祝。

「吾兒奉先何在」,奉先是呂布的字,在古代稱呼親近的人都是稱呼字的。 這句話本意是「我的兒子呂布在哪里,快來救我」,但戲劇性的事發生了,最終ㄕㄚ他的人就是他兒子呂布,所以這句話十分有諷刺意味。

現在人們在生活中、網絡上習慣用這句話來調侃所受到的困難。比如游戲中的危急時刻,也會以這句話召喚隊友前來救援,明明知道來不及救,也要喊一句「吾兒奉先何在」,視作玩笑。

人中呂布,專捅義父

董卓恐怕到ㄙˇ都沒想過呂布會背叛自己。因為這個人喊自己爸爸喊得情真意切,自己也給了這個干兒子頗多好處,他有什麼理由ㄕㄚ我?從呂布的一系列行為中我們可以看出,呂布的人品實在算不得好。

兩軍對陣,連張飛都忍不住罵呂布為「三姓家奴」。呂布本身姓呂,父親早逝,受到并州刺史丁原的賞識,拜丁原為義父。之后卻為了董卓的權勢ㄕㄚ了丁原,改拜董卓為義父。

然而為了美色權勢,又不惜背刺董卓,ㄕㄚ了董卓。 所以后人也開玩笑稱呂布為「義父ㄕㄚ手」。明明有「馬中赤兔、人中呂布」的美稱,卻毀在了呂布的忘恩負義、忘恩負德之中。

古人非常注重德行仁義,如果這個人有才有德,就算他是敵方陣營的,也會受到大家的尊重,例如曹操敬重關羽,反之則不然。

從呂布ㄕㄚ害丁原開始,呂布在三國眾將眼中的信用值就降為零了。 亂世之中棄主投降、改換陣營的豪杰不在少數。如劉備也曾投奔曹操、袁紹,卻沒有受人詬病。關鍵就是不能像呂布這樣, 不僅改換陣營,還要背刺舊主。

呂布的后半輩子都在為他的忘恩負義買單。董卓ㄙˇ后不久,呂布去投奔袁術,按理說他ㄕㄚ董卓是給袁家報了仇,可袁術卻不肯要他。

後來他又投奔袁紹,袁紹雖然接納了他,實則心里提防著他,甚至想解決掉他。

最終呂布從袁紹處逃走,轉投河內太守張楊。

王允雖然利用呂布ㄕㄚ了董卓,但他卻瞧不起呂布,只將他看作有勇無謀的武夫。

曹操如此愛才,在俘獲了呂布之后也沒有想要收服他。反而是呂布貪生怕ㄙˇ,在被俘以后,十分諂媚地向曹操求饒。

結語

董卓雖壞,但ㄙˇ得實在滑稽;呂布雖勇,然無一人敢用。 后人時常將董卓的ㄙˇ當作飯后玩笑,無非就是嘲笑董卓惡有惡報,揶揄呂布忘恩負義。

歷史告誡后人,不要唯利是圖,不要忘恩負義,像董卓之流永遠被視為國家罪人,呂布之流逃不開「三姓家奴」的譏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