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1年11月19日,詩人徐志摩搭乘中國航空公司「濟南號」郵政飛機由南京北上,當飛機抵達濟南南部時撞山墜毀,徐志摩遇難,年僅34歲。
後來有人這樣評論徐志摩,說他對林徽因不死心,因為他要參加當天晚上林徽因在北平舉辦的一場演講會,從而匆匆坐的飛機。所以有人說徐志摩這人對林徽因是真夠癡情的,人家都結婚了,自己沒戲了,心中還是沒有放下對方。
3個月后。1932年2月27日,發生在上海的中日淞滬會戰打得正緊。這天晚上,一位年輕的中國軍官騎著一輛摩托車,風馳電掣般地穿過上海外白渡橋,進入公共租界。此時,前方突然出現一輛日軍的巡邏車!那位中國軍官想避開已經來不及了,他被日軍抓捕,進了監獄。
這位軍官叫王賡。當時的小報新聞,和坊間是如此傳聞的:王賡在中日兩軍交戰之際,卻私自脫離戰場,為的是見一個女人。
這個女人就是他的前妻,當時名滿天下的絕世美女陸小曼。因此,王賡被認為是一個絕對癡情的男人。為了陸小曼,他不惜違反軍紀,冒著生命危險去見她;因為陸小曼此時已經不屬于他了,而是徐志摩的夫人。
徐志摩為了梁思成的夫人林徽因而喪命,王賡為了徐志摩的夫人陸小曼而被捕,這兩個男人可真是一個比一個癡。
徐志摩,一個詩人,一個地地道道的文人;王賡,一名將軍,一個地地道道的武士,兩個截然不同的男人,卻因為一個女子陸小曼被聯系在一起。徐志摩就不說了,是位大名鼎鼎的詩人;而王賡有什麼資格,居然能在徐志摩之前,先娶到民國四大美女之一的陸小曼?
(一)一對郎才女貌的愛情
徐志摩和王賡首先因另一個人被聯系在一起,他就是林徽因的公公梁啟超。
徐志摩20歲在北京求學時,曾拜清華四大導師之一的梁啟超為師,當時還舉行了隆重的拜師大禮。而王賡在清華求學時,也是梁啟超的得意弟子。徐志摩和王賡也算是師出同門了。
能娶到一代佳人陸小曼,王賡也絕非一個尋常人物。而清華的資歷,只是王賡的一個學歷而已。他還有更輝煌的資歷。
王賡于1895年5月15日出生在江蘇無錫的一個官宦之家,其曾祖父、祖父都是為官之人,地位顯赫,只是到他父親時,家族沒落了。但王賡自小還是受到了良好的教育,而且立下大志,要重振家業。他14歲上清華,因學業非常突出,16歲時就被公費派到美國留學。
在美國的王賡出類拔萃,妥妥的一位天才的存在。他一所一所大學輪著上,先在密歇根大學讀了一年,二年級進入哥倫比亞大學,三、四年級又進入普林斯頓大學,讀歷史和政治系。當時,他以第14名(文科生共116名)的優異成績畢業,獲得了此校的文學士學位。
此時的王賡才20歲,已經在歷史、政治、文學等方面有了相當的成就。
但他根本沒有滿足,他要報效祖國,學到更高的本領。在當時,他認為中華民族要想崛起,必先擺脫列強的欺負,因此必須在軍事上、在武力上強大起來——這一點跟魯迅正相反,你不能認為這沒有道理,因此他決定棄文從武,又考上了被譽「世界四大軍校」之一的西點軍校。在軍校他如魚得水,結識了不少以后將成為世界級的將軍,其中就有後來成為二戰中的盟軍統帥,又當了美國總統的艾森豪威爾。顯貴的出身,出眾的才華,深厚的資歷,從西點軍校畢業一回國,王賡就到陸軍部就職,成了一位被軍政界極為關注的人物。而此時的他才23歲,其前途無可限量。
回國剛一年,舉世矚目的巴黎和會召開,王賡被外交總長陸徵祥看中,以留洋軍事專家身份,隨團到法國參加和談會議。王賡因出色的外語水平,以及相當的國際視野,向中國代表團重要代表顧維鈞提出了不少建議,很出色地完成了自己的使命。這次巴黎之行,讓王賡的人氣再度飆升。回國后,他被任命為航空局委員,25歲時,便升任陸軍上校。
關鍵王賡還長得一表人才,未婚,他又成了當時中國上層社會爭相「搶購」的青年才俊,有無數出身顯貴的才女、佳麗向他拋出了橄欖枝。
而王賡最終看上的便是陸小曼。
1922年,王賡在一次聚會上認識了陸小曼。當時年方19歲的陸小曼光彩照人,美得不可方物,讓王賡眼前一亮。而當時的陸小曼在交際場成名已久(兩年前,她已被時任北洋政府外交總長顧維鈞聘用,擔任外交翻譯),追求他的達官子弟如過江之鯽,但她卻沒有看中一人,因此她對王賡也沒有什麼特殊感覺。
不過陸小曼的父母卻看中了王賡。陸父當時任北洋政府的財政部稅賦司司長,可謂位高權重,他對自己的掌上明珠非常呵護,當然要給女兒找一個門當戶對、地位顯赫的人。陸父也早就注意到王賡了。
面對文武全才,前途可期的王賡,他當然不會錯過。于是,當王賡向陸家求親時,陸小曼便逃不脫了。盡管生性浪漫的陸小曼不喜歡王賡這樣的武人,但她也不好反對父母的安排;再說,王賡也不令人討厭,她也挑不出什麼毛病,于是就屈從父母之命,同意了這門親事。
1922年,19歲的陸小曼嫁給了27歲的王賡。當時,他們舉行了十分盛大的結婚典禮,有多達200位有名望的中外來賓參與其婚禮,一時震動京華。
在外人看來,王賡和陸小曼的婚姻乃天作之合,郎才女貌,可謂一對佳偶。然而,事實上并非如此。陸小曼多才多藝,能歌善舞,生性浪漫,她追求詩意的生活,并且喜歡成為眾人矚目的焦點。而王賡則不善言辭,作為一名軍人,他顯得比較嚴肅,甚至木訥,在陸小曼眼里,就顯得比較無趣,不解風情。
因此兩人沒有多少共同語言。再加上,王賡對事業比較嚴謹,對工作很敬業,就不會也沒時間經常陪同妻子出去交際或游玩。因此,夫妻矛盾的形成就在所難免。再說,陸小曼畢竟年齡還小,喜歡自由,喜歡玩也是天性所致。在王賡沒有時間陪她玩的時候,她便一個人出去,常常玩到深夜才回來,這讓王賡心中也很不爽。沒有一個男人希望自己的老婆這麼隨性的。但王賡這人比較厚道,還一味地對陸小曼遷就著,要錢就給,只要你覺得開心,怎麼花錢都可以。于是陸小曼就變本加厲,更加頻繁出入社交場合,同那些達官貴人的太太、小姐們一塊出去唱戲、跳舞、打牌,燈紅酒綠,過著奢華的生活。
王賡也無奈,對陸小曼就睜一只眼閉一只眼,最終導致矛盾「激化」。
王賡在仕途上繼續青云直上,結婚一年后,便升任交通部護路軍副司令,晉升陸軍少將軍銜。接著,在1924年底,他調任哈爾濱市警廳廳長。陸小曼當然要隨夫到哈爾濱生活了。但習慣于京城繁華的她對寒冷「寂寥」的哈爾濱很不適應,心里也非常不爽。
這天,有個閨蜜要來家里玩,陸小曼很是激動,就囑咐丈夫今晚下班早點回來,以待來賓。好不容易來個朋友,陸小曼很當成一回事,也趁機對這位姐們兒顯擺顯擺自己將軍夫人的派頭。
然而令她意想不到的是,那晚王賡回來得更晚。他簡直一工作狂,一直忙到后半夜才回來,還喝了點酒,一副醉醺醺的樣子,早把家里要招待客人的事情忘到爪哇國了。
陸小曼被放了鴿子,心里難受壞了,見到丈夫后氣不打一處來。而王賡這個直腸子,也不會哄哄媳婦,于是兩人便發生了一次激烈的爭吵。
結果陸小曼一氣之下,直接離開哈爾濱,回到了北京。
(二)一對才子佳人的愛情
本來夫妻之間就不和諧,這下兩地分居,夫妻情分就更加淡了。
不過王賡是個忠厚而重情的人,他在心里仍默默地愛著妻子陸小曼。當他得知妻子生病了時,還是非常焦急,他沒有辦法回去照顧陸小曼,便委托友人照顧。比如好友胡適和張歆海就曾照顧過病中的陸小曼。
王賡也是人如其名啊,讓年齡跟自己相仿的男人照顧自己的妻子,可見王賡這人有多耿直,簡直心無城府,你就不怕胡適他們「覬覦」
你的嬌妻嗎?胡適和張歆海都是當時大名鼎鼎的才子,都跟王賡一樣有美國留學的資歷。尤其是相貌極為英俊的胡適,他對陸小曼也十分傾心,曾評價她是「一道不可不看的風景」。但胡適也是位君子,知道「朋友妻不可欺」的道理。胡適
而另一位張歆海當然也比較君子,不會打陸小曼的主意。但張歆海的身份比較特殊,他是張幼儀的弟弟,張幼儀又是徐志摩的結髮妻,于是事情就來了。
徐志摩當時已經跟張幼儀失婚,他苦追林徽因而未果,正陷于感情荒漠之時,急需一位佳麗來「填補」得不到林徽因的空白。于是便通過張歆海結識了陸小曼。其實對于陸小曼,徐志摩當然早就知道其芳名了,而且他也跟王賡是朋友,只不過沒有近距離接觸對方而已。
事情的奇妙處就在于,王賡沒有時間陪妻子陸小曼,此時他便想到了好友徐志摩。
他提議讓這位浪漫詩人來陪陪妻子,以消除其寂寞。徐志摩當然樂意此事,都是自家兄弟,也不見外。于是他就同陸小曼開始來往。這下找到知音了。陸小曼從小就喜歡詩詞歌賦,她對才華橫溢、懂得浪漫的徐大詩人極為欣賞,對其風流倜儻更是傾心,她心里,徐志摩比王賡強太多了。
林徽因
而徐志摩失去林徽因后,感覺陸小曼跟林徽因差不多一個類型的才女,相貌和才華不相上下,于是就感覺找到了「替代」。他陪陸小曼游山玩水,雙方無話不談,志趣相投,很快便陷入熱戀之中。
不過開始徐志摩還是比較克制的,他覺得不能對不起相信自己的好友王賡,于是就想法回避陸小曼,企圖忘掉對方,他為此還跑到了歐洲。可是,距離產生美,跑得越遠,他越忘不了陸小曼,感覺心里十分痛苦。
1925年4月10日,徐志摩在倫敦給陸小曼寫了這樣的信:「你要一時不得我的信,我怕你有些著急……說也奇怪,我還是每晚做夢回北京,十次里有九次見著你,每次的情形,總令人難過。真的。像C(即張幼儀)他們說我只到歐洲來了一雙腿,「心」有別用的。」
因此,徐志摩索性回到陸小曼身邊,兩人繼續「干柴烈火」。
徐志摩和陸小曼之間的事情終于被王賡知道了。一次王賡回來后去見了徐志摩。本來想試探一下對方,結果,徐志摩一激動辦了件錯事。當時他交給王賡一個文件,竟不小心把陸小曼給他寫的情書給了王賡。
王賡回去一看那信,臉直接就綠了。于是他憤怒地掏出手槍對準了妻子。可王賡畢竟是很有修養的人,他并沒有失去理智。當他看到陸小曼的淚光時,突然就心軟了。也許在剎那間,他已經明白了一切。他放下槍,選擇了原諒對方。
不過做為一名軍人,一個有地位的人,王賡也是很看重面子的,他不會隨便放棄陸小曼。因此陸小曼想失婚也沒那麼容易。可陸小曼已經鐵了心要跟徐志摩的,于是就找到了自己的老師,國畫大師
劉海粟,讓劉出面說服王賡。劉海粟
劉海粟知道徐志摩跟陸小曼是真的相愛,便幫了這個忙。他舉辦了一個宴會,請了當時的許多文化名人,當然包括王賡、徐志摩和陸小曼。在宴會上,劉海粟大談愛情自由的大道理。其他人也心知肚明,附和劉海粟,說父母包辦的婚姻不可取,新一代人應該擁有兩情相悅的愛情等等。王賡聽后,心里當然已經很明白了,他知道劉海粟他們是拐著彎在勸說自己放了陸小曼。
酒過三巡,王賡便趁著酒勁,把問題挑明了。他將酒杯對著劉海粟、徐志摩、陸小曼等人,高調地說;「愿我們都為自己創造幸福,并且為別人的幸福干杯!」他接著道:「諸位的意思我都明白,為了小曼的幸福,我愿意同她分開!」接著,他把杯中的酒一飲而盡,又轉身對徐志摩說:「望徐兄以后善待小曼,請照顧好她!」 然后,他借故提前離席……
1926年10月3日,徐志摩終于同陸小曼如愿走進了婚姻的殿堂。在當時,他們的結合頗受非議,連雙方的父母都不贊同,都認為二人太離經叛道,即便是以提倡新文明起家的梁啟超也是如此。
梁啟超盡管是徐志摩和陸小曼的證婚人,但他卻在婚禮上對自己的學生徐志摩進行了一番批評,認為他對感情太隨便,意思是不該拋棄前妻張幼儀。這令這對新人很不爽,但也沒有辦法,只能無語。在那個場合,梁啟超似乎不應該批評徐志摩,只能祝福他們;但如今看來,老師說的似乎也在理。
需要指出的是,做為一個男子漢,王賡不但大度地向徐志摩「讓出」了妻子陸小曼,并且還為對方的結婚出了一份豐厚的賀禮。當然他沒有參加徐志摩的婚禮,是派人送去的,并且隨同賀禮,親手書寫了一份喜帖,送給徐、陸這對新人一句僅有7個字的話:
「苦盡甘來方知味。」
這七個字是什麼意思?你們品。當然首先是王賡對他們的祝福,正如王賡後來對自己的好友陳宛茵所說:
「愛情是人類最崇高的感情活動,它是純潔而美好的,并不帶有半點功利俗念,也不等于相愛必須占有。真正的愛情應以利他為目的,只講無私奉獻,不求索取。既愛其人,便以對方的幸福為幸福。我是愛陸小曼的,既然她認為和我離開后能覓得更充分的幸福,那麼,我又何樂而不為?又何必為此耿耿于心呢?」
為了愛而選擇放手,正表現了王賡的度量。但除了此,王賡也許還暗示了什麼。他也許是在提醒徐志摩,如果換成你,你是否能做到如此?
婚后的一段日子,徐志摩同陸小曼真的很恩愛,但時間一長,問題也接著來了。徐志摩畢竟一介書生,不像王賡那麼有錢有地位;再加上他們夫妻雙方的家庭不贊成他們結婚,也就不再經濟上支持他們,僅靠徐志摩的工資,根本不夠過慣了奢華生活的陸小曼揮霍的。他們的生活很快陷入窘境。為了維持妻子的高消費,徐志摩不得不到三個大學當兼職教授,甚至還干上了出售房產的職業。
在那時,徐志摩的收入也算相當不錯了,可仍滿足不了陸小曼的開銷,如此,他們夫妻之間便生了嫌隙。花前月下,詩情畫意,在人間煙火面前變得一錢不值。這不得不讓徐志摩重新想起林徽因。于是徐志摩就出事了。
(三)重情的王賡之大結局
徐志摩坐飛機遇難時才34歲,陸小曼才28歲,他們才結婚5年。陸小曼年紀輕輕便有兩次婚姻變故,也是令人唏噓不已。
話說徐志摩離世不久,1932年2月底,王賡便出事了。時任八十八師獨立旅旅長的他被日本人抓去,嚴加審問,敵人希望從他口中得到我軍的重要軍事情報,但他堅決閉口不說,體現了一名軍人的錚錚鐵骨。
後來經過中國和英租界等的多方斡旋,王賡才被日本人釋放,交十九路軍總指揮部。王賡為此付出了沉重代價。
因為他當時身上帶著一些機密文件,被日方截獲了(要不是如此,日本人恐怕也不會輕易放了他),日方根據這些文件知道了國軍的一些戰爭部署,向我軍發起進攻,讓我們損失慘重。結果王賡因為擅自離開戒嚴地點,并且丟失重要文件(他還曾一度被人誣告是日軍間諜),被撤了軍職,被軍事法庭判了兩年半有期徒刑,自此走入人生暗道,前程毀于一旦。
當時大家普遍認為,王賡私自離開自己的崗位,是為了去見前妻陸小曼。因為陸小曼失去徐志摩后,陷入極大的傷痛之中,當時又因病臥床不起,王賡聽說后,很不安,就匆匆地去安慰她。因為在王賡的心中,一直對陸小曼放心不下,其實他一直愛著她,有跟她復合的愿望。
從大局上,從國家民族利益上看,王賡真的是犯了瀆職罪,不該為了私事而忘了國事;但從愛情角度,王賡的做法倒也值得尊重。完全可以說,王賡對陸小曼是真的愛。
但後來還有一種說法,王賡當時私自離崗并非是為了陸小曼,而是為尋找一位軍校的同學,商議對敵策略的。
究竟什麼原因,已無從證明。總之,王賡入獄了。他出獄后,再沒有昔日的榮光和豪情,只是在南京某部門找了個閑職聊以度日。
但王賡并沒有忘記自己的軍人身份,他曾表示:「若有一日我國再發生對外戰爭,我必會竭盡全力為國效力!」
不過經過獄中的生活,王賡的身體出現了很大問題,他得了很重的腎病,不得不前往德國治療。
但病還沒有治好,1937年,全面抗戰爆發。時任國防部兵工署署長的俞大維親自致信王賡,希望他能回國為抗戰效力。有什麼說的,王賡毫不猶豫就回國了。
回國后的王賡被任命為兵工署駐昆明辦事處處長。終于能為國出力了,他不顧身體的不適,四處為抗戰奔波。
1942年3月11日,王賡昔日的同學艾森豪威爾出任美國參謀長聯席會議主席,成為盟軍重要首領。此時民國外交部長宋子文找到了王賡,希望他加入中國赴美軍事代表團,通過艾森豪威爾將軍,幫助中國抗戰。
王賡此時雖病情十分嚴重,但他二話不說,慷慨應允,毅然加入代表團,踏上赴美的征程。
然而不幸的是,因旅途勞累,代表團走到埃及開羅時,王賡病情加劇,他再也堅持不下去了。他被匆匆送到開羅的皇家醫院,但為時已晚,一代才俊王賡徹底被病魔擊垮,再也沒有站起來。1942年7月3日,王賡帶著無限的遺憾在埃及開羅溘然長逝,年僅47歲。真的是:出「使」未捷身先死,長使英雄淚滿襟……
王賡去世后,駐開羅的盟軍贊賞其報國精神,惋惜其英年早逝,將他以很高規格的儀式,厚葬于開羅的盟軍公墓。王賡的墓志銘上寫了這樣四個字:「鞠躬盡瘁」。
那麼王賡同陸小曼失婚后又結婚了沒有?有沒有留下后代?這個問題有不同的說法。通常的說法是,王賡同陸小曼分手后,一方面由于忙于軍務,另一方面,他心中一直沒有放下陸小曼,在內心深處一直愛著對方,所以就一直獨身,沒有再娶。
但民間還有令一種說法是,他又結了一次婚。王賡的朋友陳宛茵寫的《與陸小曼分手后的王賡》一文中記述了此事。
王賡在45歲任兵工署駐昆明辦事處處長,當時他生活極為儉樸,因患有嚴重的心臟、腎臟病,遵醫囑不能吃鹽,一日三餐都由單位一勤務兵專門給他做黃豆芽、豆腐之類的素菜淡食。王賡「不擺長官架子,平易近人」,大家戲稱他為「王頭」。他身體不好,本不愿續弦,但經朋友再三勸說,和一個廣東姑娘結婚,并育一子。但他婚后跟妻子關系冷淡,陳宛茵說女方除了年輕貌美以外,一無所長。後來王賡去世后,其妻改嫁,他的兒子由其胞弟,當時在西南聯大任教的王序撫養。
關于此事,清華校長梅貽琦也有過提及,當時他也在昆明,在其1941年4月的日記里曾記載「王受慶(王賡字受慶)夫婦攜張慰慈來訪」一事。但沒有具體記述。
王賡的一生雖短暫,但也足夠令人尊敬。可以說,他于國于家,雖皆有遺憾,但也沒有什麼遺憾的,因為他都盡力了。只是,能同一代佳人陸小曼結緣,究竟是一種幸運,還是一種不幸?
(文/說歷史的女人·濯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