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
安史之亂中,王昌齡、高適、李白、杜甫、岑參等詩人的結局如何?
2023/12/15

唐玄宗,年輕的時候重用姚崇、宋璟、張九齡等賢臣為相,開創了「開元盛世」,讓大唐的繁榮走向了巔峰。晚年的時候,變得昏聵了起來,重用李林甫、楊國忠等佞臣為相,讓大唐朝堂黑暗,日漸走向衰落。與此同時,邊關將領安祿山,通過巴結討好唐玄宗的寵臣李林甫、寵妃楊貴妃等人,日益受到唐玄宗的賞識,讓他擔任了平盧、范陽(幽州)和河東三鎮節度使。

手握重兵后,安祿山的野心就日漸膨脹,而大唐在楊國忠等人的禍害下,早已金玉其外,敗絮其中,矛盾重重,腐朽不堪了。安祿山抓住機會起兵造反,史稱「安史之亂」。安史之亂是大唐的一場浩劫,大唐的詩人們也沒有躲過這場浩劫,李白、杜甫、岑參等詩人們的結局如何?

一、王昌齡

王昌齡,生于698年,開元十五年(公元727年)進士,擔任過秘書省校書郎、江寧丞、龍標尉等職。

755年,安史之亂爆發時,王昌齡正在龍標縣擔任縣尉。王昌齡的家人都在長安,他很擔心家人的安全,于是離任去長安看望家人。王昌齡走到安徽亳州時,被亳州刺史閭丘曉捕獲并殺害。

在古代,擅離職守是有罪的,但王昌齡罪不至死。史書記載,閭丘曉殺王昌齡,是嫉妒殺人。「為刺史閭丘曉所忌而殺」。閭丘曉同樣沒有好下場,他在解宋州之圍時,因貽誤戰機被張鎬處死。

二、王維

王維,生于701年,開元九年(公元721年)進士,擔任過太樂丞、濟州司庫參軍、監察御史等職。

755年,安史之亂爆發時,王維正擔任給事中。安祿山起兵造反后,由于其手下的都是久經沙場的大唐精銳士兵,高仙芝、封常清不是其對手,只能退守潼關,以守待援,但唐玄宗卻急于平叛,聽信讒言,殺害了高仙芝、封常清。

高仙芝、封常清被殺后,唐玄宗任命哥舒翰為將。

哥舒翰到潼關后,也認為堅守待援是最正確的選擇,但唐玄宗不聽,下令讓哥舒翰出關平叛。有高仙芝、封常清的前車之鑒,哥舒翰不敢違抗圣意,只能「翰不得已,撫膺慟哭」。結局如哥舒翰所料,大唐軍隊慘敗給了安祿山叛軍,潼關失守,長安危在旦夕,唐玄宗連夜帶著楊貴妃、太子李亨等人逃離了長安,但大唐百姓和大臣就慘了,叛軍攻破長安,他們成為了俘虜。

安祿山攻破長安后,給事中王維被俘,由于王維詩名很大,獲得了安祿山的厚待,安祿山讓他繼續擔任給事中的偽職。王維,在安祿山的大燕政權任職的時候,身在曹營心在漢,寫了《凝碧詩》:萬戶傷心生野煙,百官何日再朝天?秋槐花落空宮里,凝碧池頭奏管弦。

叛軍被平定后,王維等接受偽職的官員應該被處死或流放,但懷念大唐的《凝碧詩》救了王維一命,朝廷赦免了其死罪,只是將他貶職為太子中允,讓他依舊在朝中做官。761年,王維病逝。

三、岑參

岑參,生于公元715年,天寶三載(744年)進士,擔任過率府兵曹參軍,封常清幕府判官等職。

封常清,是大唐名將,其擔任安西北庭節度使時,讓岑參做了其手下的幕府判官。755年,安史之亂爆發后,封常清率兵去平叛,岑參留在了西域,沒有跟隨他出征。756年,封常清被唐玄宗處死。不久后,就接連發生了潼關失守、長安淪陷、馬嵬坡之變、太子李亨稱帝等事件。

李亨稱帝后,就號召天下兵馬勤王,岑參這才離開北庭都護府,前往鳳翔面見唐肅宗李亨,但李亨并沒有讓他率兵去平叛,而是讓他在朝廷擔任右補闕。

762年,安史之亂接近尾聲的時候,岑參才獲得了他想要的武職:掌書記,跟隨大軍趕赴前線平叛,但是安史之亂很快就平定了。

之后,岑參又擔任過庫部郎中、嘉州刺史、職方郎中等職。770年,岑參客死成都舍,享年56歲。

四、高適

高適,生于約704年。高適年輕的時候,屢試不第,頗為失意。749年,46歲的高適才被睢陽太守張九皋舉薦中第,被任命為封丘縣縣尉。752年,高適辭去官職,來到了長安,後來獲得了大唐名將哥舒翰的賞識,讓高適到自己府中做了掌書記。756年,哥舒翰在靈寶之戰中慘敗于安祿山叛軍被俘。757年,哥舒翰被安祿山的兒子安慶緒殺害。哥舒翰死后,高適前往河池郡謁見唐玄宗,被任命為諫議大夫。同年12月,爆發了永王李璘之亂,高適擔任御史大夫、揚州大都督府長史、淮南節度使,參與了討伐永王李璘,為平定永王李璘之亂立下大功。

758年,因為李輔國進獻讒言,高適改任為東都太子府少詹事。之后,高適又擔任過彭州刺史、劍南西川節度使,攝東川節度使等職。764年,高適回京任職,擔任刑部侍郎等職,次年病逝。

五、杜甫

杜甫,生于712年,雖然多次應試,但屢試不第,未考中進士,751年,杜甫因為上《大禮賦》獲得唐玄宗賞識,讓他到集賢苑等候分配。755年,朝廷才授予杜甫河西尉的官職,但是杜甫不愿意做河西尉,「不作河西尉,凄涼為折腰」,朝廷又將杜甫改任為右衛率府兵曹參軍。同年,安史之亂爆發了,唐玄宗逃往蜀中,長安失守,杜甫因為官職太小,沒有被叛軍俘虜。

這之后,杜甫流落各地,他目睹了安史之亂時期大唐百姓的凄慘現狀,寫下了著名的《三吏三別》。

756年,太子李亨在靈武稱帝后,杜甫想去靈武投奔朝廷,但在路途中被叛軍俘虜,押往長安。767年,郭子儀大軍圍困長安后,杜甫乘亂逃走。杜甫歷經艱辛回到靈武后,唐玄宗讓他做了言官左拾遺,但很快,杜甫因為上書給宰相房琯求情,惹怒了唐肅宗,他被罷免了官職。

同年九月,唐軍收復長安后,杜甫又官復原職,但唐肅宗再未重用杜甫。758年,杜甫因房琯案牽連,被貶為華州司功參軍。這之后,杜甫一直漂泊各地,770年死于潭州前往岳陽的一條小船上。

六、李白

李白,生于701年,李白沒有參加過科舉,所以未中進士。李白是很想做官的,曾數次給唐玄宗獻詩,未獲得召見。742年,李白在長安結識了秘書監賀知章。賀知章讀了李白的《蜀道難》后,盛贊說「你是從天上貶謫下凡的仙人啊!」將李白推薦給了唐玄宗,讓他得到了皇帝的召見。唐玄宗很賞識李白的才華,讓他供奉翰林,專門給皇上寫詩文娛樂,陪侍皇帝左右。

後來,李白因為在醉中起草詔書,讓高力士為自己脫靴等,引起了宮中之人的痛恨,他們屢進讒言,導致李白遭唐玄宗疏遠。不久后,唐玄宗就賜金還山,將李白打發出了長安。離開長安后,李白就游山玩水,喝酒作詩,過上了灑脫的詩仙生活,還在東都洛陽結識了「詩圣」杜甫。

755年,安史之亂爆發后,李白獲得了永王李璘的青睞,讓他到自己府中做了幕僚,但是永王李璘在江南擁兵自重后,引發了唐肅宗李亨的警惕,他讓李璘交出兵權,回到成都唐玄宗身邊,遭李璘拒絕后,李亨以李璘造反為由,派兵征討他。李璘之亂被平定后,李白也受到牽連,被關押于潯陽。在大唐名將郭子儀的求情之下,唐肅宗赦免了李白的死罪,將他流放到夜郎。

余下的幾年時間中,李白一直在人們的痛恨和悲痛中度過。「世人皆欲殺,吾意獨憐才」,這是杜甫描述當時李白現狀的詩句。晚年的李白,過得很凄慘、很痛苦。762年,李白在當涂縣病逝。

嚴禁無授權轉載,違者將面臨法律追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