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優雅在她的身上是永遠不會褪色的一種氣質,不管面對任何困境,她仍舊有能力把生活過成一首詩」
名媛,這個在現代看起來似乎有點點貶義的詞。在上個世紀的上海灘,是用來贊揚新時代女性的最美好的詞匯。
能被稱為「名媛」,除了要擁有理所當然的美貌之外,還需要家世顯赫,學識淵博,并且舉止優雅。
在上海灘無數個名媛貴女中,永安百貨的四小姐-郭婉瑩傳奇一生,最為人津津樂道。
她的優雅,她的堅韌,年華在她身上只留下了歲月的韻味,絲毫沒有減去她的風華。
她,甚至被人稱為「上海灘最后的貴族」。
今天,就讓我們來走進郭婉瑩傳奇的一生。
1904年,一名叫做黛西的華人女嬰出生在澳大利亞的悉尼。她的父親郭標是一名成功的商人,家里已經有了三名女兒,四女兒的降生仍舊給這個富裕的華人家庭帶來了無數歡樂。
因為家境優渥,從小在悉尼長大的黛西學習了英語以及西方上層貴族的禮儀。她長得玉雪可愛,聰慧異常,因為是家里的小女兒的緣故,也受到了家中親人的額外疼愛。
因為家庭生意以及受到革命黨人感召的緣故,郭標在其6歲的時候決定舉家回國。
定居上海的郭標一家和原先就在上海灘小有成就的堂兄一家進行合作。
此時,郭標成為了永安百貨的經理,而這也是郭婉瑩被稱為「永安四公主」的原因。
叛逆的乖乖女
回國后的黛西受到家族的保護,加上有無數關于中文以及藝術的課程需要學習。那時的黛西幾乎是和社會脫節的。
在家人和親朋的眼中,黛西是一名柔弱,舉止優雅的貴族小姐。殊不知,在她瘦弱的身軀下,其實有一顆強大的內心。
19歲時,郭標給疼愛的小女兒指定了一門親事。男方門當戶對,而且長相英俊,對黛西小姐也一見鐘情。
如果沒有變故的話,黛西應該會和此人成親,過上富足的相夫教子生活。
但是,這位「乖乖女」并沒有這樣選擇,她的內心向往著更大的天空,她還不想今后的人生就這樣被定義。
所以,當男方掏出一雙在當時極為珍貴的絲襪對她說,這是一雙很結實的襪子,一年都穿不壞。黛西奔騰的內心再也無法控制住自由的靈魂了,她對父親說,自己要退婚,因為不能和一個「只在乎絲襪結實與否的男人」結婚。
這個理由牽強,而且非常站不住腳。女方的退婚讓也是體面家庭的男方顯得格外沒有面子,甚至還當面掏槍自盡。
面對家族的壓力和男方的逼迫,黛西小姐絲毫沒有讓步,她毅然北上加入燕京大學繼續學習。
遇到知己良人
在燕京大學的入學登記的時候,黛西小姐這個時候才發現自己連個中文名字都沒有。她靈機一動,把當時一位著名的女作家冰心的本名借用過來,當作自己的名字,郭婉瑩。
郭婉瑩在燕京大學學習的時光是快樂的,而且在這里她遇到她未來的丈夫-吳毓驤。他也是出生名門世家-是清朝著名愛國官員林則徐的后人。吳毓驤長得瀟灑,人也非常聰明好學。年幼時考取了「庚子賠款」的留學生,就讀于麻省理工學院,攻讀電機工程和工商管理專業。
同在國外學習生活的經歷,讓兩個同樣出生世家的年輕人定下了三生之約。
郎才女貌的兩人,在當時看來,真的算得上是神仙眷侶。
面對丈夫的背叛,她選擇隱忍
婚后二人,定居上海。
燈紅酒綠的上海,數不清的舞會和鶯鶯燕燕,讓原本就不太安分的吳毓驤更加躁動。
他趁著郭婉瑩有孕在身,居然出軌兩人共同的友人。
得知丈夫在女性友人家宿夜不歸的時候,郭婉瑩沒有如一般人一樣哭鬧。
她挺著大肚子,冷靜地敲開友人的家門。
驚慌失措的兩人看到郭婉瑩到訪,羞愧難當,一時之間不知道說什麼好。
郭婉瑩只是示意丈夫回家,并沒有當場發作。
孕期遇到丈夫的背叛,她的心如何不痛。但是郭婉瑩永遠都是優雅的四小姐,她不愿意把自己的隱私血淋淋地暴露到眾人眼前,也不愿意自己在哭鬧撒潑中失去了自己。
這件事之后,她默默維系著這段婚姻,不過,她也開始走出家庭,經營服裝生意,并且展露自己的生意天分。
「右派」生活,穿著旗袍扇煤爐
1957年,公私合營后,作為永安百貨經理的吳毓驤被打成「右派」,并關進監獄。
家庭所有的重擔都壓在了四小姐郭婉瑩身上。
家里所有的傢俱都被作為右派私產被抄沒,熟悉的家也被貼上了封條。
郭婉瑩和幾個孩子被迫」擠在幾個平米的房間里居住。
之后,作為「資本家后代「的郭婉瑩更是被下放到農村,用她原本彈鋼琴的手做農活,敲石頭。
生活的艱苦,并沒有讓她支離破碎。她仍舊用自己的堅強,讓破敗不堪的生活看起來能夠體面一點。
她努力給孩子們布置家,用野花裝點屋內,給孩子們飼養小鴨子當寵物。
她扇煤爐,用飯盒做蛋糕;用鐵絲穿著饅頭片烤著吃,這樣能有吐司的香味。
這個時候的郭婉瑩,雖然再也沒有能力購買漂亮的新衣服。但是她每次出現在眾人面前,都是穿得得體整齊。
在心情好的時候,她會穿上一身得體的旗袍上街買東西。
美人的風華,不靠任何的裝飾品,而是由內而外散發出的魅力。
平靜而安詳的老年
苦難的生活在郭婉瑩60歲之后,戛然而止。
生活,終于對四小姐展露除了一點笑顏。
60歲的郭婉瑩終于能以」工人「的身份退休。在她68歲的時候,還被聘請為上海某研究所的英文老師。
這時的她,仍舊是從容優雅的。她特地去拍了一張照片。她對自己的子女說,就拿這張照片做我的遺照吧,我喜歡我工作時的樣子。她喜歡工作,卻因為各種各樣的事情被打斷,所以比起其他的稱呼,她更喜歡別人稱呼她為「郭老師」。
郭婉瑩86歲時,有3位年輕的小姐陪同她一起外出吃飯。有人描述那副場景「就仿佛是三個男人陪同一位優雅的小姐出門」而不是「三位小姐陪同一位老太太」。
晚年的郭婉瑩仍舊是一位堅強且獨立的優雅女士。她的子女當時都在國外,她獨自一個人住在上海。高齡獨居是非常危險的,她說,子女不一定要照顧我,我始終是這樣認為的。
1998年,90歲高齡的郭婉瑩在睡夢中結束了傳奇的一生。
她的遺愿是把遺體捐贈給紅十字會.
郭婉瑩,她的一生經歷了榮華富貴也經歷過底層洗滌。無論她身處何時,無論境遇如何,她都能優雅面對生活,并努力把生活過成一首詩。
她是最后的貴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