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
宰相告老還鄉后,與地方縣令相比,誰的權力更大?
2023/09/10

在中國的歷史上,宰相有絕大多數時間都是一人之下,萬人之上的存在,宰相為皇帝出謀劃策。但是自古皇帝就多疑,在宰相的權力越來越大之后,皇帝的疑心也就一天比一天嚴重。

在皇帝看來權力越大,野心也就越大,所以皇帝就會想方設法的削弱宰相的權力,比如將本來一人就可以完成的工作交給多人共同完成。

宰相的權力削弱后,當宰相退休回家時,與縣令相比,誰更勝一籌呢?

王安石一步一步成為宰相

王安石從小就十分喜愛讀書,在其他的孩童都在嬉戲玩耍的時候,王安石就已經抱著《詩經》、《大學》、《中庸》讀的頭頭是道了,但是這并沒有滿足王安石的求學心理。

等他稍微長大一點,在他的父親要外出游歷的時候,王安石在他父親身邊央求他,讓他帶著自己出去見見世面,他的父親雖然覺得不安全 但還是選擇帶著王安石前往全國各地游歷。

也正是這次游歷,王安石真真正正的體驗到了老百姓的生活 他沒有想到老百姓的生活和自己的生活居然差距這麼多。

于是他觸景生情,下筆如有神旁征博引,寫出了很多文章,也埋下了自己想要成為朝廷的官員,改變百姓生活的志向。

在王安石跟隨著父親進入京城的時候,一次偶然的機會,王安石認識了曾鞏,兩人猶如高山流水覓知音,一見如故,很快就成為了極好的朋友。

王安石將自己的文章拿出來和曾鞏共同探討,曾鞏發現王安石的文采實在是太好了,自己有機會一定要拿去給歐陽修看一下,因為這麼好的文章一定要有人和我一起探討一番。

不久之后曾鞏就拿著王安石的文章前往歐陽修的府邸,一進門曾鞏就興奮的和歐陽修說:「我得到了一篇絕妙的文章。

我們快來探討一下。」歐陽修一聽有好文章也跟著興奮,歐陽修看完后果然是贊不絕口。

慶歷二年,王安石去參加了會試,王安石必然是考上了進士 而且有資料記載,本來王安石應該是狀元,但是因為他寫的文章里有句話讓皇帝很不開心,所以錯過了成為狀元的機會。

不久后,王安石成為了淮南節度判官,按照常理來說,當他任滿之后,王安石有機會前往京城。

在京城中當官,但是他放棄了這個機會,他想要在京城之外的地方,彰顯自己的能力,而結果也和他預想的差不多。

幾年之后,在京城的歐陽修聽說王安石政績斐然,又想起自己幾年前看過他的文章,知道王安石的能力不應該留在地方,而是應該進京為天子效力,于是歐陽修像皇帝舉薦了王安石。

聽說此事的王安石拒絕了歐陽修的好意,歐陽修向王安石詢問原因,王安石回答歐陽修:「家中祖母的年事已高。

實在是不方便進京,我要留在家中侍奉。」歐陽修聽說后也就不再勸說 。

一次王安石進京述職,也就是這次述職,讓皇帝看見了王安石的能力,因為王安石借這次述職。

提出了想要變法的主張,而皇帝對這主張并不感興趣,但是他看見了王安石的能力,于是王安石留在京城任職。

宋神宗登上皇位,得知王安石的能力出眾,讓王安石成為了自己的得力助手,而王安石沒有放棄自己變法的理想,不停地和宋神宗強調變法的重要性。

終于在幾年后,王安石成為了宰相,與此同時,王安石馬不停蹄的開展了變法行動,此次變法雖然有好處,但是招到了很多人的反對,但是王安石還是執意實行自己的變法。

變法失敗,被罷黜宰相之位,回歸田園

1074年,正是王安石開展變法的時候,但是這一年發生了旱災,百姓們耕種的土地干的根本種不下糧食,整個宋朝百姓流離失所,餓的餓死凍的凍死。

此時本就反對王安石變法的人找到了機會抨擊王安石,很多大臣共同向宋神宗上書:「王安石推行的變法中的免行錢。

不適合我們的國家,現在整個國家百姓流離失所就證明了這個辦法是有危害的。」

宋神宗看著天下亂成一鍋粥,覺得這個變法確實是存在很多問題的,確實應該廢除變法中不合理的規定,但是王安石哪里肯輕易的放棄自己籌劃已久的變法。

王安石來到宋神宗面前,告訴宋神宗:「天下現在發生了旱災,這根本就是我們所不能避免的。

但是變法必須繼續。」宋神宗聽完后也覺得王安石說的有道理,但朝廷的官員顯然無法再忍受王安石的變法了。

他們先是把受災的地圖交給了宋神宗,又上書陳述王安石變法造成的危害,要求宋神宗能夠馬上廢除王安石的宰相之位,但是宋神宗并沒有廢除王安石的宰相之位。

朝廷的官員看宋神宗不為所動,只能想其他辦法,于是朝廷的官員找到了太后,這位太后跑去哭訴王安石禍亂天下,宋神宗終于罷黜了王安石的宰相之位。

後來雖有恢復,但是不久后又被罷黜了。

被罷官的王安石只能是回到了自己的家鄉,雖然王安石是被宋神宗罷黜掉宰相之位的,但是該給王安石的宋神宗一樣也沒有消減。

所以王安石還是按照宰相的標準退休的,但是回到老家的王安石被老家的縣令刁難。

回到老家不久后,王安石的兒子就去世了,這讓王安石悲痛欲絕,王安石的親戚聽說了這件事。

帶著自家的土特產來到王安石居住的地方,想看看王安石,但是這位親戚喜歡清凈的地方,不愿意住在王安石家中。

王安石只好派人為這位親戚找到了一個寺廟,讓他暫時住在這個寺廟中,但是這兩天正好是皇帝的生日,地方大大小小的官員都來到寺廟中,為皇帝祈福,把王安石的親戚趕了出去。

這位親戚生氣的不行,直接指著這些官員的鼻子破口大罵,但是這些官員都因為知曉此人是王安石的親戚,不愿意得罪王安石,畢竟在他們的心中瘦死的駱駝比馬大。

可這些官員又咽不下被罵的這口氣,于是把這件事交給當地的縣令來解決,這位縣令簡直就是一個頭兩個大。

在心里默默地罵這些官員把這燙手的山芋丟給自己,但是自己又不得不做點什麼。

想了許久,這位縣令決定派人去王安石那走一趟就算是了解此事。讓人哭笑不得的是,這位縣令派去的人是一個大字不識,但是正義感極強的人。

他根本不管王安石是不是宰相退休的,直接把王安石的家鬧了個雞飛狗跳,還擺出必須把人抓起來的樣子,這下不僅是王安石的親戚,王安石也無奈了,于是出面擺平了這件事。

但是沒想到 那些官員不依不饒,直接到王安石的家中告訴王安石:「這些人都不知道你是宰相退休的,希望您大人有大量,別和他們計較。」

王安石一聽,這些人明擺著是揣著明白裝糊涂 ,氣的不行。

此時這些官員還覺得洋洋得意,覺得自己給王安石留了足夠的臉面,也給了這位退休的宰相一個下馬威,于是他們瀟瀟灑灑的離開了王安石的家。

但是這些官員沒想到,過了幾天宋神宗就下旨,罷免課這些官員,空出來的職位讓王安石的親信來擔當,他們也沒想到只是一個退休的宰相,居然會讓宋神宗發這麼大的火。

退休的宰相和在位的縣令

王安石的事情表明宰相就算退休后,和地方縣令相比仍然具有不可忽視的權利,縱然王安石此時已經不是宰相了。

但是還是可以直接聯系皇帝 而把昔日的宰相和一個從未見面的地方官吏,皇帝向著誰,不言而喻。

實話實說,一個退休成為普通百姓的宰相,是沒有權利的,而在位的縣令是擁有管轄一個地方的大小事宜的權利的,所以宰相的實際權利是低于縣令的。

在歷史上,多數的宰相退休之后,地方的縣令都會選擇敬重甚至是巴結這位退休的宰相,這是什麼原因呢?當然是宰相背后的影響力,要知道宰相退休了,但是影響力并沒有消失。

長期在朝廷上行走,自然讓宰相積累了人脈和復雜的權利關系網,所以地方的縣令為了自己的前途,自然會想方設法的學習宰相在朝廷中積累的經驗和智慧,以幫助自己走的更高。

而且,宰相退休后 不僅是地方的縣令,就連地方的普通百姓也知道「此人」是曾經皇帝面前行走的大紅人。

所以一出什麼事 他們自然而然認為宰相懂的更多,自然而然會跟著宰相走,因此宰相具有廣泛的社會影響力。

與此同時,地方縣令的權利也是我們不能忽視的,因為就算你退休的宰相具有廣泛的社會影響力和廣泛的人脈關系,仍然比不上具有實際權利的縣令。

因為在位的縣令具有執行的權利,但是退休的宰相沒有,宰相只能為縣令做事提供自己的意見和經驗,最后的決定權還是回到了縣令自己手里。

所以,退休后的宰相和在位的縣令之間的關系并不能一概而論,要從不同的方面進行具體的分析,而且也不是所有的宰相退休后都會被尊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