紂王這個在歷史上被深惡痛絕的暴君,他的所作所為導致了一個朝代的覆滅。但是,關于他的罪狀,后世的記載和評價一直存在爭議。
我們需要在歷史的背景下審視,來更準確理解這個歷史人物。本文試圖探討紂王觸怒神靈,最終致亡商朝的復雜原因。
殷商朝的最后一位君主紂王,在中國歷史上留下了「暴君」的惡名。他與夏桀、周胡、秦胡亥并稱為中國歷史上的「四大暴君」。紂王十分嗜酒,曾經修建了酒池肉林,縱情聲色,沉迷享樂。
他刑罰殘酷,曾經發明過用銅柱烹殺人的炮烙刑,殘忍至極。傳說他曾剖開忠臣比干的心看七竅,可見他的殘暴。「紂飲失日」也成為他的典故,指他經常喝到大醉,醉倒就睡過了幾天幾夜。
在紂王統治時期,他通過奴役百姓聚斂財富,修建酒池肉林,過著極盡奢靡的生活。同時,他還殘酷對待臣子,好大喜功,輕視神靈。
使商朝民心渙散,國力日衰,在他統治后期已日益衰落。公元前1046年,周武王滅商,紂王被殺,其暴政也遭到了失敗的下場。
紂王極度嗜酒成癮,每天數壺酒才能入睡。他曾經連續地喝酒三天三夜才醒來,錯過了許多政務會議。每逢打獵,紂王也會喝得爛醉如泥,以至于行軍打獵都要靠車馱著。
紂王每日大量飲酒,釀成「紂飲失日」的惡名。他常常喝得酩酊大醉數日不醒,這直接導致他在處理政事時昏庸失職,任由小人專權,使商朝的統治秩序日益混亂。
在《封神演義》這部明代神魔小說中,描寫了紂王得罪女媧的細節。據書中所述,一日大臣商容請紂王去女媧宮進香,以祈求女媧保佑商朝國祚長久。
起初紂王不以為然,認為自己作為天子不應去給女媧進香。後來還是聽從了商容的建議前去了女媧宮。當紂王看到女媧的塑像時,看到女媧的美貌后心生邪念。他認為自己后宮中的佳麗都不如女媧的萬分之一,于是動筆在墻上題下了一首褻瀆女媧的詩。商容見狀,趕緊勸紂王擦去這首令神靈不悅的詩,但紂王傲慢地拒絕了。
女媧得知此事大怒,決定給予紂王報應。于是她招來了千年狐妖,讓他們化身美女進宮迷惑紂王。其中妲己此妖精附身在蘇妲己身上,從此紂王對蘇妲己言聽計從,最后導致亡國。
這在《封神演義》中是紂王的一個典故,但真實性存疑。因為《封神演義》本是一部神魔小說,許多情節都是作者杜撰的。并無確鑿的歷史記載可以佐證女媧受辱然后降罪紂王的說法。
所以這很可能只是借助歷史人物的名聲,創作出來的故事情節,并不屬實。根據《封神演義》的描寫,紂王動筆在女媧宮中褻瀆女媧的舉動十分傲慢無禮。他視自己為真龍天子,不把任何神靈放在眼里,包括女媧在內。
女媧作為一個母系氏族社會的創世女神,受人頂禮膜拜,紂王如此公然褻瀆,可以看出他對神的蔑視。如果此事屬實,紂王確實觸犯了當時人們心中的底線。但我們無法確定《封神演義》中的描寫是否準確反映了歷史真實,還需以史料為準。
雖然女媧受辱一事真假難辨,但可以確認,紂王在位期間確實觸怒了不少神靈。要找到原因,需要放在商朝當時的歷史語境下分析。
在商朝時期,社會上非常盛行原始巫術崇拜,普通百姓乃至統治者也深受「尚鬼」「尊神」思想的影響。他們視神明為至高無上的存在,必須頂禮膜拜,祈求庇佑。這種「神權觀念」深植人心,成為當時的主流思想。
商人對鬼神崇拜極為苛刻,必須嚴格執行各種祭祀儀式,否則會招來鬼神的詛咒。這種「好祀」「重祀」的風氣極盛,人們視神祇為可以主宰一切、高于人間君王的存在。
紂王作為商人,理應滋養這種崇拜神靈的思想,用功修補商朝的祭政。但是,他在位期間試圖打破神權觀念的束縛,提升人的地位。
他進行了政治制度改革,固定并縮小了祭祀神靈的范圍。這在當時無異于對神靈的公然冒犯。他還提拔了許多非世襲大族官員,削弱了世襲貴族的勢力,引起士族的不滿。
可以說,紂王這些改革措施撼動了商朝原有的政治格局和精神文化,對神靈不再頂禮膜拜,這在當時的環境下,的確觸怒了眾神。
紂王試圖打破商朝「尚鬼崇拜」的思想,推行一些積極的改革,如選拔官員按才用人,推行法制,這原本是進步的舉措。
但是他的方式過于激進粗暴,引起了貴族的強烈不滿。
他縮小祭祀范圍的做法也冒犯了保守派民眾的信仰。可以說,紂王勵精圖治的改革被他暴虐的個性所掩蓋,最終適得其反,為他招來失敗。除了政治制度上的大刀闊斧改革外,紂王本人的所作所為也是導致商朝滅亡的重要原因。紂王是一個典型的暴君。他極度渴望權力,又殘忍嗜殺成性。為了聚斂更多財富來滿足自己過度奢靡的生活,紂王剝削百姓,過重的賦稅和勞役使百姓難以負荷。
他還用各種殘忍手段鎮壓百姓的反抗,如殺人以儆百姓。據說他曾經活剝一個人的皮,把皮當成地毯鋪在殿堂上,使百姓生活在水深火熱之中,民不聊生。
同時,他修建酒池肉林,與妃嬪們縱情聲色,沉迷在享樂之中不能自拔。他還時常大醉數日不醒,這導致朝政混亂,內政外交多有疏漏。
此外,紂王輕視臣子,好大喜功。他曾在一次獵游中射殺忠臣比干,后又剖開比干的心臟查看七竅。這種殘忍行徑導致群臣心生畏懼,再也不敢直言規勸。
在外交上,紂王得罪了不少小國。他曾派兵攻打西周的盟國雍國,招來周武王的報復。周武王組織西伯聯軍,最終滅了殷商。
內憂外患下,紂王的暴政終于為他招來失敗的下場。公元前1046年,在牧野之戰中,殷軍不敵周武王和西伯聯軍,紂王被殺,殷商亡國。
紂王平日里奢靡腐化,與妃嬪們長期沉湎在酒色之中,疏于政事。他沒有積極改善百姓貧苦的生活,反而加重賦稅和勞役。
百姓生活在水深火熱之中,許多人被迫離鄉背井,四處流浪。
因無法繳納重稅,被紂王處以酷刑。百姓對紂王的統治極為不滿,怨聲載道。這導致殷商末期民心渙散,百姓都在等待一個可以推翻紂王的新王朝。紂王在歷史上的評價向來存在很大爭議。后人對他的看法多持否定態度,視他為中國歷史上一個徹底的暴君。
但是,也有人認為紂王并非一無是處。他在位期間進行過許多政治改革,可見他有成為帝王的才能,只是過于殘暴而最終走向失敗。
對紂王的真實面目,歷史上一直眾說紛紜。因為當時的文字記載有限,很多情況我們今人已經無法考證。像《封神演義》這樣的文學作品,更是融合了編造的成分。
對紂王的批評可能也帶有后人的偏見。正如歷史學家陳夢家所言:「我常懷疑,歷史上所謂的暴君,不是別的,只是因為他失敗了而已。」
紂王作為最后一位殷商君主,他的失敗標志著一個時代的終結。對他的公正評價,還需要更多歷史研究的發掘與考證,才能做出權威的結論。我們對歷史也應懷有寬容與理性,避免受主觀看法的局限。
對紂王的評價一直存在爭議主要是由于史料匱乏,很難確切評判他的作為。一方面他確實有才能,進行過積極改革;但另一方面他也存在暴虐嗜殺的一面。
也許正如陳夢家所說,失敗才是他被貼上「暴君」標簽的主要原因。我們不應受成王敗寇的主流史觀影響,而應通過發掘更多歷史文物,努力客觀評價歷史人物的作為。
嚴禁無授權轉載,違者將面臨法律追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