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
秦始皇陵千年來為何沒有人敢深挖,有去無回,里邊真的有陰兵鎮守嗎
2023/09/07

在公元前246年,當年的年輕君王,後來的秦始皇,決定為自己修建一座前所未有的宏偉陵墓。這座墓葬不僅要展現他對天下的統治,更要彰顯他身為第一個統一華夏的皇帝的非凡地位。出奇的是,即使經過千年王朝更迭,秦始皇的陵墓仍然被認為是最為宏大和奢華的。這一特點引起了歷代人們的濃厚興趣,紛紛猜測,這座皇陵內部到底藏有何種秘密?

秦始皇陵——一個被視為考古的終極之謎。盡管它的存在已為眾所周知,直到2002年,學者們才開始對其進行深入勘探。這樣的延遲背后,是由于對陵墓內部結構的未知和對可能破壞珍貴歷史遺跡的擔憂。然而,除了這些考古原因,還有一個長久以來的傳說,即秦始皇陵中隱藏的巨大危險。古代的盜墓賊,盡管他們膽大妄為,面對這個皇陵卻顯得遲疑不決。

因為關于這座陵墓的神秘傳說太多,這些傳說讓那些冒險家們畏懼。

在深入研究之后,考古學家們震驚地發現,這座皇陵的地宮深達30米,其中的結構復雜程度超出了他們的想象。更令人難以置信的是,地宮穿越了三層地下水,而它本身的高度竟達到了15米。要知道,這種建筑壯麗的地下建筑需要消耗大量的人力和物力。

然而,更大的驚喜還在后頭。地宮內充滿了高濃度的水銀。這不僅構成了一個巨大的危險,因為接觸或吸入即可致命,而且秦始皇的這種設防方式確實超乎了所有人的預期。事實上,其他的皇陵在安全設施上與之相比都顯得相對簡單。而更為神奇的是,這些水銀的分布并非隨機,它們的流動形態與秦始皇統一六國時的版圖驚人地相似。

水銀,一種特殊的液態金屬,早已被古代的人們所熟知。

其強烈的毒性無需贅述,一旦人接觸其散發的毒氣,就可能遭遇不測。但除此之外,水銀的特性還包括隔熱和殺菌,這使得它在某種程度上被視為一種神奇的物質。考古學家們推測,秦始皇陵中大量使用的水銀,除了用于防止盜墓者進入,更有可能是用來防腐和保存皇陵內的寶物。

那麼,在遠古的歲月里,古人們是否真的了解水銀的這些作用?事實上,早在春秋時期,水銀就已被視為一種象征財富的珍貴物質。當時的墓室中,將水銀視為陪葬品,意味著主人的富有和尊貴。而進入戰國時期,水銀更是成為了重要的工藝材料,被用于鍍金、鍍銀等工藝中。

回到秦始皇陵,考慮到秦始皇的統治者地位,他希望自己的陵墓能展現出超乎常人的榮耀和權力。因此,墓中的大量水銀,除了其實際功效,更多的可能是為了展示他無與倫比的財富和尊榮。

但又為什麼會在這樣一個地方使用如此之多的水銀呢?

坐落在古老大地上的秦始皇陵,占地面積廣闊,周長近兩千米,高度達到令人震撼的55米。僅憑外觀,就已足以讓人驚嘆。但當探尋其內部,更是如同進入一個王者的奇幻世界。其頂部用純銅鑄造,閃閃發光,更有明珠裝點,仿佛天上的日月星辰,而內部則有如水銀般流動的景象,宛如天河在其中流淌。

在這座陵墓之內,隨處都是恢弘的建筑和精致的宮殿,仿佛是一個地下的皇宮。墻壁和走廊間,擺放著各種寶物,精美無比,似乎讓人忘記這其實是一處陵墓,而誤以為是走入了一座實實在在的皇宮之中。

但無論如何,這座陵墓的主題永遠是死亡和追隨。據考古學家們的發掘,目前已知的墓坑達到四千多個,且這還僅僅是已知的部分。

這眾多的墓坑,為我們揭示了一個殘酷的事實:秦始皇逝世后,隨葬之隊伍之龐大、令人震驚。

每一位君主,在生前或世后,總會有忠誠無比的守護者。傳說中,秦始皇的身邊有著一名無比忠心的將軍——蒙常山。從他年少的十六歲起,蒙常山便侍奉在秦始皇身旁。當秦始皇逝世,蒙常山已是白髮蒼蒼的六十歲老者。而他沒有選擇安享晚年,而是率領八百勇士,堅守在秦始皇陵的周圍,誓要保護這最后的圣地不被褻瀆。

當我們談及秦始皇陵,有人曾說這片神圣之地被陰間的軍隊守護,所以沒有人敢靠近。這樣的傳聞,其實源于項羽進攻咸陽后的一段故事。當項羽領軍欲攻破秦始皇陵時,意外地遭遇了一股突然的沙塵暴。而在這片黃沙之中,項羽和他的士兵們似乎看到了一支龐大的軍隊沖向他們,眾人驚慌失措,以為遇到了傳說中的陰兵,于是倉皇撤退。

項羽曾在咸陽大開殺戒,但當他打算再次挑戰秦始皇陵時,蒙常山毅然擋在他的前方。雖然只有八百人的部隊在數量上難以與項羽的大軍抗衡,但誰又能確定當時沙塵之中的「陰兵」不是蒙常山所策劃的伎倆呢?關于蒙常山家族的后代持續守護秦始皇陵的傳說,歷史中難以找到確鑿的證據。

即使有勇士決心深入地宮,除了要面對致命的水銀毒氣,更多難以言狀的機關和挑戰等待著他。這或許也是為何如此多年過去,秦始皇陵的真正面目尚未完全揭示的原因。考古學家們都明白,對待這樣的歷史遺跡,冒然行動的代價實在太過沉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