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明珠,是一種稀有的天然的、能自行發光的珠寶。即使在黑暗中,也能用肉眼看見它。在古代,它不叫夜明珠,而被叫做「隨珠」、「垂棘」、「明月珠」等。夜明珠是地球上一些發光的物質歷經幾千幾萬年,由最初的火山巖漿噴發,到後來的地質運動,集聚于礦石中而成。比較著名的夜明珠,就是慈禧嘴巴里含著的那顆,差不多同雞蛋一樣大。但是,慈禧的這顆夜明珠并不是最大的,陜西一男子就曾挖到了一顆巨型夜明珠,重達6噸。
趙社良,陜西寶雞人,是一位玉石商人。眾所周知,新疆的玉石礦在我國非常有名。于是,2004年的時候,他也前往新疆尋找玉石礦。到新疆后,他找了整整幾個月,都沒有發現玉石的影子。既然是遠道而來,總不可能空手而歸。
于是,趙社良直接承包了位于新疆北部的阿爾泰山的一個廢棄礦山。
里面的礦石基本已經被開采光了,其他人都覺得他是一個傻子,這里怎麼可能再出現價值不菲的玉石。但執拗的趙社良沒有放棄,暗自決定一定要找到有價值的礦石才肯停手。他和工人在礦山里轉悠了四天四夜,終于功夫不負有心人,發現了一些小小的玉石。他們仿佛看見了勝利的曙光,擼起袖子加油干。
隨著挖掘的深入,趙社良等人挖出來的玉石品質也越來越高。他們一鼓作氣,花了好幾天的時間,才將這塊巨大的原石給慢慢挪出來。他沒想到這塊原石這麼大,竟然重達八噸。由于它質軟易碎,所以趙社良決定在原地進行打磨。經過了一年的人工加工研磨后,這顆罕見的巨大夜明珠終于問世了。當時,這顆夜明珠是世界上最大的夜明珠。
作為商人,趙社良知道怎麼利用這顆夜明珠為自己謀取利益。2010年,他將這顆夜明珠拿出來,放在海南僑文昌寶玉宮進行首次展出。一時間,這顆玉石不僅轟動了全國,就連外國的媒體都爭相報道。相關專家看后,認為它值26億人民幣的天價。這個數字一公布,很多收藏家只能望而卻步。
既然賣不掉玉石,那麼就利用它的名氣,給自己帶來人氣,故趙社良帶著夜明珠到全國各地展覽,想通過它為自己生意帶來更多的顧客。誰也沒想到,這顆玉石最終的命運,竟然是成為了「路燈」。
2016年,趙社良的這顆夜明珠被放在「文化毓璜圣地煙台」非遺項目當「鎮場之寶」。因沒有人出錢購買,趙社良只好帶著它四處展覽,晚上的時候發發光,充當「路燈」,以此吸引民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