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607年,隋煬帝楊廣北巡,到東突厥啟民可汗賬中時,竟意外見到了高句麗的使臣。
一、囂張的高句麗國王
楊廣若有所思的看了眼高句麗使臣,啟民可汗立馬如實匯報了高句麗想要拉攏的不臣之心。
楊廣聽后,立馬讓使臣給國王高元帶話:
「回去跟你們國王說,讓他趕快來朝見我大隋天子,不然我就帶著啟民可汗一塊去滅了他!」
使者回去后,將楊廣的話一字不差傳達給高元。
然而,沒想到的是,高元非但沒去見楊廣,反而開始整軍備戰。
高傲如隋煬帝,他見高元竟敢如此無視自己,便決心討伐高句麗,更何況高句麗本就屬于中原。
司馬遷在《史記》中記載,
周武王伐紂后,商王帝辛的叔父箕子,率眾東走建國(高句麗所轄區域),臣服于周朝。
隨著朝代更迭,西晉末年五胡入侵,致使這塊地方脫離了中原。
楊廣繼位后,東突厥雖已臣服但對大隋仍有威脅,這高句麗竟意圖拉攏,狼子野心可見一斑。
至此,楊廣覺得高句麗非討不可。
于是,楊廣吸取隋文帝楊堅當年倉促起兵戰敗的經驗教訓,開始籌謀。
所謂「兵馬未動糧草先行」,隋朝的西京大興(西安)、東都洛陽皆偏西,而高句麗遠在東北,若打起來糧草補給可是大問題。
楊廣想了個辦法,在河北諸郡征討了100多萬人,從洛陽開挖永濟渠,一直往北挖到了涿郡(北京)。
永濟渠一開,他就可以把兵員、糧草等補給運到涿郡。
然而,南北水路通了,陸路可還沒通呢!
于是,楊廣又開始打西突厥和吐谷渾,這一打絲綢之路就通了。
就這樣永濟渠修了1年,收拾西突厥和吐谷渾用了2年,一晃3年過去了,高句麗還是那副德行,楊廣開始加緊準備。
二、不打不行
607年,楊廣下詔,征調民夫,一個月內造300艘大船,必須完成。
在當時的技術條件下,民夫們只能晝夜不歇地泡在水里加班, 很多人因此腰部以下都生了蛆,到完工時,差不40%的人因此喪了命。
就這樣運河陸路都通了,船也造好了,就差兵力和補給了。
《資治通鑒》記載:
隋煬帝將整個大隋的兵士,都集結到涿郡,然后征調了1萬劃船的水手,3萬拉弓的弩手,3萬使丈八蛇矛的長槍手。
有了兵力后,楊廣又下令讓南方諸多百姓造了500萬兩戰車送到河北,把幾大倉糧食等物資運到涿郡。
至此,萬事具備,612年,楊廣親率113萬多人開赴高句麗。
然而,不管什麼年代,討伐總要師出有名。
可人們萬萬沒想到的是,隋煬帝不僅宣布要征討有罪的高句麗王室撫慰百姓,還宣布了很多不該宣布的。
我們都知道人命關天的討伐,人員部署、討伐路線等等,向來知道的人越少越好。
可楊廣卻將200萬大軍要兵分兩路,每路12支隊伍,每支隊伍什麼路線全給宣布了。
真是氣死人不償命,但更氣的還在后面。
常言道兵貴神速,可楊廣偏要反其道而行之。
他每天只派一只隊伍出發,一個隊伍和一個隊伍要隔40里,這113萬人光出發就用了40天。
這樣一來,打頭的隊伍和掃尾的隊伍就隔了一1600多里。
換句話說,打頭的隊伍就是死光了,掃尾的隊伍也不知道呀。
說到這里,讀者也許會問九仙月,隋煬帝這真是去打仗嗎?
是,也不是。
三、不戰而屈人之兵
我想每一個讀了前篇,隋煬帝不遺余力備戰的過程,就會堅定地認為,他真是去打仗的。
然而,若知曉了這浩浩蕩蕩113萬大軍里的四類閑雜人員,大抵就不會這麼想了。
原來,除了將領、兵士、補給人員,隋煬帝還帶著:琴、蕭、笛子等一眾樂手;很多的和尚道士、后妃宮女、外國使節等等。
他以為對付高句麗這樣的小國,這浩浩蕩蕩113萬多的隊伍一出現就能不戰而屈人之兵,只要防著將領們貪功冒進、靜等著對方投降就好了。
也正因此,他給24支隊伍不設統帥,有事直接報告他這個御駕親征的皇帝,這樣一來也就沒人敢冒進了。
不僅如此,楊廣還在每支隊伍中設了個招降慰撫使,與將領平級,但若隊伍中將領不接受敵方投降,這個受降使者就可以壓制將領。
所謂將熊熊一窩,隋煬帝這麼個作法,能不戰而屈人之兵就見鬼了。
說到這里,也許讀者會問九仙月,楊廣這麼個水平御駕親征,難道滿朝文武沒人勸說嗎?
當然有了。
出征前,曾是太史令的庾質就勸隋煬帝:
「高句麗是個小國,都沒咱一個郡大,您要是親征敗了,恐怕傷及面子,不如讓將領們去打,沒您在心理也沒負擔,也會多一分勝算。」
然而,隋煬帝壓根兒不聽。他就這樣信心滿滿帶著113萬多隊伍向高句麗開拔了。
四、終究是輕敵了
2個多月后,隋煬帝的隊伍到達遼河西邊,高句麗的兵士不但沒有投降的意思,反而等著開打。
可若要打,隋軍得先架橋過河。
于是隋煬帝命工程師宇文愷架橋、左屯衛將軍麥鐵杖當前鋒渡河,兩人紛紛領命。
然而,沒想到的是,等橋搭好,麥鐵杖帶著隊伍沖到一半,發現宇文愷搭的橋夠不到岸上。
但此時往回沖已經不可能了,只能硬著頭皮跳水。
站在岸上的高句麗兵士,意外占得先機,痛下狠手,大將軍麥鐵杖因此戰死。
直到那一刻隋煬帝才幡然醒悟,是自己輕敵了。
好在隋軍人才濟濟,另一個工程師何稠很快另外修建了浮橋,隋軍這才順利渡河圍困遼東城。
可到了遼東城,楊廣又想「不戰而屈人之兵」。
他的一番操作驚呆了高句麗兵士。
原來一進城,他就讓何稠在遼東城對面建起了六合城,這何稠也不負期望,一晚上就建好了。
其實,隋煬帝是想以實力嚇唬嚇唬高句麗,卻沒想到遼東城的高句麗士兵早上起來,看到這突然冒出來的六合城驚訝一番后,照樣守城。
隋煬帝希望再次落空,只能下令進攻。
但讓人匪夷所思的是,他竟同時下令,一旦對方有點投降的意思,就不能進攻了。
隋軍將士因此變得束手束腳,但高句麗卻看明白了隋煬帝的意思,玩起心眼,每回眼見要敗,立馬佯裝投降。
于是,隋軍將士們就去奏請楊廣,等請示回來,高句麗就翻臉了。
遼東城就這樣久攻不下。
楊廣氣得大罵,再不好好打,砍了你們,可將士們也憋屈,只能在心里腹誹,難道不是你瞎指揮作的嗎?
不過,好在楊廣還知道多線作戰,除了攻遼東城,還有一部分人去攻高句麗首都平壤了。
只要攻下平壤,此次討伐高句麗就算是勝了。
換句話說,若敗了,這次討伐獲勝也就無望了。
五、搬起石頭砸了自己的腳
隋煬帝安排了40多萬人攻平壤,其中來護兒領4萬多水軍走水路, 9路大軍35萬人走陸路。
先說水路,來護兒帶著人馬一路致勝,渡過大同江。
到平壤西邊60里地時遇到了敵軍,直接干掉了對方,便想一鼓作氣直撲平壤。
但副帥周法尚反對,他認為應該等陸路來了一起進攻,而且陛下本就讓他們接應陸路的人馬。
來護兒壓根兒不聽,直接帶著4萬人就沖過去了。
哪知,這高句麗早就在城里設好埋伏等著他們去呢。
隋軍 「不戰而勝」開進平壤,立馬驕傲了,高興地亂作一團,高句麗見時機已到就殺了出來。
4萬精兵開始四散逃跑,撤回到大同江時就只剩下幾千人。
而陸路那9路大軍,出發時每個人都背著100天的糧食和戎具等,差不多3石(1石為27市斤)。
但是負重前行真的太累了,兵士們走不動了就想扔糧食,可皇帝陛下又下了令,敢扔糧食就殺無赦。
兵士們沒辦法, 就趁半夜偷偷起來,挖個坑將糧食埋了,次日輕松上路,加上老將軍于忠文的指揮,很容易就勝了。
然而,這種情況下打了勝仗,誰心里不慌。
就在所有人心里發慌的情況下,高句麗的宰相乙支文德突然跑來投降。
要知道出征前,隋煬帝特意交代于忠文,若高句麗國王高元或宰相乙支文德來降,立馬給我拿下,卻偏偏沒交代劉世龍,更沒交代其他主帥。
于是,就在于忠文要拿下乙支文德時,招降慰撫使劉士龍跳出來說,陛下交代了,要善待來投降的人。
這麼一鬧,所有人傻眼了,該聽誰的?
六、35萬大軍敗給了一句話
就在于忠文與劉世龍意見不一時,其他8路大軍的主帥對此事意見也不一,不少人覺得不好違抗皇帝詔令。
于忠文沒辦法,糾結半天只好又放了乙支文德。
可剛放走他就后悔了,立馬派人去追,可乙支文德早跑遠了。
大好的機會白白放走了,糧食也快沒了,所有人開始犯愁。
這時候楊廣的寵臣宇文述提出,與其坐著等死,不如撤軍。
老將軍于忠文一聽就懟,您領著那麼多人來打高句麗,結果自己主動撤退,拿什麼臉回去見陛下,你們早聽我的哪會是這樣的結果。
這話一出,其他主帥也再說什麼了。
就這樣35萬大軍,餓著肚子跨過鴨綠江,挺進平壤,高句麗兵士見了就跑。
隋軍因此一路暢通,在距平壤30里地處安營扎寨,按原計劃水軍應該早在此接應他們的,可如今卻連個影子都沒有。
大家又慌了,開始怨于忠文,一個勁慫恿大家沖,這下好了,又沒糧食,又沒援軍,進也不是,退也不是。
就在大家一籌莫展時,乙支文德又來了,他提出,你們撤軍,我們投降,我們的國高元愿意去覲見大隋皇帝。
話說,隋煬帝就是因為高元不去朝覲才出的兵。
九路主帥們一聽,接受了乙支文德的提議,撤軍。
可隋軍一撤,乙支文德就叉著腰叫囂,就這點本事,還想讓我們國王去朝覲,做夢。
高句麗占盡了嘴上的便宜后,在隋軍撤到一半時就開始發動總攻,所有人開始沒命往回跑。
然而,35萬余大軍,活著跑回去的只有2700人,相當于全軍覆沒。
隋煬帝4年備戰,毀于一旦。
對于隋煬帝而言,他實在沒想到自己帶著浩浩蕩蕩近200萬人御駕親征,卻被高句麗這樣一個蕞弱小國打敗了。
這讓他實在無法接受。
史書中記載,隋煬帝612年出兵攻打高句麗時,高句麗只派了30萬精銳迎戰。
然而,這麼懸殊的兵力,隋煬帝為何會敗?
古龍在《流星胡蝶劍》中寫道:盡量想法子讓敵人低估你,但卻不要低估了你的敵人。
然而,隋煬帝不僅輕敵,還從開始就想讓高句麗因為大隋的威嚴主動臣服,可他忘了,高元若真愿意臣服又怎會拒絕朝覲呢?
這是其一。
其二,知己知彼百戰不殆,可隋煬帝卻是一次又一次讓對手看清了自己的底線和路數。
其三,指揮失當,這是最關鍵的一點。
隋煬帝從一開始就錯了,明明是去打仗,卻一味將招降奉為頭號指令,實在讓人無語。
也正因為招降才讓敵人一次次詐降占盡便宜,吃了幾次虧也不知道改變策略。
除此之外,浩浩蕩蕩113萬人24路大軍竟齊頭并進,連個主帥也沒有。
要知道權責不分,必定扯皮,這樣一支隊伍會陰溝里翻船也是遲早的事。
但話說回來,隋煬帝征討高句麗,其實也不只是為了揚名立萬,更重要的是想光復大業,收復失地。
只不過,盲目自信,又考慮不周外加經驗不足敗了而已。
但高句麗也因此成了他一輩子的心病。
資料來源:《史記》
《資治通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