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
玉蟬,作為隨葬器物發端于新石器時期,用來彰顯墓主人身份和地位
2023/10/20

玉蟬是我國古代常見的一種玉器,自新石器時期就已出現,最初玉蟬是佩戴之物,用來彰顯自己的身份和地位。

隨著歷史的演變,直至漢朝,因受漢朝人思想的影響及蟬能夠蛻變再生的特性, 玉蟬逐漸變成了寄寓死者「靈魂不滅、獲得重生」的喪葬玉器。

據目前考古發現, 全國各地均有漢墓中出土的玉蟬,整理目前考古發現的漢代玉蟬,從造型方面可分為具象型、抽象型、粗略型三種,具象型蟬(也被稱為「漢八刀」型)是漢朝的代表性玉蟬。

通過對蟬的意義以及玉蟬的分類、分期進行研究,

總結出漢代玉蟬的衍變規律,對漢代墓葬考古斷代及玉蟬鑒定有一定的輔助意義。

據目前的考古資料,我們發現早在新石器時期的良渚文化、紅山文化、石家河文化中已出現了玉蟬,一直延續到清朝。 古人們之所以選擇以蟬為藍本制造蟬型器物,與蟬的生活習性息息相關。

又因蟬蛹能破土而出,蛻殼羽化成蟬,在當時的人們看來這象征了生命的遞進和輪回, 先民們便將蟬當成了一種精神崇拜,寄希望于能像蟬一樣「羽化成仙」。

到了漢代,受到「靈魂不滅」思想的影響,先民們更加將蟬這種「羽化」的特性與人的生命輪回相結合, 賦予了蟬更高的地位與更多的象征意義,玉蟬的制作也達到了歷史的巔峰。

據統計,目前漢代考古出土的玉蟬有120余件,在我國南、北方墓葬中均有發現。

玉蟬背后的文化內涵

蟬在我國先秦古籍中記載很少,即使記載也主要涉及蟬本身的動物特性, 并沒有賦予蟬特殊的文化意義,這與目前的考古發掘情況也相符。

在先秦時期的墓葬中,玉蟬只是一種普通的陪葬玉器, 雖然在許多墓葬中,玉蟬開始出現在死者口中,但與陪葬的其他玉器一樣都是普通的陪葬品。

到了黃老之學盛行的兩漢時期, 因蟬「羽化」的特性與道家成仙思想的契合,蟬的種種功能被人們逐漸放大,并被賦予特殊的含義。在兩漢時期的典籍中,關于蟬的記載也逐漸增多,而且多為其喪葬功能的論述。

兩漢時很多人持有形神可以分離的觀念,當時的很多人認為,人是形神二者合一的,并且形和神相互獨立,各自存活,人死形滅,但神仍然可以游離于身體之外而獲得新生, 就像蟬、蛇蛻皮一樣,蛻皮一次,新生一次。

在古代典籍中,「蟬蛻」一詞常常用來比喻人的重生或是羽化成仙。另外,我們從漢代的典籍中可以了解到, 在喪葬中為死者使用玉琀,以期死者獲得重生,已經成為一種制度。

據目前資料記載,在喪葬中使用玉琀發端于先秦時期,但此時的玉琀并不是蟬形。《春秋左傳·文公五年》:「王使榮叔歸含,且赗。」

兩漢時期,沿襲前代之制,加之「靈魂不滅」思想的影響,使玉琀喪葬文化更加風行起來。從《漢書》中「口含玉石,欲化不得」的記載來看,琀之所以用玉制成,

是因為先民們認為玉石可保尸體不腐。

《漢書》雖提到了琀的材質,卻并未論及琀的形狀。而從《論衡·論死篇》中「蟬之未蛻也,為復育,已蛻也去復育之體,更為蟬之形。使死人精神去形體,若蟬之去復育乎!」的記載。

可推測琀的形狀多為蟬形。結合這些文獻資料,我們可以看出漢代玉蟬的社會功能與前代不同,已完全成了喪葬用玉的琀了。

由于受到「靈魂不滅」和孝觀念的影響, 兩漢時期的厚葬成風,大量使用葬玉,玉蟬便是最為常用的逝者口含之物,稱為「玉琀」

據目前考古資料所知,我國從新石器時代后期就已有在喪葬中用玉琀的習俗了。從考古發現早在殷商時代,死者口中就含有玉蟬。 至漢代,厚葬風最盛,以玉蟬為主要琀玉,發現的數量最多。

漢代玉蟬的種類

漢代玉蟬按其功能,可分為佩蟬、冠蟬、琀蟬三種。 佩蟬就是隨身佩戴的玉蟬,用以彰顯自己的身份和地位,漢代佩蟬通常有從頭到尾端的通天孔。

冠蟬是系掛在帽子上的飾品,多在蟬腹部有對穿孔洞,便于系戴,其尺寸較佩蟬、琀蟬略小; 琀蟬為喪葬用玉,因不需佩戴,故通體無孔。

據目前考古資料顯示, 漢墓中出土玉蟬多為琀蟬,也有少量佩蟬、冠蟬。江蘇徐州獅子山楚王墓出土1件玉蟬,該蟬圓頭,斜狀水滴形眼,雙翼收攏,以游絲毛雕雙翼紋飾,雕工精美,從頭至尾端有一通天孔,應為佩蟬。

山東巨野漢墓出土1件玉蟬,該蟬腹部有三孔,便于鑲掛在帽子上,應為冠蟬。據現有考古資料, 自西漢中期后,墓葬中出土玉蟬都為琀蟬,佩蟬、冠蟬僅在西漢早中期墓葬中出現。

由此推測, 佩蟬、冠蟬是墓主人生前佩戴之物,死后將之隨葬,此時未形成固定用玉蟬作為葬玉的制度。西漢中期以后,以玉蟬作為玉琀的喪葬文化逐漸成熟,墓葬中出土的玉蟬便全是琀蟬了。

按其造型分,漢代玉蟬可分為具象型、抽象型、粗略型。

具象型玉蟬,雕工精細,背部用陰線刻畫頭、肩、雙翼,頭部呈現蟬的具體特征, 雙眼突出,頭下部采用陰線與腹部區分,雕刻雙翼,翼尖略長于腹尖,腹尖及翼尖呈三角形,較銳利。

這類玉蟬是漢代玉蟬中的精品,也被稱為「漢八刀」蟬,故宮博物院收藏的這件玉蟬就是典型的「漢八刀」蟬,白玉質,有褐色斑,薄片狀。 扁腹,腹下有縱向的直線紋。長翅,翅上無翼紋。

小頭,雙目凸出于頭兩側。「漢八刀」的特點是起腳淺、落腳深,線條簡練明快,干凈利索,棱角線分叉,表現方法對稱,形似神往,尖端見鋒,刀刃鋒利, 其邊緣如刀割,光滑,無裂紋和毛刀出現,尾部鋒利的翼尖有刺手之感。

具象型玉蟬的雕刻線條簡練而犀利,僅僅用數道陰線來表現頭、翅膀和腹部。

線條以直線居多,有的雖呈弧線,但都是兩線交鋒而成。

抽象型玉蟬,僅略具蟬形,頭部呈平型或略微外凸呈弧形,蟬的背部中間起脊, 兩側呈斜坡狀,用以表現雙翼。

粗略型玉蟬,頭部呈平型或略微弧形,用陰線刻畫頭部和雙翼。 抽象型、粗略型兩型玉蟬最主要的區別在于是否用陰線刻畫雙翼。

漢代玉蟬分期

兩漢時期玉蟬出土數量較多,以楚地、西安地區為核心,向周圍輻射,在山東、江蘇、湖北、河北、廣東等地均有發現,幾乎涵蓋了整個漢朝疆域。

而且 無論是在楚王墓這樣高規格的墓葬還是平民墓葬中,玉蟬均有出土,只是玉蟬的材質、工藝有所不同。

漢墓出土的玉蟬多為新疆和田玉,白玉、青玉皆用,這是漢代玉蟬區別于以往的特點。 以玉蟬為玉琀已成為漢王朝的喪葬風俗。

因佩蟬、冠蟬在漢墓中出土較少,且主要集中在西漢早中期,本文不做分析。梳理考古出土的玉琀蟬(以下簡稱玉蟬),以時間為軸,可得出如下結論:

西漢早期:大漢王朝剛剛從戰亂中建立,百廢俱興,各種禮制制度分崩離析,此時并沒有形成成熟的喪葬制度。 西漢早期的喪葬玉器制度仍沿用戰國時期楚國的傳統。

西漢早期的玉蟬雕工較粗糙,多為寫意,整體造型圓渾簡單,僅刻畫蟬的具體特點,多用弧線,直線較少。 此時期出土玉蟬墓葬有陜西西安北郊龍首原漢墓群、江蘇徐州后樓山西漢墓、江蘇揚州農科所漢墓。

此時僅有抽象型、粗略型玉蟬出現,如在江蘇徐州后樓山西漢墓中出土的2件玉蟬,頭部略呈弧形,眼部略突出,中間起脊,以脊兩側斜坡表示雙翼,整體無紋飾。

1991年在陜西西安北郊龍首原漢墓中出土的玉蟬呈青綠色,整體蟬形略呈橢圓形,頭部雕刻水滴形雙眼,嘴部下方以兩條陰刻線條區分頭部與腹部,腹部中間起脊, 脊兩側以陰刻線條表現蟬翼,尾端呈圓弧形。

再如江蘇徐州小長山漢墓出土3件西漢早期玉蟬,這3件玉蟬為抽象型玉蟬,形制相似,

僅略具蟬形,未刻畫兩翼,背部中間起脊,以兩側斜坡代表雙翼。

西漢中后期:此時的漢朝經濟呈現繁榮景象,財富迅速積累,張騫打通西域道路, 源源不斷的新疆和田玉被制成了王公貴族所用的玉器。

同時「事死如事生」「長生不老、天人合一」的哲學思想在這時得到長足發展,人們對「永生」「重生」有著執著的追求, 再加上「舉孝廉」選官制度的推波助瀾。

這一時期上至達官貴族、下至平民老百姓都盛行厚葬。 體現在喪葬文化中,玉蟬的數量、質量都有明顯提升。

河北陽原三汾溝出土的玉蟬長6.2厘米、寬2.9厘米,造型栩栩如生,雙眼突出呈水滴形, 用兩道陰線區分頭部和腹部,刻畫雙翼,雙翼分開,翼尖略長于尾尖。

該玉蟬頭部呈平型,以兩道陰線區分頭與腹部,中間起脊,兩側斜坡表示兩翼, 但該蟬兩翼上有弧線和短直線組合而成的紋飾,應屬于抽象型、粗略型玉蟬的結合體。

山東菏澤巨野紅土山漢墓為昌邑哀王劉髆之墓,該墓出土1件合體玉蟬,較為特別。此時的具象型蟬雙翼合攏, 后期具象型蟬雙翼多分開。

結語

玉蟬作為隨葬器物發端于新石器時期,到了漢朝已與玉覆面、玉衣一起組成了葬玉制度, 承載了生者對死者「死后重生」的希望。

漢代玉蟬之所以發展到了頂峰,這是與政治經濟因素、思想文化信仰緊密相連的。漢代玉蟬根據時期劃分,可分為西漢早期、西漢中后期、西漢晚期、東漢時期四個階段。

西漢早期的玉蟬基本繼承了前期玉蟬的特點,以抽象性蟬為主,可簡單區分頭、雙翼。

在此時期,有部分佩蟬、冠蟬。

在西漢中后期,出土玉蟬數量逐漸增多,還是以抽象型、粗略型蟬為主,開始出現了具有時代特征的「漢八刀」蟬。 西漢晚期,玉蟬多為「漢八刀」蟬,此時期的玉蟬為漢代玉蟬的巔峰。

東漢時期,繼承了前期「漢八刀」的風格,偶有出土抽象型、粗略型玉蟬,但此時的玉蟬風格已缺乏雄渾大氣的風格, 細節處理方面也沒有西漢時期精細。

參考文獻

1. 鄭建明,何元慶.中國古代的玉蟬[J].江漢考古,2006(1):44-50.

2. 咸陽市文物考古研究所.咸陽馬泉鎮西漢空心磚墓清理報告[J].文博,2000(6):10-20,39.

3. 宋彥麗.中國古代玉器中的佩蟬、琀蟬與冠蟬[J].文物春秋,1996(1):46,70.

4. 湖北省隨州市考古隊.湖北隨州義地崗東漢墓清理報告[J].江漢考古,1996(1):26-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