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
馬家窯的陶罐子上,有個比甲骨文還古老的文字,專家破解了其含義
2023/10/28

在馬家窯遺址出土的一件陶罐子上,考古專家們破解了一個古老的文字,據說該文字比甲骨文的年代更加久遠。令人奇怪的是,在當時的年代,該文字竟然出現了三種讓現代人想不到的解釋。這究竟是怎麼回事?如果您想知道,就讓小編來為您揭秘:

(本文所有圖片,全部來自網絡,感謝原作者,如侵犯您的權利,請聯系本號作者刪除。圖片與內容無關,請勿對號入座)

1923年的時候,在甘肅省臨洮縣的馬家窯村附近,我國考古專家首次發現了一處古代文化遺址,因為其自身處于馬家窯村位置,故名「馬家窯文化遺址」。經過考古專家們夜以繼日的考古研究,他們最終確定,馬家窯文化是仰韶文化廟底溝類型向西發展的一種地方類型 ,曾經被稱為是甘肅仰韶文化。

作為一個從大型古文化的分支,馬家窯文化具有甘肅文化的特點,同時也具有獨立性,其出現時間距今約有五千七百多年左右,此時正值新石器時代晚期,其歷經了一千多年的發展,逐漸形成了與石嶺下、半山、馬廠等文化并駕齊驅的四個類型。

馬家窯文化遺址中出土的文物眾多,而且全部都具有十足的石器時代特色。據考古資料記載來看,當時的馬家窯文化遺址內,出土了大量的石器,包括石斧、石刀、石槽等等,同時還有大量的動物骸骨,而遺址內最亮眼的文物,則莫過于出土的黑陶和彩陶了。據考古專家說,彩陶的發達是馬家窯文化最顯著的特點,在我國所發現的所有彩陶文化中,其彩陶比例是最高的,在考古界具有相當高的地位。

對于當時馬家窯文化出土的陶器,考古專家們一直在致力研究,并都取得了不錯的成果。

不過有趣的是,在一件陶器的研究上,不少專家都望而卻步,甚至難以猜透其上彩繪的秘密。該文物是一件陶罐,其口略寬,腹部鼓漲飽滿,兩側有耳,而在腹部的彩繪上,則是一個盤坐之人,其面目莊嚴威武,而最奇怪的是,在其周圍圍繞著幾個同樣的小型圖案,由四個類似大寫的英文「T」圍成。

可喜可賀的是,一位王姓專家在經過細致的研究之后,居然得出了一個結論,確定這些字符其實就是古代巫師的「巫」字。據王姓專家稱,「巫」字是目前解讀出的第一個陶文,其歷史年代已經超過了甲骨文。

現代人對于巫字的理解,一般都是巫師或者巫術,是封建時代迷信的代名詞。可是在當時的石器時代,巫字的涵義卻十分特殊,甚至它可以直接代表著「至高無上」。下面我們就來簡單的談談:

從第一點上來看,在當時的時代,巫師是部落里權力的象征,其手中握有對民眾的絕對掌控權,與此同時,更是部落里的象征性人物。我們舉一個最簡單的例子,古代治水的大禹王,是部落里權力的核心,更是夏王朝的君主,而他在此之前的身份,便是巫師。

從第二點來看,巫師在部落里的權力極大,因為他們擁有常人不具備的能力,此種能力便是可以與神明溝通。據史料記載稱,巫師可以在作法之后,將人間的疾苦傳達給上天,與此同時,還可以將上天的旨意傳達回人間,以此來為人民祈福。換句話說,當時的巫師,在部落中的地位獨一無二,他充當了天地的信使。

從第三點來看,巫師自身還有一種特殊的能力,就是開壇作法,以此來為人民禳除災禍,更能祈求上天降下甘霖,拯救赤地千里干涸的莊稼。

與此同時,巫師本身還都精通醫術,一旦發生大規模的瘟疫或者疾病,他們都會用草藥加以治療,以此俘獲大眾的心。

談到這里,我們才知道考古的價值和魅力,同時希望專家們能夠破解更多的陶文,以此來復現更多的歷史,既能讓我們回溯過去,又能更好的展望未來。

參考資料:《考古故事》 劉韜著 山西出版社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