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
同樣是正四品的道員,因崗位和缺的不同,地位和實權也有高下之分
2023/10/24

清代的知府、知州、知縣,其崗位高低標準是以 「沖、繁、疲、難」四字而定的,具體分為最要缺、要缺、中缺、簡缺四種類型。就是說,字數占得越多,崗位職責也就越大。

反映在仕途晉升上,就是要按照順序遞升,即簡缺升中缺,中缺升要缺或最要缺。正因為府州縣官有了「缺」這一劃定標準,所以在品級同等的情況下,仍是有等級區別的。

知府以上的道員,就沒有「沖、繁、疲、難」之說,那麼同為正四品的各分巡道、分守道、專職道,又是如何區分等級高下的呢?

道的類型和崗位劃定標準

關于道的官職設置情況,御史之前寫過很多文章,最基礎的知識這里就不細講了,有興趣的讀者可以翻閱歷史發文記錄。

按照清代的官制,道大致分為

守道、巡道、專職道三類,實際上還有一種道叫 「專管關稅道」,即直隸天津海關道,但因該道只有一缺,所以可以忽略不計。

清代中期全國的道共有93員,其中分守道20員、分巡道72員,外加天津海關道1員。

分守道和分巡道的區別在于: 分守道是布政使司衙門派出駐守某一地方者;分巡道是按察使司衙門派出巡查某一地方者。分守道主管錢糧,分巡道主管刑名。

不過乾隆朝以后,分守道、分巡道的定義已經很模糊了,工作性質差別較小,我們很難從工作職責上進行區分。

專職道顧名思義,就是主管某一方面事務,比如糧儲、河道、鹽政、郵驛、茶馬,等等。其中河道又是專職道中最專業的道員,一般都是精通治河的專業人才。

不管是守道、巡道還是專職道,從乾隆十八年以后,品級統一為正四品,地位介于知府與按察使之間,性質屬于省級大員。

清代官制中,品級同等的官往往「缺」和兼銜不同,其政治地位和實際權力會有很大的出入。

道員之缺分以及兼銜

前面說了,道員沒有「沖、繁、疲、難」之說,但是不同的道根據職掌的不同,還是有缺的區別。

從道員的設置情況來看,越是偏遠邊疆的省份數量越多,比如甘肅省,就有平慶道、驛傳道、鞏秦階道、寧夏道、西寧道、涼莊道、肅州道、安西道等8個道。

而中原省份的江西、安徽、浙江等省,數量從2員至6員不等。當然,道的設置也會根據各省的經濟情況而定,經濟發達的省份道員數量多,經濟落后的省份道員數量少。

按清代官制,道員的缺分為 請旨缺、中缺、簡缺三類,凡歸入請旨缺之道員,需是軍機處提名,皇帝欽點。而中缺、簡缺之道員,由地方督撫或吏部推薦,總體而言,后兩類道員的任職資格不及前者。

道員是否屬于請旨缺,完全取決于任職地,凡經濟發達區域所設之道,以及邊疆省份地理位置險要之道,皆屬請旨缺。比如江蘇的蘇松道、浙江的杭嘉湖道,都屬賦稅重地,任職要求較高;再如甘肅的寧夏道、陜西的潼商道,地處要沖,其道員人選也需精挑細選。

性質和府州縣一樣,道員升遷一般要按照順序,簡缺升中缺,中缺升請旨缺,請旨缺升按察使。

各類道員中,糧道的性質較為特殊,不是每個省都設糧道的,只有漕糧的省份才設糧道。糧道是受兩頭領導的,既受該省督撫的節制,同時也受漕運總督的節制。

因漕運事關國家命脈,所以凡是糧道都屬于請旨缺,不能說地位高于其他諸道,但應排在道員的第一梯隊。

守道、巡道的數量占比最多,這類地方行政類道員中,除了缺分不同外,其政治地位和實權,是通過兼銜體現出來的。

道員兼銜不像督撫那麼復雜,通常情況下只兼「兵備銜」,有此兼銜之道員被賦予了節制轄區綠營的特權,反之則無。

不過同樣是「兵備銜」也有高低之分,有一類道員的兼銜為「整飭兵備」。帶兵備銜和整飭兵備,是兩個不同的概念,前者屬于節制,通俗地理解就是可以節制,但不具體參與綠營的管理。

整飭兵備之道員,其主要職責就是整頓行伍,約束官兵,更具有武職性質。所以這一點是需要搞清楚的。

清代93個道員中,有80%都帶兵備銜,但整飭兵備之道員數量很少,不超過10個,且都在偏遠省份。

道員的另一類兼銜,則是兼任其他職務,這類道員數量極少,似乎只有台灣道兼按察使銜,以及學政,這是因為台灣與福建一海之隔,朝廷必須賦予最高長官台灣道更多的實權。台灣建省設巡撫后,台灣道的地位下降,不兼按察使和學政,與其他各省道員同。

關于道的崗位缺分以及兼銜問題,暫時就講這麼多,可能有遺漏的地方,歡迎諸位讀者朋友在評論區指正批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