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
他臨終遺言:把骨灰分兩份,陪兩任妻子,晚年探望初戀楊絳卻被趕走
2023/10/20

1998年12月,錢鍾書在醫院病逝,臨終前他最放不下的就是妻子楊絳,因為兩人唯一的女兒錢瑗在一年前病逝了,他們這個三口之家,從此只剩下楊絳一個人了。

人到暮年,接連遭遇喪女亡夫之痛的楊絳,獨自守在家中回憶著「我們仨」:現在我們三個失散了,往者不可留,逝者不可追,剩下的這個我再也找不到他們了。

直到有一天,有個滿頭白發的男人突然敲開了她家的房門,來人正是被譽為「中國社會學奠基人」的費孝通,也是楊絳的一位老朋友。

兩人見面后閑話家常,天南海北地聊著,因為他的頻繁到訪,楊絳也漸漸走出了悲觀的情緒,同時認識到兩人這樣頻繁接觸,確實不妥,何況費孝通年輕時還追求過自己。

後來楊絳對費孝通說:「我家的樓梯不好走,以后就不要知難而上了。

」男人的身影突然僵住了,一時竟說不出話來,楊絳終究是不懂他的,從那以后,他再也沒有來過。

-1-

1910年11月,費孝通出生于蘇州吳江的一個知識分子家庭,由于他長得瘦弱,又性格內向,上中學時母親擔心他受欺負,就把他送到了一所女校上學。在這里,費孝通遇見了自己的「初戀」楊絳。

費孝通進入女校后,還是經常被欺負,畢竟他是這里唯一的男同學,他男生的身份就成為了原罪,走到哪里都會受到女生們的群嘲,經常被大家捉弄。

而活潑好動、嘴里不饒人的楊絳,也是時常捉弄他,有次還拿樹枝在地上畫了一個張著嘴巴的呆小子,來嘲弄費孝通,一個勁兒地問他: 「這是誰呀?」但在費孝通眼里其他女生的捉弄都是厭煩的,只有楊絳的捉弄是古靈精怪,怪可愛的。

後來在費孝通的請求下,母親幫他轉到了東吳大學的附屬一中,費孝通不再是異類,他的文學才華也得以表現,成為了校園里有名的才子。

幾年后,費孝通考上了東吳大學的醫預科,立志成為一名醫生,懸壺濟世。讓他驚喜的是在大學校園,又遇見了那個古靈精怪的楊絳,此時的她十七八歲,已經出落成亭亭玉立的少女了,加上她富有文學才華,剛到學校就擁有了很多追求者。

費孝通盡管傾心楊絳,卻沒膽子說出來,只能在背地里宣示主權:我是楊絳的老同學,你們想追求她需要過我這關。他的這番話,讓很多追求者知難而退。校園里也流傳起他們是男女朋友的傳聞,傳得多了,他自己都信了。

他每天守在楊絳身邊,對她體貼關懷、無微不至。他覺得兩人是命中注定的緣分,不然怎麼會一而再相遇呢。

可惜的是襄王有意,神女無心,楊絳始終只拿他當普通朋友,在聽到男女朋友傳聞時,楊絳果斷地向他說明:我們只是朋友,而且朋友是終點,不是過渡。

費孝通了解楊絳的性格,她這麼說就是沒可能了,盡管傷心失望,他也只能退回到朋友的位置,不糾纏不打擾。

費孝通愛情上失敗,學業上也陷入了迷茫期,原本有濟世救人之心的他,發現人們最痛苦的不是來自身上的疾病,而是來自社會造成的貧窮,所以他經過一番思考后,轉去了燕京大學讀社會學,畢業后又在導師吳文藻的引薦下考入了清華大學。

這次來到清華大學,他再次重遇了楊絳,兩個人一生三次同窗情,換做誰可能都覺得是命中注定的緣分吧! 但此時的楊絳已與錢鍾書成為了戀人,楊絳對感情就是如此簡單干脆,喜歡就是喜歡,不喜歡就是不喜歡,她是一個很有邊界感的人。

費孝通此時雖然心有不甘,但也尊重楊絳的選擇,真心祝福他們,還和錢鍾書成為了好友,當他們遇見困難的時候,他也屢次伸出援手。

-2-

與此同時,費孝通遇見了那個讓他終生難忘的愛人——王同惠。

費孝通是在參加燕京大學社會學系的聚會上,結識了皮膚白皙、面容清秀的王同惠,兩人因為共同的興趣,而切磋學問,各不相讓,也是在這個過程中,兩人彼此欣賞,還產生了不一樣的情愫。

熱戀中的費孝通為了見她,總是騎著單車跑到女生宿舍去找她聊天,兩個人總有聊不完的話,即便下雪天,他也守在女生宿舍外等候,全然不覺得冷。

而王同惠一到假日就帶著功課跑到清華園費孝通的工作室里和他作伴聊天,兩人經常去清華園附近的圓明園和頤和園游玩。費孝通在多年后回想起來,那段時間是他一生中難得的一段快樂時光。

1935年,廣西給費孝通發來邀請,希望他能對當地的少數民族進行調研,費孝通十分感興趣決定前往,王同惠也想陪著去,但孤男寡女出行畢竟不便,容易招來閑話,于是兩人就在臨行前通過簡單的儀式結為了夫妻,費孝通打算等調研結束后,再為她補辦一場正式的婚禮。

後來他們就在廣西大瑤山進行調研,工作很順利,王同惠在此期間還懷了孕,費孝通想把妻子送回老家安心養胎,但王同惠卻拒絕了,希望可以陪著丈夫繼續完成調研工作。

結果有一次,兩人在穿行崎嶇的山路時迷了路,當時天色漸沉,費孝通還一不小心落入了獵人的陷阱,腳了受傷,動彈不得。心急如焚的王同惠看著疼痛的丈夫,心急如焚,趕緊原路返回去找村民來搭救丈夫。

費孝通在疼痛與擔憂中等了很久,還沒見妻子回來,他擔心妻子出了事,也顧不得疼痛,強撐著在寒風中凍得麻木的身子,連撐帶爬地下了山,找到了一戶人家才終于獲救。而費孝通再見到妻子時,已經是七天之后,村民們在湍急的山澗中發現了她的尸體。

費孝通因為無法承受愛妻離世的打擊,而精神崩潰,兩次自盡都被救了回來,身邊的人勸他,妻子不顧危險也要去救他,難道就為了見他現在尋死覓活的嗎?費孝通聽后深受觸動,決定振作起來,把這次調研完成,才對得起妻子付出的犧牲。

他還在廣西瑤寨的青山之中為妻子立了一個碑,碑文上寫著他與妻子王同惠在這大山之中發生的這段痛徹心扉的故事,讀來讓人潸然淚下,讓山川為之低回。

從那以后,費孝通決定忘情絕愛,把全部心思都放在學術研究上,他還去了英國,師從布·馬林諾斯基完成博士學業,根據在吳江的調查結果寫出了論文《江村經濟》,該書被譽為人類學界的經典之作。

-3-

後來,在大哥費振東的介紹下,費孝通結識了孟吟,她是一個愛國革命者,多次參加革命運動。費孝通對同樣有著愛國熱情的孟吟十分欣賞,但他始終忘不了亡妻王同惠,也不敢再談感情。

但在大哥不斷地開導和孟吟對他執著地追求下,他才漸漸走出陰影,與孟吟結成了夫妻,孟吟為他生下了一個女兒,費孝通想為她取名費宗惠,孟吟知道那是為了紀念王同惠,她非但沒有不開心,還感動于費孝通是個情深意重之人,欣然答應了。

兩人相依相伴整整55年,他們共同經歷了戰火連綿,度過了特殊時期,走過了艱難歲月,費孝通寫出很多有影響力的社會學論著,成為了中國社會學的奠基人,他得這些成就,自然離不開愛妻孟吟的支持。她不但在工作上支持他,在情感上也始終尊重丈夫與王同惠之間的那段感情經歷。

在1988年,74歲的費孝通五上瑤山,重返闊別了53年的六巷,年邁的他透著車窗望向薄霧彌漫的大瑤山,淚水止不住地流淌著,那里埋葬著他那段刻骨銘心的愛情。

對于費孝通來說,王同惠是他這一生最難忘的人,而孟吟則是他這一生最感激的人,若是沒有孟吟,可能他余生的感情都只是一片荒漠,是她帶他走出了陰影,溫柔了他余生的歲月。

1994年,陪伴他55年的愛妻孟吟病逝了,都說年輕夫妻老來伴,費孝通人到暮年卻失去了那個可以陪伴他的人,用了很長時間才走出失去妻子的傷痛。

直到1998年,錢鍾書去世,費孝通聽說后,感到十分悲傷,他想起了楊絳老來喪偶,不由得擔心起她來,畢竟他曾經歷過兩次喪妻之痛。

于是他敲開了楊絳家的房門,見她一個人孤獨地守在家中,懷念著亡女和亡夫,費孝通便與她閑話家常,天南海北地聊著,想多陪陪她,早日讓她從悲傷中走出來。

費孝通最后一次去楊絳家時,兩人本來聊得很好,他要走時,楊絳卻突然意有所指地說:「我家的樓梯不好走,以后就不要知難而上了。」費孝通聽了此話,整個人都僵住了,氣楊絳終究是不懂他的,也懂她這一生對感情簡單干脆,邊界分明。

所以他走了,再也沒來過,他知道楊絳還是那個執著而堅定的女子,即便沒人陪,她也可以守著與錢鍾書的回憶,安然地度過此生了。

而自己也會守著與王同惠和孟吟的記憶度過余生,今生能夠與這兩位妻子相伴過,此生足矣了。

直到2005年,95歲的費孝通已經走到了生命的盡頭,他臨終之際留下了遺言:死后要將自己的骨灰分成兩半,一半與王同惠合葬,一半與孟吟合葬。

這一世他承受了兩位妻子的深情厚愛,他哪一個都不愿意辜負,自己與孟吟相伴了55年,恩愛情深,如今正是他們夫妻團聚之時,而王同惠對自己情深意重,她孤獨地等待了那麼多年,現在也到相會之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