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
河南出土大型墓葬,象形銘文被破譯,專家:是老子的墓
2023/10/25

1947年的某一天,河南省周口市鹿邑縣的一個山頭,突然天降暴雨,地面上不斷向外滲出鮮血,逐漸流成一條和其他泥地涇渭分明的紅線。專家趕到現場后大驚失色:這是「太上老君」的墓地。

在考古專家到此地勘測之前,村民們看著紅線奇怪,也有幾個膽子大的帶著幾個壯年小伙對著紅線就開挖,結果挖出了一個不小的朱砂坑,坑里都是寶貝,出土了不少銅碗銅器。但此時并沒有聲張。

五十年后,1997年初,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決定對鹿邑縣的「三清宮」遺址群進行清理,連續幾天的勘測工作,發掘了不少墓葬,橫跨春秋兩漢等年代。但這些都沒有引起專家們的興趣,因為他們此行來到這的目的是「三清宮」。

鹿邑的「三清宮」和全國其他地方的道觀不同,三清宮大都是用來祭祀和供奉老子的作用,而鹿邑三清宮所在地傳聞是老子的出生地。因此,專家們一直抱著很大的期待,希望能在這里發掘出老子的墓葬,讓這位被封為道祖,傳聞是太上老君化身的道家高人形象更具體,讓歷史更真切。

在發掘現場,有一個村民主動報告,距離他們工作百石余米的地方有一個黃土台地,那里五十年前曾經發生過詭異的一幕。聽到這里,專家們立刻心領神會,坑、朱砂、青銅器,這幾個關鍵詞結合到一起,一個祭祀坑的雛形便出現在大家腦海中。

鹿邑的三清宮遺址群共分為三部分,前宮,后宮以及隱山遺址,而這個疑似祭祀台的地方就在隱山遺址。

當時全國興起一股認領名人出生地的風潮,而老子的出生地在鹿邑這一說法也有些動搖,這些考古學者們急于證明老子在鹿邑的存在,并決定對隱山遺址進行勘測,主要針對春秋時期的墓葬進行發掘。

就算找不到老子的存在,也能在這一時期找到一些三清宮人類活動跡象。

考古隊在隱山遺跡上開始打探方,其實在他們專業的眼中看來,這里有一條生土和熟土涇渭分明的界限,一目了然,但對于不熟悉土質的人來說,根本分辨不出區別。

1997年9月,這里的勘測有了新的進展,大家發現了一個擁有兩條斜坡墓道的中字型墓葬,顯然墓葬規格不小。

這讓大家離老子的歸宿地真相又近了一步。

11月份,有了墓道的準確范圍,大家正式對隱山墓進行發掘工作,可這座大墓似乎總在和學者們開玩笑,讓大家的心猶如過山車一般,七上八下。

起初,大家發現這個墓葬有一些圓柱形的回填土,說明這個墓葬被人擾動過,至于是什麼原因無從得知,最大的可能就是曾經是一個盜洞,被后人又回填上了。

那麼,這個盜洞通向何方,又到達了哪里呢?

最重要的是類似的盜洞還不止一處,如果盜墓賊真的得手,那這座疑似老子墓的結局不堪設想。

專家們心事重重的繼續手上的工作,很快就墓室的四角又發現了回填土的跡象,緊接著在填土三米深處,發現了一個巨大的灰土坑,盜洞也隨之消失了。

可專家們的心情并不雀躍,一部分人認為盜洞消失,意味著盜墓賊并沒有進入到墓室,另外一部分人認為這個灰土坑就是一個巨大的盜洞,他們越打越深,面積也逐漸擴大。

因為在這個灰土坑里,墓室原本應該有的夯土不見蹤影。

考古領隊張志清并沒有灰心,而是帶著大家繼續奮戰。

很快發掘出了一個二層平台,上面有涂滿朱砂的骨骼,應該是墓主的人牲,用來殉葬。由于下部塌方嚴重,已經無法確定這些人殉的性別,不過根據以往的經驗,專家們認為這應該是16歲左右的少女。

隱山遺跡總算有了點新發現,但是考古工作并不順利,這時候的天氣漸冷,白天下雨,晚上上凍結冰,而且在九米深的地方又發現了地下泉水,用水泵24小時往外抽水,對工作人員,對這座墓室都是一個極大的考驗。

而且,這些人殉的出土,讓專家們心頭又蒙上一層疑云。

好在,功夫不負有心人,終于在1998年的開春,土層軟化后,所有積水抽干凈了,大家如愿以償的進入到了南墓室。

前庭有八個殉人,身上涂滿朱砂,形態各異。這幾具遺骨相比之前平台上的遺骨,還比較好辨認。2具30歲左右的男性,3具20歲以下的女性,還有8具5到10歲的兒童。

這些人殉應該就是早期墓主的奴隸,在他們那個時代,所謂的奴隸就是一種可以說話、干活的高級工具,和牲口無異,沒有人類尊嚴。因此,墓主魂歸之時,這些奴隸也會被殘忍殺害,隨主而去。

墓葬清理到這,專家們已經知道這和老子已經越來越遠了。一個備受推崇的道祖難道會在死后采用人殉嗎?還是如此大規模的,簡直難以置信。

墓中有四個槨室,布滿了文物,但都比較單一,盡管都是一些造型精美,精工細作出品的陶器,可在專家看來,這些文物完全不值得他們如此大費周章的發掘。投入產出不成正比。

正當大家興趣索然時,這個墓葬又有了新的發現。

原來墓主人的隨葬品擺放十分有規矩,200多件陶器下,便是235件青銅器,禮樂器,車馬器等種類繁多,造型各異。這些青銅器上不少附帶銘文,而銘文的出土更是讓大家把目標又放到了老子身上。

其中一個銘文上有兩個甲骨文字,第一個字難以辨認,第二個字則是一個清清楚楚的「子」字,一個人便說難不成是「老子」。而且墓中出土了不少方形青銅器,在先秦時期,隨葬方形器越多,地位越高。不排除以老子當時的地位,可以破格下葬。

後來,大家在郭沫若的書中找到了真相,這幾個象形文字被證實是「長子口」,并非「老子」。而后,又不斷的從墓中出土了48件帶有長子,和長子口字樣的銘文。

經過史籍查證,這個墓葬的主人可能就是一個叫「長子」人,曾經歸屬周朝。後來這個長子族群不斷的遷徙和演變,和現在的「張」姓也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系。

墓葬發掘至此,總算告一段落,盡管和「老子」沒有瓜葛,可也算不虛此行,在大量的青銅器下方還有一層珍貴的玉器,足以說明墓主生前地位的顯赫。

嚴禁無授權轉載,違者將面臨法律追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