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
孫嘉淦:離家一頓飯,臨朝三聲罵,他是雍正的魏征,乾隆的包拯
2023/10/31

楔子:

在山西興縣,流傳著這樣一個故事:乾隆年間,左都御史 孫嘉淦告老還鄉。由于孫嘉淦一輩子清廉,家無余財,為了榮歸故里,孫嘉淦裝了幾箱子磚頭帶回家。沒想到在半路上被人舉報,乾隆派人檢查孫嘉淦的箱子,發現箱子里竟然不是金銀,而是磚頭。乾隆很感動,下旨將孫嘉淦的磚頭全部換成金銀。

這只是一個故事,可信度不高。但是,民間文學創造出來的情節,最能反映一個人的品格。

孫嘉淦在清朝是個非常奇特的人,他不僅清廉,而且忠直。雍正把他當魏征,乾隆把他當包拯。在歷史上,他的故事遠比傳聞中精彩。本文,筆者將為大家講述清代三朝名臣孫嘉淦。希望通過他的故事,砥礪大家前行。

一頓飯吃出三個舉人

根據《清史稿·卷三百三》記載:

孫嘉淦,字錫公,山西興縣人。

孫嘉淦,字錫公,號靜軒,山西興縣臨河里人。孫嘉淦的父親名叫 孫天繡,祖上也是耕讀之家。可惜,到了孫天繡這一輩,家道中落,但孫天繡仍以讀書人自居。

孫天繡有四個兒子,長子夭折了,其他三個兒子分別叫 孫鴻淦、孫嘉淦、孫揚淦。三兄弟性格各異,老二 孫鴻淦為人敦厚、老三 孫嘉淦性格耿直、老四 孫揚淦處事靈活。最為難得的是,這兄弟三人最后都考中了進士。一門三進士,而且還是親兄弟,這在古代非常罕見。也說明了孫天繡教子有方。不過,關于這「一門三進士」的背后,有一個著名的故事。

康熙三十年,山西省鄉試發榜,解元(鄉試第一名)正好是興縣人,姓 。按照當地的禮節,新舉人要逐個拜訪當地的士紳。

孫天繡自認為自己也是讀書人,解元郎 尹解元肯定會來拜訪自己。于是早早地準備好一桌子酒菜,在家等著尹解元上門。

不承想,孫天繡從早晨一直等到日上三竿,尹解元還是沒來。孫天繡有點著急,出去一問才知道,尹解元早就回去了。

孫天繡又氣又羞,直罵尹解元看不起人。等他回家,發現三個兒子都眼巴巴地看著一桌子菜,垂涎欲滴。當時,孫嘉淦只有9歲,他問孫天繡:「爹,咱們到底是要請誰呀?」孫天繡說:「本來要請舉人老爺,可人家不給面子。」孫嘉淦聽完認真地說:「 舉人有什麼了不起,回頭我們仨兄弟都給您考個舉人回來!

孫天繡大喜,對三個兒子說:「既然如此,那就請三位舉人入席吧!」

于是,孫嘉淦三兄弟把菜肴全部吃光。從此發誓一定考中舉人。

此后,孫天繡對三個兒子要求甚嚴,早晨雞鳴則起床,每天認真攻讀,只有過年的時候才能休息兩天,平時如果有誰偷懶,動輒棍棒侍候。到了康熙五十一年,三兄弟在山西省鄉試中同時中舉,創造了山西科舉史上的紀錄。在當地,也是一段佳話。

康熙五十二年,孫氏三兄弟進京趕考,孫嘉淦一舉考中進士,授翰林院庶吉士,任翰林院檢討,從此踏入仕途。

若干年后,孫嘉淦回憶后說,他之所以能踏上仕途,是因為父親的那一頓「舉人飯」。

李白在《少年行二首》中說: 少年負壯氣,奮烈自有時。

意思是說,青少年懷抱著豪壯的理想,自會有振作奮起的一天。在封建社會,青年學子以科舉登頂為理想,孫嘉淦知「恥」而后勇,發憤圖強,考中進士,可見其堅韌的性格。

三句罵出現一位名臣

二月河在他的《雍正皇帝》中,塑造了一個叫 孫嘉誠的剛正不阿之臣,此人在午門求雨的畫面,讓很多人印象深刻。實際上,歷史上沒有孫嘉誠,而孫嘉誠的原型人物就是孫嘉淦。不過,在歷史上,孫嘉淦可沒有被年羹堯殺掉,他到乾隆年間,善終。

康熙六十一年,康熙帝駕崩,雍正帝登基。雍正為了彰顯自己從善如流,下旨讓文武百官上奏陳事。孫嘉淦素來耿直,他直接給雍正帝上了一道奏疏,根據《清史稿·孫嘉淦傳》記載:

嘉淦上疏陳三事:請親骨肉,停捐納,罷西兵。

奏疏上的主要內容就三句話,分別是要 親近骨肉兄弟,停止納捐,暫停西北用兵

孫嘉淦的這三句話,是有針對性的。當時雍正剛一登基,就派年羹堯為撫遠大將軍,遠赴西寧征討 羅卜藏丹津,為了支持年羹堯,雍正幾乎傾全國之力,加重了陜西、河南、湖廣等地的負擔。

另外,雍正帝為了穩固皇權,一方面拉攏允禩,另一方面打壓允禟、允禵和胤䄉等人,朝中紛紛有傳言,說雍正帝苛待自己的兄弟。而「納捐」之事,是康熙朝遺留的陋習,雍正帝登基后,只顧著清理虧空,并沒有停止納捐。

孫嘉淦所奏的三件事,都直接刺激到了雍正帝的神經,與其說是向雍正提建議,不如說是罵雍正。雍正看完孫嘉淦的奏折,怒不可遏,他立即召孫嘉淦前來。《清史稿·孫嘉淦傳》記載:

(上)曰:「翰林院乃容此狂生耶?」大學士朱軾侍,徐對曰:「嘉淦誠狂,然臣服其膽。

」上良久笑曰:「朕亦且服其膽。」

雍正厲聲問孫嘉淦: 「翰林院怎麼能容得下你這樣的狂徒?」

當時,文華殿大學士 朱軾在雍正身邊,他見雍正發天子之怒,恐怕孫嘉淦接下來會遭殃,朱軾連忙說:「 孫嘉淦雖然狂妄,但我很佩服他的膽識。」雍正聽完后,忽然轉怒為喜,大笑道:「朕也佩服他有這樣的膽量。」

于是,雍正擢升孫嘉淦為國子監司業,而后,又擢升孫嘉淦擔任國子監祭酒。

孫嘉淦「罵」了雍正三句,不但沒有被貶謫,反而被雍正帝重用。在當時的士林中,孫嘉淦的名氣被迅速傳開,一時間,孫嘉淦名聲大振。

筆者認為,雍正之所以會重用孫嘉淦,一方面是因為孫嘉淦的確耿直。另一方面也是因為朱軾的提醒。朱軾其實是在告訴雍正,現階段,正需要展現帝王的胸襟,而孫嘉淦給了雍正帝這個機會。

孫嘉淦在擔任國子監祭酒(從四品)期間,多給雍正帝上奏,每次都直面時弊,有時候甚至不給雍正帝留顏面,這讓雍正帝非常不爽。但雍正帝了解孫嘉淦并無惡意,經常感嘆道: 孫嘉淦真是朕的魏征啊!

孫嘉淦不愛錢財。有一次,雍正讓孫嘉淦舉薦國子監的教習,孫嘉淦舉薦 方從仁,結果方從仁并不稱職。雍正帝遷怒于孫嘉淦。《清史稿》云:

上語諸大臣曰:「孫嘉淦太戇,然不愛錢。」命免罪,在戶部銀庫效力行走。

雍正對諸位大臣說: 「孫嘉淦性格憨直,然而不愛錢財。朕便罰孫嘉淦在戶部銀庫中效力。」

當時,果親王允禮監管戶部,他看到孫嘉淦管理戶部賬目,分毫不差,便向雍正稟報此事。雍正聽聞后感慨不已,隨后調任孫嘉淦為順天府尹一職(正三品)。

雍正九年,孫嘉淦的父親孫天繡病逝,孫嘉淦回鄉守制,待他回到京城,仍任順天府尹,兼任工部侍郎,正式邁入正二品的門檻,成為朝廷大員。

古人云: 父有諍子,不亡其家;君有諍臣,不亡其國。

孫嘉淦為人忠直,堪稱諍臣。

一封奏疏影響后世

雍正十三年夏天,雍正帝在圓明園駕崩,寶親王弘歷登基,是為乾隆帝。乾隆帝早聞孫嘉淦之名,甫一登基便調任孫嘉淦為吏部侍郎。年底,又調任孫嘉淦為 左都御史,仍兼 吏部侍郎

這個時候,孫嘉淦給乾隆帝寫了一封非常著名的奏疏,這封奏疏被后世稱之為「 三習一弊」。其主要內容是說:為君者如果習慣聽大臣的奉承之言,稱之為 「耳習」;習慣了大臣的卑躬屈膝,是為 「目習」

;習慣了一言九鼎,不聽諫言,是為 「心習」。如果人君有了「三習」,則必然會被小人蒙蔽。希望乾隆帝以奏疏為戒。

「三習一弊」從人性角度分析上位者,對后人廣泛引用,影響深遠。乾隆帝看完孫嘉淦的奏疏,非常贊同孫嘉淦的觀點,他將「三習一弊」抄寫下來,掛在養心殿。隨后升任孫嘉淦為刑部尚書。

在筆者看來,雖然乾隆帝在歷史上有較大爭議,但在他登基初期,還是比較勤政的,孫嘉淦的奏疏,也起了一定的作用。

乾隆元年,河南出現冤案,乾隆派了兩位欽差大臣前往,都未能查清案情。無奈之下,乾隆派孫嘉淦這個刑部尚書親自前往,史載:

上命嘉淦往訊,得其冤狀十馀人盡脫之。

孫嘉淦到河南后,仔細審查,認真斷案,將涉案十余人的冤情全部審理清楚,還百姓公道。

乾隆三年九月,直隸總督 李衛彈劾河道總督 朱藻貪污,孫嘉淦前去核查,朱藻聽聞后,連忙送錢給孫嘉淦疏通關系,不料孫嘉淦壓根不見朱藻,直接查案。最終證實李衛所言屬實,朱藻被下獄問罪。

後來李衛去世,乾隆任命孫嘉淦為 直隸總督。在直隸期間,孫嘉淦除了治理河道,賑濟災民外,還清理了冤獄。孫嘉淦斷案如神,不僅不收受賄賂,而且喜歡親自到現場采集證據,以理服人。 舉三個例子:

(一)有一次,有個姓紀的百姓在吃飯的時候,不小心把紅豆汁灑在衣服上,和血色非常接近。正巧村子里出了一場人命案,捕快為了立功,硬說紀某就是兇手。紀某忍受不住酷刑,被屈打成招,孫嘉淦後來重新審理此案,不僅還紀某清白,還抓住了元兇。等孫嘉淦離開的時候,百姓們十里相送,稱他為「包公再世」

(二)直隸有個叫 王宰的秀才,為了謀取鄰居家的財產,投靠了乾隆帝的七叔 允祐門下。鄰居聽聞孫嘉淦不畏權貴,便告到孫嘉淦那里,孫嘉淦直接找到允祐,請允祐把人交出來,否則就奏報乾隆。允祐也怕孫嘉淦,只得交人。

(三)直隸有個叫 焦韜的人,和知府有罅隙。俗話說,破家的縣令,滅門的府尹,知府後來找機會誣陷焦韜串通白蓮教,聚眾謀反。將焦韜屈打成招,并株連焦韜的親戚、族人上百人。按照規定,這樣的大案必須要經過總督的審查,孫嘉淦查閱案卷,決定重審,最終發現破綻,不僅幫焦韜洗清冤枉,還救了數百名無辜者。

張載說: 為天地立心,為生民立命。

孫嘉淦清正廉潔,為百姓清理冤獄,本質上就是為生民立命。他是一個道德高尚,且使命感極強之人,值得后人敬佩。

兩大宰相與他不合

孫嘉淦從不攀附權貴,雍正后期, 鄂爾泰張廷玉分班左右,在朝中有分庭抗禮之勢,但孫嘉淦不僅不巴結,反而多次上奏彈劾二人,因此和鄂、張二人都不合。孫嘉淦在擔任工部侍郎期間,兼任一段時間的河東鹽政,當時有人誣陷孫嘉淦貪污,雍正帝將奏折拿給鄂爾泰看,鄂爾泰說:

「孫嘉淦性或偏執,若操守,臣敢以百口保之。」

鄂爾泰的意思是說,孫嘉淦雖然有點偏執,但若論操守,我還是敢給他打包票的。

後來雍正派人調查,孫嘉淦果然清清白白。可見,鄂爾泰雖然和孫嘉淦有罅隙,但只是政見不同,并不針對孫嘉淦的人品。

筆者認為,一個人能讓對手佩服自己的人品,那這個人就已經很偉大了。

乾隆十五年,乾隆帝對張廷玉日漸不滿,張廷玉告老還鄉后,乾隆又下旨追繳朝廷御賜之物。這個時候,沒有人敢替張廷玉說話。唯有孫嘉淦例外。史載:

大學士鄂爾泰、張廷玉,乃皇考簡用大員,朕所倚任,自當思所以保全之。而無知之徒,妄行推測,如滿人則思依附鄂爾泰,漢人則思依附張廷玉。不獨微末之員,即尚侍中亦所不免。即如李衛身后,無一人奏入賢良祠者,惟孫嘉淦與鄂爾泰、張廷玉不合,故陳奏耳。

這段話很長,大致意思是,鄂爾泰和張廷玉當權的時候,所有人都依附他們,只有孫嘉淦此前和鄂爾泰、張廷玉不和。現在他們倆失勢了,大家竟然沒有一人奏請將二人入賢良祠。還是孫嘉淦主動奏請,將鄂、張二人入祀賢良祠。

由此可見,孫嘉淦雖然和張廷玉、鄂爾泰不和,但他為人正直,并沒有私心。

王夫之在《張子正蒙注》說: 不以己私累天下。

孫嘉淦這樣的人,值得后世敬佩。

乾隆十二年,孫嘉淦65歲的孫嘉淦告老還鄉,幾次挽留都未成功,本文開篇提到的那個帶磚頭回家的故事,就發生在這個時候。

不過,兩年后,孫嘉淦被乾隆召回京城,而后擔任翰林院掌院學士。乾隆十七年,70歲的孫嘉淦再次被重用,擔任吏部尚書、協辦大學士。第二年,孫嘉淦在京去世,享年71歲。乾隆帝賜謚號「 文定」。

慈惠愛民曰「文」,純行安民曰「定」,文定二字,再適合孫嘉淦不過。

在筆者看來,孫嘉淦在康熙朝高中進士,敢于向雍正帝諫言,在乾隆朝更是鞠躬盡瘁,他40年的仕途生涯,碩果累累,可以用「 能吏」來形容之。

筆者認為,孫嘉淦在能力出眾的同時,最讓人欽佩的是他的品格。他耿直、廉潔、不諂媚、無私心,堪稱一代名臣。

李叔同有一句名言: 內不欺己,外不欺人。

拋開孫嘉淦身上的封建標簽, 他大公無私、為民奔走,不計個人得失的高尚品格,實乃是后世士大夫的楷模。

本文參考:《清史稿》《清史講義》《清朝野史大觀》。

嚴禁無授權轉載,違者將面臨法律追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