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平軍破城后是如何對待百姓的?答:關門在家,不躲不殺
2023/10/13

歷來戰爭受傷害最大的就是平民百姓,我們講述歷史上的戰爭從來都是聚焦于戰場上的廝殺,卻很少從底層百姓的角度去看待戰爭對他們的影響。

時間來到清朝咸豐年間,太平軍的起義沉重打擊了清王朝在南方的統治,由于獲勝的是清朝,自然會銷毀關于太平軍的一切記載,留下的只能是以勝利者的姿態所描繪的太平軍的眾眾行為,至于真相如何,早就淹沒在歷史的煙霧中。

太平軍

好在有些親歷者會去記載,用自己的文字站在自己的角度去描繪這場戰爭對于普通百姓的影響,而這個人就是來自廬州的米商周邦福。

咸豐三年(1853年),太平軍定都天京后開始西征與北伐,西征軍兵分兩路,石祥禎一路取湖北,胡以晃一路進攻皖北。

聽聞太平軍要來,周邦福不免有些擔心,自己正在廬州經營一家米鋪,家境殷實,有兩個兒子和三個孫子,人丁興旺,隨著太平軍的西征,整個安徽都人心惶惶,尤其聽聞太平軍會殺富濟貧,周邦福有點擔心自己這樣的富戶受到牽連。

在太平軍還未到達之際,他將自己的家人先送到城外的村莊居住,自己留在城中靜觀其變,畢竟米鋪是自家的生活希望,亂世之中,糧食才是最重要的,自己好不容易在城中立足,實在不忍心拋棄家業逃亡。

接下來的幾天,城內到處流傳太平軍到了哪里,攻占了哪些城池等等,但廬州城內還算安靜,直到11月10日新任安的徽巡撫江忠源的到來,江忠源是太平軍的老對手,從廣西打到安徽,雙方早已交戰幾十次,互相了解。

西征與北伐

可惜此時的江忠源早已沒有一開始的意氣風發,不僅面黃肌瘦重病纏身,甚至帶領的一千多名清軍都是剛剛招募的新軍,基本沒啥戰斗力,而且還缺乏糧餉,更要命的是太平軍距離廬州不到四十里,明日肯定會包圍廬州。

得知消息的周邦福心急如焚,又無可奈何,走出門外卻發現清軍正在運送石塊填塞城門,也讓城中的百姓焦躁不安,街頭開始有些混亂。

不過太平軍還未攻進來,清軍還在守城,不時有敗兵從城外涌入城內,由于缺乏糧餉,江忠源命令城中的富戶們給防守城墻的士兵送飯,白天兩頓,夜里一頓,周邦福自然在列。

本來只要普通飯菜就好了,但周邦福卻很用心,不僅米飯管夠,還有熟菜小菜茶水等等,私底下他還是愿意清軍能夠守住的,畢竟誰也不知道城外的太平軍究竟如何,至少清軍能守衛他們安全。

隨著太平軍的步步緊逼,江忠源正式下令要求城內百姓募捐助軍,或許周邦福擔憂自己富戶必遭到太平軍的清算,于是將自己店內將近萬擔的糧食和數千貫的錢全部捐出。

除了擔憂自己被清算外,還因為廬州城內糧食眾多,被圍城后大米居然賣不出去,大家都去買其他物資了,米價反而暴跌,就連周邦福這樣的普通富戶隨便隨便都能拿出萬擔糧食,更別說其他大富商了。

太平軍

11月12日,太平軍正式包圍廬州,整個廬州被包圍得如同鐵桶一般,看著拉胯的清軍,周邦福感覺不到一絲可以取勝的希望,他決定以死明志,一開始決定跳井,思來想去,還是選擇吞金自盡,但連吞三次金子都吐了出來,終究還未死成。

12月16日,廬州城即將被攻破,周邦福決定在院子里自縊,好在伙計發現及時的制止,又未能死成,次日夜里,廬州城破,太平軍如同潮水一般蜂擁而至,江忠源看大勢已去,投水而死,至于周邦福則直接回家關門躲藏。

說實話,并非周邦福輕生、意志脆弱,而是他說亂離日子,真不是人過的,亂世里的種種艱辛苦痛、生不如死,太平時光下人們很難想見。

一直到當天中午,周邦福都不敢出來,直到有人輕輕地敲了兩聲門,大亂之時能敲門的還有誰呢?只能是進入城內的太平軍,周邦福戰戰兢兢地打開了門,果然是長發的太平軍,由于來者始終不說話,周邦福也不敢隨意說話,氣氛一下子陷入了僵局。

直到后面又進來三個人,周邦福才壯著膽子問自己能否活命,好在三人沒有為難周邦福,只是說到此前已將「

關門在家,不躲不殺」的紙條射入城內,像他這樣安心待在家里的自然可以活命。

對于這個紙條,周邦福從未見過,仔細想了一下,或許是江忠源為了穩定軍心,將這些紙條全部銷毀了,普通百姓自然是見不到的,如果普通百姓事先知道太平軍不會濫殺無辜,哪里還會幫助清軍守城?

江忠源被清朝賜謚忠烈

不等周邦福細想,又進來十幾個太平軍,他們告訴周邦福這里被太平軍安排作為暫時的休息處,而且需要周邦福負責后面的吃喝問題,而且需要把店內財物被褥之類的物資上交,周邦福自然不敢怠慢,連忙安排人去準備吃喝,順便上交財物。

到了這里,周邦福才稍微安定下來,知道太平軍并不會殺了自己,壯著膽子走出城外,但城外慘狀如同煉獄,刺激著周邦福的神經,整個街道橋頭都是尸山血海,甚至將河水都填平了,他們肯定沒有接到「關門在家,不躲不殺」

紙條,城破之日被太平軍所殺。

這一切到底是怪太平軍濫殺無辜呢?還是怪清軍私藏命令呢?或許都有吧。

周邦福也不知道自己接下來的日子到底如何,只能走一步算一步,太平軍入城第二天,就在城中宣揚自己的拜上帝教,周邦福也不例外,因識字被安排做先生,接受敬天父的教習,主要工作就是抄寫贊美經,教其他人念。

所謂敬天父,就是在桌子上擺十碗菜、三盞飯、三盞茶,由太平軍坐上頭,余下的人都站在二面,高聲念《贊美經》,念完后還要跪下,繼續默誦《悔過奏章》,結束后將敬天父的菜撤去,由太平軍分吃,其余的人去拿菜飯,八個人一桌,四碗菜,同時下箸。

太平軍

每天都是如此,還在廳前掛大鑼一面,早晚各一次,每次都要先將大鑼打數十下召集眾人。

對于周邦福來說,他只想過個太平日子,至于什麼太平江山,他根本不懂,也不想去了解,但也不敢壯著膽子詢問,只能一天一天的過。

十幾天后,太平軍將這些新入教的人帶去訓話,說如果真的想要歸降太平軍,需要發誓「小子某人,對天盟誓,倘有三心二意,天除地滅!忠心保國,天父眷佑」。

當然也有人不愿意歸降,太平軍便嚇唬這些人扒光他們衣服假意殺頭,然后拉回來繼續訊問,一聽要殺頭,大家自然愿意歸降,至于真心不真心,只有自己知道了。

周邦福很苦悶,又不敢說,怕被人毆打,恰好太平軍又來了一次詢問大家是否真心歸降,旁邊一個老哥沉默不語,自然被太平軍拖出去打了一百大板,又詢問一次,結果還是如此,又被打了五十大板,如此一來,在一百五十板下,這位老兄還是不愿意說話,直接被太平軍放走。

周邦福看在眼里,喜在心里,一看只要打一百五十板就可以回家,當即跪下表示自己也要回去,不過只打了一百大板就把他晾在那里,周邦福左等右等,還是不見有人過來,如此過了兩個時辰,直到晚飯前太平軍才來。

這次又換了一個花樣,直接拿刀頂著周邦福肚子問他愿不愿意,周邦福現在知道太平軍是不會隨意殺人的,自然不愿意,太平軍不滿意,將他綁在樹上,說晚飯后再殺,結果晚飯后卻被通知放走。

普通士卒

不太平先仔細詢問了一番他的回家路線,又擔心他出城途中遇到其他太平軍的盤問和麻煩,特地安排一位太平軍護送,直到將周邦福送回到了老家,令人意外的時候,周邦福出發后,太平軍居然給了他二百錢作為路費,這是他未曾想到的。

回到老家后,周邦福將自己這段經歷寫成了一本書,名為《蒙難述鈔》,仔細描寫了自己這段時間的經歷,也讓后人看到太平軍與清軍交戰的時候,普通老百姓的生活。

在《蒙難述鈔》里,沒有所謂的大義,也沒有所謂的是是非非,整篇文章都是一個亂世中苦苦求生的普通人的經歷,或許他的經歷也是這段時間內所有普通人的經歷吧!

雖然在普通人的描繪下,并沒有那些大事情,但他卻用自己的眼光、體會和見地描繪了自己眼中的太破舊,雖然描寫了太平軍街上殺人如麻的慘狀,但也寫到了對「關門在家,不躲不殺」諾言的信守。

涉及普通太平軍的描繪也沒有丑化,軍官威福,普通太平軍的軍紀不錯、待人和藹都據實的描述,雖然有太平軍逼人投降,也有同意放人,甚至主動詢問路線,甚至派人護送還送錢作為路費,這種樸實的記錄才是最真實的太平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