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
忽必烈建立元朝以前,蒙古帝國是怎麼統治中原的
2023/10/31

1206年鐵木真在斡難河會盟稱成吉思汗,之后數十年,蒙古帝國滅金亡夏,統一了北中國,草原吹來的疾風猛烈地沖擊著農耕文明,如同巖漿涌入海水,產生劇烈的震蕩。60多年后的1271年,逐漸熟悉了漢地的蒙古薛禪大汗忽必烈終于依照漢制,建了元朝。而在此前夜,中原大地在陌生的新主人統治下,又是怎樣的一幅圖景呢? 上圖_ 大朝通寶,建元以前,大朝是蒙古帝國的漢文稱號

成吉思汗,從掠奪到分封

最初,蒙古對中原只是春來秋去的搶掠,不打算久守,1211年春,蒙古大軍南下伐金,在野狐嶺大破金軍主力后,如水銀瀉地,涌入華北,大掠而還。1213年,成吉思汗又兵分三路,掃蕩中原,「連破九十余郡,大軍國儲,無不殘滅」,「人民殺戮幾盡」,「金帛、子女、牛馬皆席卷而去,屋廬盡毀,城郭丘墟矣。」但事情不久后發生變化,1215年5月,蒙古攻克中都,成吉思汗任命扎八兒火者為「黃河以北鐵門關以南天下都達魯花赤」鎮守,自此,蒙古對中原占領區域由掠奪轉向長期經營。

成吉思汗經略漢地的辦法是將征服的土地冊封給親族功臣,類似于西周的分封之制。「丙戌夏,詔封功臣戶口為食邑,曰十投下。」投下--是指諸侯封土,也時--指受封的諸侯。投下諸侯世襲罔替,軍民兼管,并驅使有大量的奴隸(大多為俘虜剽掠來的人口)為之生產,稱之為驅口。但他們收大汗調遣節制。同時大汗派監察官監督巡視占領區域,稱為「達魯花赤」。

上圖_ 成吉思汗圣旨金牌

木華黎軍政府,治理的開始

在漢地投下中,權勢最大的是木華黎家族。

木華黎是蒙古四杰之一,1216年成吉思汗封其為太師國王,總領漠南漢地事物,賜予象征大汗皇權的九斿白纛。木華黎在河北建立軍政府,稱太師國王都行省,一面對金作戰,一面管理占領區民政。軍政府的主要政策有:

上圖_ 成吉思汗軍隊里的大旗「纛」

任用漢世侯,漢人治漢。

蒙古軍隊對金國的持續戰爭,使金國大片地區的統治秩序崩潰。地方的地主豪強勢力紛紛起來聚鄉勇團練,結寨據地。木華黎按成吉思汗「招集豪杰,勘定未下城邑」的方針,對他們進行招降拉攏,讓他們隨部作戰,賜封他們所獲土地。這些土豪被稱之為漢世侯。他們的領地高度自治,基本保留著原先漢地的生產方式。大的漢世侯有史天澤家族、張柔家族、張榮家族、李全家族等。 

招民耕種,恢復生產。

木華黎下令「禁無剽掠,所獲老稚,悉譴還田里。」于是「軍中肅然,吏民大悅。」金人知道蒙古「不嗜戕殺,賜民耕稼」后十分驚恐,他們明白蒙古人要以中原為「久駐之基」,和他們爭天下了。

上圖_ 木華黎的太師國王都行省之印

窩闊台,漢法初推行

1229年窩闊台登上了大汗寶座。窩闊台軍事上攻滅金國,組織長者西征,內政上雖沿用舊制,大封諸侯,一封即上萬戶,但他任用耶律楚材,否決了一些人以中原為牧場的建議,開始推行初步的漢法,修驛站,查戶籍,定都城,置倉廩,立稅法。蒙古帝國對中原的統治,進入了一個新層次。 

恢復州縣,強化集權。

窩闊台設立了燕京行尚書省,主管漢地民政司法。調整諸侯封地,恢復了金代路府州縣的地方行政區劃:路府下管州縣,路和府的長官稱「總管」

,州縣的首長稱「軍政長官」,并均設達魯花刺監督。各級行政機構的設置,使得諸侯權力大受限制。

制定稅法,統一征稅。

諸侯封地原先財政獨立,自征稅賦,只需給大汗提供軍需,并按期進貢即可。窩闊台上台后,聽從耶律楚材建議,中央收回財政大權,實現對統治區域的統一征稅。1230年,在中原各地十路設置課稅所,按照中央財政政策收稅,國家再從稅收中間分撥定額給諸侯,所謂「五戶出一絲輸投下」,稱為「五戶絲法」。

上圖_ 達魯花赤,由成吉思汗設立,廣泛通行于大蒙古國和元朝

清查戶口,編制戶籍。

窩闊台建立國家稅務系統后,采取按戶收稅的方式,所以就必要清查戶籍。1234年窩闊台滅金后,開始了大面積戶籍的編制清查工作。原先被蒙漢貴族擄掠來的奴隸,仍然為驅口,編在主人戶下,其他人一律為民戶。

清查戶籍時 「敢隱實者誅、籍其家」。自此權貴不敢如從前隨意掠人為奴。   以上舉措,遏制了諸侯的胡作非為、橫征暴斂,促進了生產,使得中原經濟有所復蘇發展。但在滅金前線,還是滿目瘡痍,如戰后汴京,就是一片焦土,只剩故宮和熙春閣兩組建筑。元好問有詩描繪戰區情形「野蔓無情縈戰骨,殘陽何意照空城」。

上圖_ 乃馬真氏(?——1246),史稱乃馬真后

窩闊台以后:「理財法」的實行

窩闊台死后,皇后乃馬真后臨朝稱制,她寵信閨蜜波斯人法蒂瑪,重用回回商人奧都拉合蠻,采用「回回法」實行所謂「理財之策」 。 比如實行 「撲買」,也就是包稅制,將稅收承包給私人征收。商人申報包稅數額,然后誰出的標的高,誰就把稅項包去,承包后自然是想方設法多圈錢。

理財之策,說穿了就是斂財,它一方面緩解了國家財產困難,同時給統治者的奢侈生活提供了資金保證,但也極大地加重了人民的負擔。蒙元一朝,漢法和回回法兩條道路的斗爭,貫穿始終。

上圖_ 山東東平路

雙城記,東平和平陽

    之后的貴由汗、蒙哥汗時期,統治模式基本延續如前。蒙古統治者尚處于由草原首領向中原帝王的適應過渡階段。我們舉兩個城市,以窺當時中國北方的政治治理情況。山東東平路,在漢世侯嚴實經營下繁榮富庶,蒙古王公多次覬覦,向大汗求封東平,但因漢將力爭,未能得逞。1238年戶籍統計,東平共有23.4萬戶,其中又有分撥戶1758戶,這些分撥戶里有民戶,也有驅口,分別隸屬于成吉思汗的侄兒口溫不花、中書令耶律楚材等十三個蒙漢貴族,這些戶籍隸屬私人,州縣不能管。

東平路內又有隸屬于駐軍將領的民戶400多戶,稱「寨腳」,向軍官私人輸送賦稅,和州縣也無關。一城戶籍,權豪私屬極多,管理頗為混亂。

上圖_ 平陽路課稅所征收的銀錠山西平陽路則是另外一種奇特情形,平陽在中國山西,但是卻是金賬汗國拔都汗的食邑。拔都又將之分給他的后妃和皇子,使得每村都有不同的封主。平陽的貢品是麻布,拔都在遙遠的俄羅斯,大量的麻布不好運輸,官府按規定要百姓把麻布折成銀子,可是拔都又不收銀子要黃金,于是納稅人只好先把麻布換了銀子,再把銀子折成金子,經常「十倍其費」

苦不堪言。

總結

從成吉思汗進軍中原后的幾十年間。游牧民族的統治者逐步地學習經驗,提高對中原的治理水平。但在這一階段,蒙古帝國對中原的治理還是粗糙的,戰火洗劫過的中原大地還較為凋敝。因此大刀闊斧的改革勢在必行,忽必烈的建元改制就此拉開了帷幕。

參考資料:

1《元史》,【明】宋濂2《史集》,【波斯】拉施德3《元代史》,周良宵、顧菊英 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4《中國通史-元代卷》白壽彝,上海人民出版社,20155《元代史》韓儒琳,人民出版社,2008

秦漢史、唐宋史、明清史等

嚴禁無授權轉載,違者將面臨法律追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