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爺強搶賣餅人的妻子,王維用一首詩挽救了一個女人的命運
2023/09/05

一首詩,能帶來什麼呢?

孟浩然一首《歲暮歸南山》斷送了自己踏入仕途的機會,

劉希夷一首《洛陽篇》給自己帶來了殺身之禍。

之前說過,王維靠一首《凝碧池》在安史之亂中救了自己一命。

今天聊聊王維的另一首詩,從王爺手中挽救了一位弱女子的命運。

故事要先從王爺的身份說起。

話說唐睿宗李旦有六個兒子,

其中昭成皇后生的第三子李隆基,即以后的唐玄宗。

其他的五個兄弟分別是:

肅明皇后生長子李隆憲,封寧王;

柳宮人生次子李隆捴,封申王;

崔孺人生四子李隆范,封岐王;

王德妃生五子李隆業,封薛王;

六子李隆悌早早夭折,被封隋王。

故事的主角便是長子寧王,李隆基登基以后,為了避諱兄弟們都不能再用「隆」字,因此他也被后人稱作李憲

李旦早年封殷王,中宗李顯被廢后,他被武則天立為傀儡皇帝,居于別殿,不能過問政事。

在武則天登基稱帝后,建立武周政權,便將他降為皇嗣,甚至被迫改姓為「武」。

後來武則天年事漸高,以張柬之為首的朝臣發動神龍政變,殺死了她的男寵張易之兄弟,迫使她重新讓位于中宗李顯。

然而,李顯懦弱無能,朝政大權慢慢落入韋皇后和安樂公主之手,太子李重俊被殺,李顯也被她們投毒毒殺。

韋皇后立溫王李重茂為皇帝,改元唐隆,準備以皇太后的身份臨朝攝政。

此時,李隆基在京師暗中招攬豪杰,與禁軍、太平公主等勢力發動了「唐隆政變」,再次將李旦送上了皇位。

李旦登基后,與大臣議立太子。按嫡長子繼承制度,李隆憲本該被立為太子,但李隆基的功勛卓著,朝堂上下呼聲最高,于是他再三請辭,表示不敢居于李隆基之上。

李隆基順水推舟地登上了太子的寶座,李憲十分恭謙小心,從不干議時政,也不與人交結。

面對如此「識時務」的兄弟,李隆基一登上皇位便給他封了「寧王」,食邑兩千戶。

蘇轍曾經感慨過,「廢長而立少,雖圣賢猶難之,憲與玄宗兄弟相安,終身無間言焉,蓋古今一人而已乎!」

雖然做不了皇帝,寧王的一生過得也是富貴榮華、逍遙快活,后人稱「寧王驕貴,極于奢侈」。

他每次與賓客交談,必先含嚼用沉香和麝香制成的珍貴香料,開口時「香氣噴于席上」。

據《開元天寶遺事》記載,李憲為了保護盛開的花,竟命人在花枝上用紅絲系上金鈴,一旦有鳥雀飛來,園吏便在第一時間拉動鈴鐺驅趕它們。時人稱為「惜花金鈴」,也稱「護花鈴」,一時引起許多人效彷。

后世許多文人在詩詞中都用過這個典故,如宋代張炎的「

燕歸搖動護花鈴」,清代納蘭性德的「幾回腸斷處,風動護花鈴」等等。

寧王李憲不僅生活奢侈,而且極其喜好聲色。

他的府中有絕色寵妓數十人,有千嬌百媚的美人,也有「美姿色,善謳唱」的樂妓,「皆絕藝上色」,但他并不滿足。

寧王府的左側,有一家賣餅的小販,家中妻子「纖白明晰」,清麗可人。

寧王從他家門前經過,偶然看到這位佳人,忽覺眼前一亮,心馳神飛,就起了占有的心思。

一個是一人之下萬人之上的王爺,一個是街邊賣餅的小商小販,寧王花了點錢便將女子納入了自己府中,對她十分寵愛。

轉眼間,時間過去了一年。

寧王又一次大擺筵席,與十幾個賓客飲酒作樂,賣餅人的妻子也在旁伺候。

許是女子神情郁郁,寧王也有了幾分醉意,忽然大聲問,「你心中還想著那個賣餅的人嗎?」

女子只是低著頭,默默不語,于是寧王派人將賣餅人召進了府中。

女子一見自己的丈夫,一雙眼睛緊緊地盯著他,兩行熱淚滾落下來,卻依然不肯說話。

賣餅人看著自己的妻子落淚,只覺恍若隔世,失魂落魄地低下頭,眼淚也撲簌簌地打濕了前襟。

看著這一對夫妻久別重逢,互相的情意似乎從未消失,宴席中人都忍不住唏噓嘆息。

寧王將一切都看在眼中,便說道,「在座諸公何不賦詩一首,以記今日之事?」

座中眾人思索間,隨著岐王李范赴宴的一位年輕人面露茫然,低低地詢問其中故事。

在聽完賣餅人妻的故事后,他心懷激蕩,揮筆而成,率先交上了一首小詩。

這位青年,便是只有20歲出頭的王維,詩名為《息夫人》

莫以今時寵,難忘舊日恩。

看花滿眼淚,不共楚王言。

這首詩只有短短20個字,沒有任何的生僻之處,唯一令人產生疑問的可能就是:

「息夫人」,何所人也?不是寫賣餅人的妻子嗎?王維為何寫她?

息夫人,媯(guī)姓,陳氏,春秋四大美女之一,因面似桃花,又被稱作「桃花夫人」。

她本是陳國君主陳莊公之女,因嫁給息國國君,故亦稱息媯。

公元前680年,楚文王聽說了息夫人的美貌,于是以巡游為名來到息國。

在看到她本人姿容絕代,便起了占有之心。在設宴招待息侯,他乘機以武力俘虜息侯,滅亡息國。

息夫人聞訊后,本想投井自盡,但在說客以「保全息侯性命為條件」

的勸阻下,最終還是無奈嫁給了楚文王。

息夫人進入楚宮三年,為楚文王生下熊艱與熊惲兩個兒子,但整日默默無言,始終不肯和楚王說一句話。

楚王最終無法忍受,問她為什麼這樣,她說「吾一婦人而事二夫,縱不能死,其又奚言!」

我一個女子,伺候兩個丈夫,既然不能去死,那還有什麼可說的呢?

王維以息夫人的口吻寫下這首詩,仿佛是她在對著楚王說:

不要以為你今天的寵愛,就能使我忘掉舊日夫妻恩愛之情。

這又何嘗不是賣餅人妻子的心聲呢?

息夫人在富麗華美的楚宮里,看著美麗的花朵,卻時時眼中含淚,對于身邊寵愛自己的楚王不發一言。

因為,她所有的精力都已經用在克制自己的痛苦中了,那克制不住溢出來的痛苦,都化作了滾滾熱淚。

對于她來說,上位者所謂的寵愛,也不過是將她當作玩物罷了,實際上是對她人格的侮辱、感情的踐踏。

她身為一個弱女子,因為維護丈夫的生命而不得不委身事仇,內心的怨憤和不甘如同一座沉默的火山,時時都在炙烤著自己的靈魂。

這首小詩以息夫人的史事設喻,既巧妙又貼切,既吟詠了史事,又諷喻了現實。

賣餅人妻與息夫人,身份、地位、才學都有著天壤之別,但她們的無奈是一樣的,痛苦是一樣的,對丈夫的堅貞與深情也是一樣的。

但她們都無能為力,只能用最微弱但又最倔強的沉默來反抗一切。

而她們也是封建社會中,許多身不由己的、被侮辱和損害的女子們的代表,是具有普遍意義的悲劇人物。

王維用了短短二十個字,將這種有血有肉、有怨有憤的弱女子形象刻畫得委婉凄艷、動人心魄,不僅體現了他高超的藝術水平和概括力,更體現了他常懷悲憫之心的「佛性」。

不信可以讀讀其他幾位唐代詩人關于息夫人的作品。

胡曾《詠史詩·息城》

息亡身入楚王家,回首春風一面花。

感舊不言長掩淚,只應翻恨有容華。

杜牧《題桃花夫人廟》

細腰宮里露桃新,脈脈無言度幾春。

至竟息亡緣底事,可憐金谷墜樓人。

劉長卿《過桃花夫人廟》

寂寞應千歲,桃花想一枝。

路人看古木,江月向空祠。

云雨飛何處,山川是舊時。

獨憐春草色,猶似憶佳期。

胡曾認為,息夫人的眼淚,是因為自己的美貌給國家招來禍事而慚愧;杜牧感慨的是,世間竟有因女子而亡國的事,還諷刺他不如綠珠貞烈;劉長卿則是純粹的同情與感傷。

只有王維看到了息夫人的無奈,也看到了她不為富貴所迷的堅貞,看到了她深藏于內心的痛苦和憤怒,看到了她雖然沉默卻始終在燃燒的內心。

他用看似平淡溫和、毫無鋒芒的文字,寫出了她們的痛與恨,也婉轉地表達了自己的不滿,越讀越覺得辛辣。

據說,王維的這首詩驚起了滿堂的喝彩,寧王也因此受到了觸動。

不管他是接受了王維的諷喻,還是看在弟弟岐王的面子上做了順水人情,結果是「王乃歸餅師,使終其志」。

寧王將賣餅人的妻子歸還,讓他們夫妻得以團圓。

一首小詩,拯救了一個女子的命運,挽救了一個破碎的家庭,足可以稱作傳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