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人行,必有我師。楊雄和石秀二人偶遇時遷,三人一拍即合,結伴踏上江湖路。這三人各有特點,楊雄熱血沸騰,石秀機智聰慧,時遷則剛烈過人,讓這個臨時組合的小團體充滿戰斗力。他們本是要投奔梁山的,誰知道一場小小的誤會,竟給他們招來無妄之災,被卷入一場夾縫中的恩怨糾紛當中。
這天三人趕路疲憊,在一客棧暫歇。誰知這個客棧隸屬祝家莊,時遷性格暴烈,見店里沒有肉食,竟擅自偷吃了店家的雞,還放火燒了客棧。
他們不知這家店與祝家莊有關,以為是路過的小店,才會這樣放肆作弄。殊不知,祝家莊是這一帶的大莊園,武藝高強,三人的行為激怒了祝家莊的人,他們迅速反應,將時遷一網打盡,囚禁了起來。
楊雄和石秀對時遷的行為也有些不滿,但日久生情,又不能見死不救,二人商議要想法子救人。石秀猛然想起,此地似乎有楊雄的一個故交杜興,是李家莊的管事,建議前去求助。于是兩人立即趕到李家莊,把此事說與杜興。
杜興聽說楊雄遇難,也是義氣上來,立即將此事稟報李家莊主李應。這個李應,是個身懷絕技的高手,使一桿渾鐵鋼槍,蘊含雄渾的力量,他還隱藏五柄飛刀,出手迅捷無比,百步開外能取人性命,江湖人稱「撲天雕」。
李應長得魁梧高大,一雙眼睛如電,警惕謹慎,讓他看上去冷峻非常。他性格孤傲,不喜與人來往,平日里最喜讀書,對外界事物漠不關心。只有與杜興這位老管家走得最近,二人常下棋論道,頗有幾分隱居山林的逍遙滋味。
如今楊雄遭難,杜興來告知李應,李應不禁陷入了斟酌。他與祝家莊并無深仇大恨,只是雙方勢力懸殊,存有戒心。出手相助無異于挑起雙方矛盾,那些江湖恩怨,跟他似乎沒什麼關系。但是,楊雄畢竟是故交,這便義不容辭,李應思前想后,還是答應會出面相救。
李應先給祝家莊寫了封信,希望他們能通融放人。誰知祝家莊不僅毫不客氣地拒絕了,還撕毀了李應的親筆信件,對他愈發不給面子。李應對此惱羞成怒,他本就因為武藝高強而性格孤傲,從不輕易求人,自己親筆信被撕毀,這無異于當眾給他一個大耳光。李應勃然大怒,親自帶人殺到祝莊討要時遷。
兩莊大戰,李應英勇猛烈的武功讓祝家莊人望風披靡。他成功救出時遷,但是自己也受了重傷,被祝家莊的暗器傷到了胳膊。多虧楊雄、石秀幫助,李應才沒有落入祝家莊的手中,才保全了小命。
李應回到莊中,郁郁寡歡。他本就因為武功高強而對江湖事物漠不關心,這次出手相救,不僅沒要回人,還給自己招來了禍患。他恨不得與所有的江湖糾紛撇清關系,重回之前安寧的生活。
消息傳到梁山,宋江立刻意識到這是個絕佳的機會。他早就想吞并三莊的實力,加入梁山麾下。這下有了這件事,正好名正言順地出兵攻打祝家莊。宋江先后派出三隊梁山好漢前去攻打,開頭屢戰屢敗,只得再次求助于李應。
李應還在床上養傷,對宋江的求援視而不見。他已經盡了力要回時遷,對這場糾紛再無興趣。他拒絕再參合梁山和祝家的爭斗,讓他們自生自滅去吧,與自己無關。
于是,當梁山大舉進攻祝莊時,李應僅僅是坐在莊子里,觀望這場你死我活的惡戰。任憑兩方人馬激戰,兵刃交加,他都一聲不吭,專心調養傷勢。李應的心境很復雜,他不情愿助紂為虐,參與梁山的掠奪;但對祝家莊的氣焰,他也頗為不滿。于是索性袖手旁觀,由得兩敗俱傷。
果然,經過連番激戰,祝家莊還是不敵梁山的攻勢,全莊被梁山占領。李應隱隱有些輕快,當初祝家莊撕毀他的親筆信,如今算是被懲罰了。但李應更多的是無奈,他本想與這場紛爭無關,卻還是被卷了進來。
宋江占領了祝莊,立刻盯上了李莊這塊肥肉。他設計讓親信假扮官差,聲稱李應通敵,要將他押解到衙門處治罪。李應深感荒唐,但已無力抵抗,只得隨他們到了梁山。等他想離開時,宋江早已派人占領了李莊,將他的家人財產全部搶掠到山上,李應退無可退。
李應異常懊惱上了宋江的當,讓自己成了階下囚。他本可以高高在上,稱王稱霸;如今卻被軟禁在山上,成了一個普通的寨主,實在是可悲可嘆。但情勢已去,李應也知無力回天,只得認命接受現實,開始他新的山上生活。
宋江給了李應一個體面的第11把交椅,看似禮遇他,實則是防備李應生出異心。李應對官職不感興趣,每天仍是老樣子,和杜興下棋論道,保持自己的心境。他明白宋江的用意,自己被強取上山,宋江不會放心讓他出戰。于是李應沒有抗拒,盡心盡職地管理糧草財物,就當是過另一種清閑日子。
在征討方臘的大戰中,許多好漢壯烈犧牲,李應則平安無事,繼續做好自己的本職工作。他不理會外界的恩怨紛爭,只求一方清靜,待時局平息,便可重返故里安度晚年。
李應在山上待了一段時間,表面看來風光,實則內心毫無波瀾。他早已看開世間的榮辱得失,不再像從前那般輕易介入爭端。那些諸如禮尚往來的江湖義氣,也不過是一時頭腦發熱,往往還招來無妄之災。
李應清楚記得,自己本可以安穩地守著族人莊園,享受榮華富貴。正是當初一時興起,要幫救楊雄,竟被卷入這場無法預料的風波。李應十分懊悔,但時間無法倒流,他只能接受這個殘酷的現實。
宋江的作為也讓他明白,江湖義氣終究是一個美麗的幻象。梁山之所以要攻打三莊,并非為了什麼仗義執言,只是貪圖他們的財富實力。李應看淡了這一切,他開始超脫紅塵,過起與世無爭的生活。
李應不再理會外界紛擾,也看淡了榮譽感。他被封為武節將軍,并不以此為傲,只想無聲無息地忍受這一切。李應明白,宋江需要他的實力,才給他尊榮,與自己本心無關。他沒有半點異心,宋江卻始終防備他,這便是江湖的現實。
李應開始修心養性,在杜興的陪伴下,過起了禪意生活。他不再記其他人的恩怨情仇,任由歲月流逝,看那些江湖英雄漸行漸遠。待一切風波平息,李應便可重返故鄉,享受來之不易的寧靜時光,這就是他現在唯一的心愿。
李應最終如愿以償,在梁山泊鬧騰了一段時間后,便辭去官職,帶著杜興與家人退隱回鄉,過起了悠閑的田園生活。
他經歷了太多的波折與變故,才明白世事的無常。人生最可貴的是逍遙自在,不被外在名利所累。李應選擇超脫紅塵,過自己的人生,不再理會那些虛華浮夸的江湖恩怨情仇。
看似狼狽的結局,對李應來說卻是另一番開闊與解脫。曾幾何時,他也樂衷于仗義執言,結果卻被卷入是非之中。李應早已看淡,只想保全一份來之不易的寧靜與自在,與世無爭, 這或許,就是李應這個人生的另一種完滿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