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演義》關羽死后,曹操說10字,司馬懿說9字,二人高下立判
2023/09/15

在三國時期,英雄人物輩出,梟雄豪杰遍布天下,但是要問,有哪位人物最終封了神?想必也只有蜀國大將「關羽」了。

關羽,作為蜀國杰出的將領,在三國時期,擁有著非常高的人氣,不僅贏得了主公劉備的賞識,更贏得了對手曹操和孫權的尊重。作為一名武將,關羽的能力是毋庸置疑的,雖然關羽沒有師出名門,也不是王公貴族之后,但其優秀的個人能力和魅力,注定了其在日后,必將威震八方。

曹操和孫權對關羽的認可,是有目共睹的。但彼此畢竟還是對手,有著很大的利益沖突,曹操和孫權都想討好關羽,但是都以失敗告終,最終只能選擇除掉關羽。

但是哪有那麼容易,所以只能等。就在關羽北伐曹操之時,孫權派呂蒙偷襲了關羽的后方,這也就有了關羽「敗走麥城」

、「大意失荊州」的故事。關羽在此一役,落得「兵敗身死」的下場,但這絲毫沒有影響到其在日后封神。足以見得,關羽在歷史長河中的人氣之高。

關羽戰死之后,有兩個人對其發表了感言,一位是三國時期當之無愧的梟雄「曹操」,一位則是晉朝的奠基人「司馬懿」。二人的看法截然不同,從中也看出了日后歷史的走向。今天,就讓我們來了解一下,這兩位在關羽死后都說了什麼樣的話?從中又能看出什麼呢?

曹操對關羽的愛恨情仇!

關羽死后,孫權命令自己屬下把關羽的頭顱送給曹操,曹操看到關羽的頭顱非常高興,于是就說出了下面這句話:

「云長已死,吾夜眠貼席矣。」

這句話的意思是「關羽死了,我就能睡得安穩了」

別看這短短十個字,從中可以看得出曹操對關羽的忌憚和恐懼。那麼究竟是為什麼呢?一個漢壽亭侯為什麼能讓魏王如此害怕呢?想必這一切都是因為曹操對關羽的了解吧。

關羽和曹操的關系按說并不一般,當年關羽跟著劉備有一段時間寄宿在曹操屋檐下,那個時候曹操對關羽的賞識就非比尋常,因為自己手下的武藝和軍事才能沒有一個能頂得上關羽的。看劉備這種人竟能得如此人才,也不免心生嫉妒。曹操對關羽的欣賞,讓他迫不及待地想要收關羽為己用,但關羽的忠心更加讓曹操心生佩服!

沒過多久,劉備就和曹操鬧翻了,雙方兵戎相見,但是劉備不敵曹操,最終只能落荒而逃。此時的關羽為了保全太多,無奈降了曹操。在曹操和袁紹對峙之時,關羽為曹操所用,用的是得心應手,關羽入袁紹萬軍之中,如入無人之境,千軍萬馬之中取了袁紹上將顏良的首級,一代良將剛一出場就被關羽斬了,不得不說有關羽的三國,有些人注定成了配角。

關羽解了曹操的白馬之圍之后,二人便分道揚鑣,期間曹操也極力地挽留過關羽,給過錢,給過房子,也給過女人,更是給關羽封了漢壽亭侯,但始終沒有挽留住這位英雄。

可能曹操更欣賞的是關羽這份忠誠和義氣。最后,曹操沒有過多為難關羽,關羽也帶著人去投奔了劉備!

在這之后,劉關張再次聚首,一起闖天下,但是由于沒有什麼根基,一直沒有壯大起來。直到諸葛亮的出現,他們才有了方向,最終形成了三國鼎立的局面。

用過關羽的曹丞相,一直都知道關羽的實力,在劉備征戰多年,關羽一直作為先鋒,從一無所有到成為一方勢力,關羽從來不會問劉備我們的兵馬為什麼這麼少,關羽的膽識和謀略是眾所周知的。所以在三分天下的局勢已定的時候,關羽奉命鎮守在荊州。

孫權和劉備一直有矛盾,矛盾的起因就是荊州的歸屬問題,但是苦于鎮守荊州的是關羽,東吳一直不敢貿然開戰,孫權為了討好關羽,可謂是做到了極致,希望自己的兒子可以娶到關羽的女兒,結果上門提親的使者被關羽罵的狗血淋頭,關羽還再三強調自家的虎女絕不嫁孫家的犬子。

即便如此,孫權對關羽的態度依然不敢放肆,足以見得當時關羽的能力和實力。

一開始,關羽讓大家忌憚的都是以前的功績和威名,但在接下來發生的事情,徹底把關羽推向了神位,只是沒有多久,便被大家拉了下來。不是大家見不得關羽的好,只是在讓關羽在神壇上待著,恐怕整個天下都要是劉備的了。

公元219年7月,關羽部署好了一切,多年的養精蓄銳就是為了今天,關羽帶領自己的精兵良將浩浩蕩蕩地開啟了北伐。這次主要攻打的是襄陽和樊城。

關羽長驅直入,打的樊城守軍不敢開城門應戰。最終,樊城守將曹仁只能向主公曹操求救,此時的曹操知道關羽的威力,所以派遣于禁統領七軍前去救援。于禁救援襄樊戰場時,所駐扎之地,是一處非常低洼的區域,此時的關羽,已經知曉了一切,關羽認為最近是雨季,鬧不好要發洪水,便命令自己的屬下準備好船只。

這次老天站在了關羽的這邊,暴雨下了十天十夜,讓整個襄樊戰場頃刻間變成了一片汪洋,就這樣關羽「水淹七軍」的故事便流傳了下來。

在襄樊這場戰役中,關羽生擒了于禁,斬殺了龐德,威名震懾了整個華夏。此時的天下就是關羽的劇場,而他是唯一的主角。對于這場千古流傳的戰役,有兩種說法,一種是關羽蓄水放水淹的于禁和他的七軍;另一種則是關羽造船,而襄樊的天氣要面臨雨季,再加上襄樊地勢低洼,關羽料到會發洪水。無論哪種說法,在我來看都把關羽推向了神壇。

關羽的這次北伐,初戰告捷,此時的曹操已經非常的忌憚了,他以漢獻帝在許的名義,希望遷都避開關羽的鋒芒,從這就可以看出,此時的曹操已經拿關羽一點辦法沒有了。與其說是忌憚,倒不如說是恐懼。

最終,在司馬懿的計謀下,曹操命令使者去東吳,挑撥孫劉兩家的關系。最終,在利益的驅使下,孫權偷襲了關羽,并將關羽斬殺。

這也就有了之前所說的,曹操在看見關羽頭顱所說的話。關羽的威猛曹操是知道的,作為一個山西人,關羽可以統領步兵和騎兵,這已經很了不起了,沒有想到的是,他還可以統領水軍,作為一名杰出的軍事家,關羽還可以在萬軍之中取敵將首級,這實在是難得的很。

在樊城一戰中我們可以見識到關羽的能力和威力。雖然,最終失敗,但是我們還是可以感覺到,曹操和孫權對關羽的恐懼是非常的,只有關羽死了,才能打消他們的恐懼。所以曹操在關羽死后,說出此番話,并不是不能讓人接受。

不曉得關羽厲害的人,只是沒有親眼見到罷了。

司馬懿對「關羽之死」的態度

三國鼎立,要的就是互相的牽制和平衡,因為曹操的強大,孫權和劉備不得不聯盟來對抗曹操。孫權為了荊州撕毀了合約,打破了這種平衡。取了荊州也就罷了,沒想到孫權更是殺了關羽,這不是自找沒趣嗎?

雖然,歷史上有這樣一種聲音,說的是呂蒙擅自做主殺了關羽,按照孫權的意思是留關羽活口的,但無論怎麼樣,關羽的死,按照東吳謀士張昭的話說,就是把禍水引到了東吳。

劉備和關羽的感情是手足情深的,孫權殺了關羽父子,按照劉備的性格是不可能不報仇的。此時,孫權只顧著收復荊州而高興了,完全忘記了人家會找后賬這回事。在張昭的話語中,孫權看見了危機,瞬間感覺到了恐懼再次降臨。

孫權的謀士張昭出了一個主意,將關羽的頭送給曹操,這樣劉備就會遷怒曹操,劉備就會用舉國之力討伐曹操,讓二人鷸蚌相爭,正好孫家得力,這是張昭的計策。

關羽的頭顱送到了曹操面前。也就有了之前的那一幕,曹操只顧著高興,絲毫沒有想到這是一個陰謀,而此時的司馬懿非常的淡定,他用自己的淡定,用東吳的手解決了蜀國的一條胳膊。

現在,他如此的淡定,是因為他知道這一切都是東吳的陰謀。東吳要將害死關羽的這盆臟水,徹底的潑到曹魏身上。作為謀士,他必須想出對策。

此時的司馬懿在曹操高興的時候,潑了一盆冷水:

「此乃東吳移禍之計也。」

曹操這個時候正在興頭上,看了看下面誰在說話,一看是司馬懿,似乎也反映了過來,司馬懿用著九個字告誡了曹操不要高興得太早。曹操聽完司馬懿的話便問司馬懿有何對策。此時的司馬懿已經想好了對策,作為整個曹操智囊團最冷靜的人,司馬懿說出了自己的計謀。

司馬懿認為,東吳此舉就是為了讓劉備攻打曹操,這樣孫權便可以坐收漁翁之利。司馬懿認為只有將關羽的首級放在一個精致的木盒之中,并用大王的禮儀安葬他,然后再告訴劉備,劉備這樣就只能遷怒孫權,然后必定傾巢出動南征東吳。

如果東吳在這場戰爭中失利,曹操便可以聯合劉備再次攻打東吳。如果劉備在這次戰爭中失利,曹操便可以聯合孫權再次攻打劉備。

曹操聽完了司馬懿的妙計,非常的感慨。并命令人立刻照辦。吳魏的計謀真是各有千秋。而此時的蜀國,并不是沒有人了,諸葛亮早已經看出了他們的奸計,他知道在這個時候,蜀國多年積攢的力量,如果傾巢而出,曹操和孫權,都很難招架。所以孫權希望劉備去打曹操,而曹操希望劉備去打孫權。二人都想坐收漁翁之利,伺機而動。

此時蜀國,諸葛亮對劉備已經展開了勸解,現在不是最好的時刻,應該等到孫權和曹操開戰之時在動,在這三國鼎立的時刻,最好的辦法就是等待時機,但是劉備根本聽不進諸葛亮的建議,帶著家底就和孫權撕上了。這也就有了后續的故事,「陸遜火燒連營,劉備彝陵兵敗」最終,魏國在這件事上獲取了巨大的利益。而蜀國也從此一蹶不振。

司馬懿的計策,說明了他的冷靜,也看得出此人老謀深算,在對待任何事情都可以看出,這也就是為什麼他能在日后,司馬家能登上權利的寶座的原因。

在大家都顧著高興的時候,司馬懿并沒有被勝利沖昏頭腦,他在思考的是更為巨觀的事情。而在關羽取得階段性勝利的時候,司馬懿并沒有和大部分人一樣的恐懼,他依然在思考,思考關羽的弱點,最終,一擊致命。司馬懿的此舉真正做到了「勝不驕,敗不餒」再加上他的冷靜和果斷,實在是讓人不得不欽佩。

我們再說一下曹操,關羽在襄樊之戰時,曹操似乎已經步入了晚年,不得不說,早已沒有了斗志,雖然心懷天下,但是已經是心有余而力不足。關羽打了這一仗,對曹操來說,真是有點害怕,多年的基業差點就讓關羽給毀了。

對關羽的恐懼是一直藏在心里的。當看見關羽的頭和知曉關羽死的時候,曹操自然是非常高興。在曹操來看自己最大的障礙已經蕩然無存。所以,不由得打心底說出了那句話,也是關羽讓曹操頭疼,多年睡不好覺。

曹操和司馬懿二人所說的話,讓大家看見了二者不同的高度,此時的司馬懿正壯年,有野心、有抱負、有理想、有遠見、有智慧。更要命的是他還有膽色。面對這樣一個人如果日后沒有很好的制衡,在一個亂世必將取而代之。

曹操對司馬懿的情況是非常了解的,只是沒想到子孫都如此的薄命。更是沒想到的是,司馬懿如此的能忍。最終,取得天下的竟然是司馬家。似乎,在這次對關羽之死的態度上,就可以看出,曹家已然開始走了下坡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