寵臣宇文化及白天剛殺了隋煬帝楊廣,晚上就鉆進了蕭皇后的寢宮
2023/09/07

公元591年,后梁的王宮喜氣洋洋,隋文帝楊堅派使者在梁王蕭巋的幾個女兒中給二兒子楊廣選一王妃。

對蕭巋而言,只要與隋文帝結親,他在后梁的地位便無人能撼動。

然而,沒想到的是,隋朝的相師一占卜,三個女兒都與楊廣八字不合。

蕭巋一聽,心涼了半截,突然一妃子悄聲對他說,陛下不是還有一位四公主在鄉下養著?

蕭巋大喜,腦門一拍,趕忙派人去接。

9歲的四公主一出現,所有人愣住,簡直不要太美,連身為父王的蕭巋也沒想到,這個當初差點被他溺死的女兒竟然出落地如此動人。

原來,四公主出生在2月,依后梁風俗,這很不吉利,蕭巋便想將她溺死,公主生母磕破頭才留下女兒的命。

蕭巋權衡后,便將其放在宮外養著,這孩子在鄉下倒過得快樂自在,反倒比幾個姐姐多了分靈動。

只不過這個原本在江南鄉下過得天真爛漫的四公主,怎麼也想不到這一天會成為她一生的轉折,也是她一生坎坷經歷的開始。

她就是被后人戲稱為「六位帝黃丸」的蕭皇后。

一、一生一世一雙人,如夢如幻

跟《灰姑娘》的橋段一樣,經過相師占卜,后梁四公主與隋朝晉王楊廣八字相合,是夫榮妻貴的上上卦。

后梁王蕭巋收到隋文帝詔書那一刻,喜不自勝,暗暗慶幸自己當初沒有溺死這個女兒。

之后,蕭氏被迎至長安,公公楊堅與婆婆獨孤伽羅見了她,很是喜歡。

但因為蕭氏年齡太小還不宜成婚,便養在宮里,由獨孤皇后悉心培養。

獨孤皇后還親自請人教她琴棋書畫和禮儀,蕭氏聰慧一學就會。

幾年過去,蕭氏出落的愈發動人。

駐守揚州的楊廣每年回京匯報工作,獨孤皇后都會特意讓二人見一面,望著日漸長大的蕭氏,楊廣春心蕩漾。

獨孤皇后見狀, 便與隋文帝商量,盡快為兩人完婚。

于是,13歲的蕭氏嫁給了晉王楊廣成為晉王妃。

大婚那天,名滿天下的相師袁天罡掐指一算后,伏在楊廣耳邊悄悄說了句,「王妃母儀天下,命帶桃花!」

楊廣聽了前半句后欣喜不已,全然忽略了后半句,殊不知這后半句才是她人生的真實寫照。

婚后,兩人很是恩愛,因為那句「母儀天下」,楊廣心里升起「一朝為天子」的希望,開始覬覦哥哥楊勇的太子之位。

偏生他這哥哥比不上楊廣心機深沉有城府,在父母那的印象分一點點跌到負數。

一年春節前,朝中百官到東宮去給太子楊勇朝賀,這楊勇腦子一熱竟換上朝服接受百官跪拜,大有天子臨朝的氣派。

隋文帝得知后,心想自己還沒死呢,這太子就想著拉攏朝臣,想當皇帝想瘋了吧!

原本得罪了父親,總要迎合母親的期望才能贏回來點分數,可誰知楊勇就不。

獨孤皇后向來推崇一夫一妻制,他可倒好不但冷落正妻寵幸偏房,還左擁右抱好不瀟灑。

但身為弟弟的楊廣卻做著與他相反的事。

二、夫妻同心,其利斷金

聽父母的話,真能繼承大統。這個道理楊廣知道,楊勇卻不知道。

父親楊堅崇尚節儉,楊廣就裝的艱苦樸素奮發向上。

母親獨孤伽羅崇尚一夫一妻制,楊廣就裝的只愛蕭氏一人。

所謂夫妻同心其利斷金,在討好父母這件事上,蕭妃幫了大忙。

她每隔一段時間就會進宮一趟,跟獨孤皇后哭訴,楊廣成天只顧著忙公事,自己雖然已成婚卻經常獨守空房。

獨孤皇后一邊安慰兒媳,一邊贊嘆兒子楊廣的勤奮,但一想起太子的所作所為就痛心不已。

久而久之,獨孤皇后就站在了楊廣的一邊。後來,為了勸楊堅廢黜太子,她甚至私下給寵臣楊素送禮,讓他在廢太子這事上使使勁。

與此同時,楊廣又賞賜大臣、宮廷內侍,讓他們到處夸自己,說哥哥楊勇的壞話。

終于,在楊廣的精心謀劃下,隋文帝廢了大兒子楊勇的太子之位,改立楊廣為太子。

成為太子前夜,楊廣將蕭妃擁入懷中發誓一輩子愛她。

蕭妃也這麼以為,然而事實證明她終究是錯付了。

618年,隋文帝楊堅上午去世,楊廣下午就給宣華夫人陳氏送去了同心結,當晚就寵幸了。

曾經勤勉克己的楊廣瞬間變得好色貪歡,一下朝就直奔宣華夫人的寢宮,將皇后忘到了九霄云外。

想起昔日獨孤皇后的教誨,蕭皇后不再坐以待斃。

一日趁著楊廣外出,她精心打扮一番到了宣華夫人的宮里,一句「太妃娘娘,為了江山社稷!」直接將宣華夫人勸退。

哪料楊廣一回宮找不見宣華夫人,勃然大怒,念及多年情分還是饒過了蕭皇后,只是再也沒踏進皇后宮里。

宣華夫人離開后,楊廣愈發暴躁,伺候他的人一不小心就會丟了性命,蕭皇后見適得其反,無奈又將宣華夫人請了回來。

可即便如此,楊廣就能像他曾經承諾的那樣永遠愛她嗎?

三、桃花初現

自打宣華夫人回宮,楊廣再次跌進溫柔鄉里,可惜沒多久宣華夫人就病了,拖了半年就去見隋文帝了。

宣華夫人死后,楊廣頹喪無比,蕭皇后一句,「普天之下,何愁找不到更美的女子!」

楊廣聽后,大腿一拍,「對呀!」。

此后,便開始網羅天下秀麗女子,廣建宮殿樓宇,只為享樂。

之后,他便左擁右抱沉迷酒色,任蕭皇后怎麼規勸都沒用,惱了就是一句,「你難道想讓我像父皇獨寵母后那樣只寵你一人,休想!」

蕭皇后無奈,只能暗自流淚,她擔心的不只自己,還有大隋的江山。

一天夜里,蕭皇后輾轉反側難以入眠,索性起身走出殿,下著雨路又滑,一個沒留神,腳底一滑,就往前倒去。

千鈞一發之際,一身形挺拔的侍衛沖上去扶住了皇后,她就這樣倒在侍衛懷里。

哪知蕭皇后站穩后反手就是一巴掌,痛罵侍衛無禮。

這個侍衛就是楊廣的寵臣宇文化及,自那之后他的眼神便時常落在蕭皇后身上,恨不能擁美人入懷。

公元618年,李淵攻下長安,宇文化及和哥哥宇文智及在一天夜里起兵造反,用一條頭巾將楊廣勒死。

蕭皇后趕到時,卻看到楊廣的尸體,嚇得昏了過去。

再醒來時,她已經在宇文化及的懷里,望著宇文化及深情款款的雙眼,她甩手就是一巴掌,痛罵,「你這個叛賊!」

宇文化及連忙跪拜稱,「娘娘,我這都是為了你!」

蕭皇后明白一切已無法挽回,便借機威脅宇文化及,只要他能安葬隋煬帝,并立楊浩(楊家死的就剩他了)為帝就答應他。

宇文化及答應了,當天晚上他就宿在了蕭皇后的寢宮,多年夙愿終于了卻。

所謂,愛江山更愛美人,宇文化及便是,可是他能守住嗎?

四、桃花劫,劫劫傷人

事實證明,宇文化及只是個跑龍套的。

沒多久,在中原起兵,自稱「大夏王」的竇建德就帶著一幫人,以為隋煬帝報仇為由,直逼江都。

宇文化及節節敗退,帶著蕭皇后退到魏縣,見竇建德都稱王了,他索性殺了楊家后人,建立許國,自稱許天壽帝,封蕭皇后為淑妃。

哪知這竇建德實在厲害,直接攻破魏縣,宇文化及抵擋不住匆忙逃往聊城。

不久后,竇建德又攻下聊城,宇文化及被斬。

蕭皇后再次無望,掛上白綾就要自縊,哪知剛踢掉腳下的凳子,寒光一閃,白綾被砍斷,她暈了過去。

再醒來,看到的就是站在殿中虎背熊腰的竇建德,還沒等她開口,竇建德撲通一聲跪下稱,「微臣救駕來遲,請娘娘恕罪!」

蕭皇后見狀哭訴,「我有什麼臉面活在這世上,你為何要救我!」

竇建德見蕭皇后流淚,立馬立誓,「臣定當忠心不二,讓您享盡榮華!」

蕭皇后見他真誠,心里也就踏實了。

之后,竇建德遣散了俘獲的宮人,對隋朝宗室以禮相待,蕭皇后的飲食起居他都親自過問。

見竇建德如此,蕭皇后心存感激。然而,竇建德的「好」卻不止于此。

自打見過蕭皇后的姿容,竇建德便被迷倒了,時常在夢里喊出蕭皇后的名字,他甚至還當眾說要封她為妃。

竇建德的曹王后聽說后,坐不住了。

一天,曹王后特意宴請蕭氏,誰知蕭氏一去就愣了。

原來,曹王后一改往日樸素風格,穿上鳳冠霞帔盛裝待客。

飯桌上,曹王后說家里寒酸,委屈了皇后。蕭氏一聽語氣不對,趕忙回話說,自己一個亡國的后妃,當不起王后的款待。

曹王后卻說起當年隋朝的宮殿是何等富麗堂皇,后宮的夫人何等貌美。

蕭氏聽后感嘆不已,只可惜那些人在戰亂中死的死,逃的逃,只有自己茍活于世。

曹王后卻戲謔,那些夫人要是像蕭氏一樣,跟著宇文化及,也許就沒那麼慘了。

要知道當年她也是這樣對待宣華夫人的,如今輪到自己身上,同樣羞憤不已,一回住所便又生了一死了之的心思。

五、佳人難棄

哪知,她正要拿剪刀自刎時,竇建德一把奪下剪刀,心疼不已,直接將她擁進懷里。

那一夜,竇建德便宿在了蕭氏的寢宮里。

次日,曹皇后聽說跑去指著蕭氏的鼻子罵了許久,蕭氏都無動于衷。

竇建德知道后將曹王后狠狠訓了頓,讓宮女倒班看護蕭氏,怕她再尋短見。

幾個月后,突厥使者奉處羅可汗之命來到夏宮,要接蕭氏去突厥。

蕭氏答應了,竇建德縱然不舍,卻也無法與突厥抗衡。

其實,蕭氏之所以愿意去突厥,一是因為遠嫁突厥的義成公主寫信請她與自己一同侍奉處羅可汗,二是因為從大隋亡后,她過得太屈辱了。

蕭氏一到突厥,便被廣袤的草原和藍天白云迷住了,而突厥可汗也被她迷住了。

在突厥沒人能指著鼻子罵她,而處羅可汗的真誠相護亦讓她心甘情愿做他的可敦。

顛沛流離的蕭氏,終于過上了平靜的日子。

然而,天公不作美。

次年,處羅可汗就去世了,依突厥風俗,蕭氏又成了處羅可汗弟弟頡利可汗的妻妾。

從小受中原文化熏陶的蕭氏,無法接受丈夫剛死,她就躺在丈夫弟弟身側。

頡利可汗得知后,氣憤地直接霸占了她。

後來,經過義成公主多次規勸,蕭氏含淚點頭接受了現實。

然而,頡利可汗野心勃勃,覬覦中原沃土,時不時跑到唐朝邊地燒殺搶掠,無惡不作。

好在李世民是個有作為的皇帝。

公元630年,李世民命大將軍李靖率兵,大破突厥兵馬,頡利可汗在逃跑的路上被抓,48歲的蕭氏這才被送回了故土長安。

可隋朝早已亡了,故土也已不是當初的樣子,迎接蕭氏的又會是怎樣的人生?

六、母儀天下,命帶桃花

見到蕭氏的那一刻,33歲的李世民愣住了,他沒想到已過不惑之年的蕭氏,竟會如此明艷動人。即便是楊廣的女兒,比蕭氏小許多的楊妃也比不上。

而蕭氏在突厥時,就聽過李世民的文韜武略,對他很是崇拜。

初次相見,兩人都有種相見恨晚的感覺。

一天下朝后,李世民被蕭氏的琴聲吸引,琴聲停止的那一刻,李世民突然走上前,拉著蕭氏的手問,「朕要你從今往后,都留在宮中!」

當晚,李世民便留宿在了蕭氏的寢宮。

此后,蕭氏就成了唐太宗李世民的昭容,為了迎接蕭氏回唐,李世民特意設宴慶祝,席間,他突然問,「這與當年的隋宮相比如何?」

類似的話,當年的曹王后也問過,只不過歷經滄桑的蕭氏不再感嘆,一句,「陛下,何必與亡國之君相比?」

保全了李世民的顏面,也為自己贏得了之后的平靜生活。

如李世民所愿,顛沛半生依然光彩照人的蕭氏,之后的人生歲月都在唐宮中度過。

多年后,她躺在病榻上,奄奄一息時,依稀看到年少時的楊廣來接自己,笑著閉上了雙眼。

蕭氏死后,李世民以皇后之禮,將她與楊廣合葬。

蕭氏的一生,果真是應了袁天罡那句,「母儀天下,命帶桃花!」

然而,縱然曾被6位帝王寵愛過,但蕭氏至死思念的卻是那個揮霍無度,傷她最深的楊廣。

白石浩曾說,初戀,在回憶中是朵永不凋謝之花。

的確,人這一生不管愛過幾個人,印刻在內心深處的,始終是那個未得善終的初戀。

就像蕭氏一生歷經6位帝王,但臨終惦念的,卻是她的初戀楊廣。

故事來源:《十大后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