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薯窖挖出大金碗引村民哄搶,考古隊發現女子墓葬「貴不可言」
2023/10/18

1991年3月,河南伊川縣鴉嶺鄉杜溝村爆出了一個驚天秘聞!某戶農家的紅薯窖竟連著地下寶庫,里面有金筷金碗金梳子,還有夜明珠!一時間,附近百姓都來探寶,小小的山頭幾乎被鏟平,接到消息后,一隊人馬進駐山村!

能在杜溝挖出寶貝,人們一點都不驚奇,畢竟,河南伊川地處中州,歷史積淀十分深厚,而杜溝一帶,考古隊更是挖出過大量的唐宋墓群。但這次的地下寶庫,卻是一位農民在挖紅薯窖時意外發現的。

硒是人體必需的微量元素,被譽為「抗癌之王」「心臟的守護神」。伊川是富硒地區,而盛產富硒紅薯的鴉嶺更是有豫西「紅薯第一鄉」之稱。為了儲存紅薯,當地農民習慣在土山上挖掘土窖,村民大王就揮著鐵鍬,挖出了一個規規整整的紅薯窖。

但為紅薯窖進行修整的時候,他卻發現了怪事。

紅薯窖的底出現了白泥。這泥土與普通的泥巴截然不同,懷著好奇之心,大王又往深處刨,竟然挖出了一個微微透出金色的土疙瘩。

撿起來一掰開,其中赫然是一個金碗!一時間,紅薯窖所在的土山地下有寶庫的消息不脛而走, 周圍村民紛紛挖土尋寶。果然,人們又從土坡里發現了不少器物,其中不乏金銀材質的精品!

但就在村民們要將這小小的土山翻個底朝天的時候,縣武裝部得到了消息,與當地的公安聯合趕到現場維持秩序、征集出土文物。

很快,考古隊也趕來了,經過挖掘,這土山之下,竟埋著一位貴不可言的女子。

考古人員經過探索發現,這是一座單室土洞墓,雖然被水溝沖蝕又屢遭人員侵擾,但仍基本保持了原本的結構。它由道,過洞、天井、甬道、墓室組成,長長的甬道貫穿了四家村民的紅薯窖。

從三個天井可以看出,這是一座典型的唐代墓葬。

紅薯窖下挖出了古墓,一時間,這埋葬著一位唐朝公主的消息滿天飛。但經過考察與清理,考古人員發現,這種說法竟很可能「貼合」真相。

首先,這座墓葬確實非常富貴。這村民大王挖到的白泥,是古代有錢人家下葬專用的膏泥,起到密封的作用。而且墓道的填土還專門經過高溫炒制,這要耗費大量的人力和財力。按照唐代的墓葬制度,天井越多,墓主人的身份地位就越高。這種種都證明,墓主人的身份不凡。

其次,這的是一位女性的墓葬。因為年代久遠,又屢遭盜擾,墓主人的尸骸已腐朽散亂,但在墓室以及甬道內,人們卻發現了大量的女子梳妝之物。除了鳳鳥形、天鵝形琥珀飾品,單是梳背,就有五件。其中的玉質梳背裝飾著鳳紋、花紋、童子,十分精美,此外,還有水晶梳背,琥珀梳背。

這些精美而貴重的首飾,梳妝工具,證明這墓中沉睡的,正是一位地位尊貴的女性。

但考古作為一門學科,證據十分重要,不能只能靠想象與猜測,但好在,一方墓志的出現,為人們提供了線索。

根據唐故成德軍節度使金紫光祿大夫檢校尚書左仆射兼御史大夫贈侍中王公先齊國太夫人濮陽吳氏墓志銘表示,這墓中的不是什麼公主,而是一位誥命國夫人。

齊國太夫人怎麼講?唐代關于官員母妻詔封外命婦的規定是:一品官妻、母為國夫人,三品以上為郡夫人,四品為郡君,五品為縣君。

而封號上的「太」字,說明,這是官員的母親而非妻子。

那這位太夫人,是誰的母親呢?

他就是唐朝成德軍的節度使王承宗。說起王家,可是不簡單,是一個世襲的藩鎮大家族。王承宗的父親王士真、祖父王武俊都是節度使,可謂顯赫幾世。

「安史之亂「被平息以后,原屬于安祿山、史思明的舊部歸降朝廷。被分為三個部分,但是他們仍舊控制著河北廣袤的地域,形成了唐代歷史上最著名的」河朔三鎮「。即范陽、魏博和成德。而王家所轄的,正是成德軍。

經過與文獻核對,人們發現,這王氏家族竟幾次反叛,又多次歸順,與大唐演繹了剪不斷理還亂的「愛恨情仇」。

王武俊是契丹人,15歲時便因善于騎射而出名,甚至年過花甲時,他還能開弓放箭,一日之[內.射]殺獵物95只,可謂一代猛人。王武俊追隨安祿山部將李寶臣任裨將,他的兒子王士真長相俊朗,又有才干,被李寶臣看中,并將女兒嫁給他。

李寶臣死后,王武俊就殺了兒女親家李寶臣的兒子李惟岳代之。後來,他聯合幽州節度使朱滔舉兵叛亂。

不久,他又與朱滔產生矛盾,歸降朝廷,被任命為成德軍節度使。貞元十七年(801年),一代強人王武俊去世,朝廷贈其太師,謚號忠烈。

王武俊死后,王士真接任成德軍節度使。王士真就是吳氏的丈夫。歷史記載,王士真這位節度使和河北其它二個藩鎮幽、魏相比,最為承順,得到朝廷的信賴,并升職為同中書門下平章事。

元和四年王士真死后,朝廷想趁機鏟除河北三鎮勢力,但棋錯一招,朝廷竟派了個宦官出征。結果,朝廷慘敗,最后,唐憲宗不得已任命王承宗出任了成德軍節度使。

過了六年,一心雪恥的唐憲宗再次發兵討伐王承宗。這一次,朝廷軍隊雖然仍舊沒獲勝,但王承宗服軟,并把自己兒子送到長安當人質,來顯示自己的忠誠。那為什麼王承宗會如此抉擇呢?

這是因為唐憲宗在與其它藩鎮的戰爭中獲勝,按照這樣發展,藩鎮勢力被削弱,是大勢所趨。于是,王承宗就提前示好,以期能讓朝廷對自己的高抬貴手。

可是,就在人們認為唐憲宗會讓朝廷集權壯大起來時,唐憲宗暴亡,王承宗在這一年也去世了。此時,繼任的唐穆宗對成德軍的態度尚不明朗,而王承宗的兩個兒子在長安為人質。于是,成德諸將推舉王承宗的弟弟王承元繼任。但王承元雖然接受了諸將請求,但并不猖狂,還秘密上表唐穆宗,請求朝廷派人接替他。穆宗大悅,趁此機會完成了節度使之間的調任,鞏固了朝廷的勢力。

王氏家族與唐王朝分分合合,但這也不能影響王氏一族的富貴。這墓中的吳氏夫人不僅夫家權勢顯赫,自己娘家還是濮陽吳氏也是個豪門望族,這就更是讓這位夫人貴不可言了。

吳氏生前被封為燕國太夫人,后又被封為齊國太夫人,這位吳氏得到了古代婦女朝廷所授的最高尊榮。

那這樣的一位貴族夫人,日常的生活是什麼樣的呢?

在墓中的種種文物上,人們推測著她的生活細節。

這是一位愛美的女子,墓中一百余件首飾就是證明。這是一位生活精致的女子。而證明這一點的,卻是一套高大上的茶具。

在眾多的隨葬品中,人們發現了一件「白玉杯」,但當人們撫摸「玉杯」的內部時,卻發現,這杯子并不是裝酒的,而是研茶的。

玉杯內腹部施兩道弦紋,弦紋下缽腹至底部琢有縱橫交錯的密集條紋。這些縱橫交錯的密集溝槽紋路是為了增加碾磨摩擦力,以便更好地將茶餅研磨成茶末。

經過查驗,人們發下這件研磨玉杯有很明顯的使用痕跡,足以證明這是吳氏夫人生前的常用愛物了。

此外,人們還發現了巴掌大小的「銀質桌子」,四個桌腳形似獸蹄,桌側低垂的鶴首,這小巧的桌子,正是一件《茶經》中所記載的炙茶茶籠。與之配套的,還有一支手柄極長的銀制茶鐺。在手柄上人們發現了五個字——「四兩二分宅」,也就是「四兩二分」是勺子的容量。

用來喝茶的工具都如此精致,那日常生活,又是多麼愜意富貴呢?

圖片來自網絡。